
轮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pdf
8页轮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2014 年 3 月 1 日起实行) 速度轮滑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 号: 世界运动会、世界锦标赛前 6 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二、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一) 世界运动会、 世界锦标赛前 8 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二)亚洲锦标赛前 3 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三)全国锦标赛成年组前 3 名并达到成绩标准,青年 组第一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三、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锦标赛成年组前 6 名并达到成绩标准,青年 组前3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少年甲组前2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少年乙组第一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二) 全国少年锦标赛少年甲组前 2 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少年乙组第一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四、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锦标赛成年组前 8 名并达到成绩标准,青年 组前 6 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甲组前 3 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 年乙组前 2 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丙组第一名并达到成绩 标准; (二) 全国少年锦标赛少年甲组前 3 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少年乙组前 2 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丙组第一名并达到成 绩标准。
五、三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 (一) 全国锦标赛成年组前 12 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青年 组前10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少年甲组前6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少年乙组前 3 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丙组前 2 名并达到成 绩标准; (二) 全国少年锦标赛少年甲组前 6 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少年乙组前 3 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丙组前 2 名并达到成 绩标准; (三)省(区、市)体育局主办的锦标赛成年组前 8 名 并达到成绩标准,青年组前 6 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甲组 前 3 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乙组前 2 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少年丙组第一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六、成绩标准 (一)场地赛 女子女子 国际级运动健将国际级运动健将 运动健将运动健将 一级运动员一级运动员 二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三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300 米 27”50 29”00 29”90 31”90 33”60 500 米 47”00 47”80 50”00 52”50 55”90 1000 米 136”40 137”00 144”10 149”00 200”00 10000 米 1650”00 1745”00 1850”00 2000”00 2140”00 15000 米 2605”00 2720”00 2830”00 3040”00 3400”00 男子男子 国际级运动健将国际级运动健将 运动健将运动健将 一级运动员一级运动员 二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三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300 米 25”60 26”80 28”00 30”80 32”90 500 米 43”00 44”90 45”90 49”60 53”00 1000 米 128”50 131”00 135”00 143”00 150”00 10000 米 1620”00 1640”00 1750”00 1850”00 2000”00 15000 米 2640”00 2650”00 2700”00 2820”00 3100”00 (二)公路赛 女子女子 国际级运动健将国际级运动健将 运动健将运动健将 一级运动员一级运动员 二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三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200 米 19”90 20”40 21”40 22”90 24”80 500 米 45”30 47”90 50”80 52”90 56”00 10000 米 1720”00 1800”00 1850”00 2025”00 2200”00 20000 米 3510”00 3620”00 3740”00 4120”00 4400”00 马拉松 1:10.00 1:13.00 1:19.00 1:28.00 1:36.00 男子男子 国际级运动健将国际级运动健将 运动健将运动健将 一级运动员一级运动员 二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三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200 米 17”80 18”30 19”20 20”90 22”30 500 米 40”50 44”90 46”00 48”00 53”90 10000 米 1550”00 1700”00 1750”00 1920”00 2030”00 20000 米 3405”00 3510”00 3625”00 3810”00 4150”00 马拉松 1:00.00 1:05.00 1:08.00 1:18.00 1:29.00 注:上述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 8 人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花样轮滑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 号: 世界运动会、世界锦标赛前 3 名 二、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一)世界运动会、世界锦标赛第四至六名; (二)亚洲锦标赛成年组前 2 名,青年组第一名; (三)全国锦标赛成年组第一名 三、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全国锦标赛成年组第二至三名,青年组第一名 四、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全国锦标赛成年组第四至六名,青年组第二至三名,少 年甲组第一名 五、三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锦标赛青年组第四至六名,少年甲组第二至三 名; (二) 省 (区、 市) 体育局主办的锦标赛成年组前 6 名, 青年组前 3 名,少年甲组第一名 注:1. 可授予等级称号的小项(以下小项外的其他小项不得授予等级称号) : 男子单人滑总分、 女子单人滑总分、 双人滑总分; 单人舞蹈、 双人舞蹈; 单排轮男子单人滑总分、单排轮女子单人滑总分、单排轮双人滑总分。
2. 上述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 8 人(对)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3. 上述比赛未明确组别的,则仅最高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 单排轮滑球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 号: 世界锦标赛: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 8 名运动员;第 二至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 7 名运动员;第四至六名,授予 参加比赛的 6 名运动员 二、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一)世界锦标赛第一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 4 名运动 员; (二)亚洲锦标赛: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 6 名运动 员;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 4 名运动员; (三)全国锦标赛成年组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 4 名运动员 三、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全国锦标赛: (一)成年组:第一至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 4 名运动 员; (二)青年组: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 4 名运动员 四、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锦标赛: 1. 成年组:第一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 4 名运动员; 2. 青年组:第一至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 4 名运动员; 3. 少年甲组: 第一至二名, 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4. 少年乙组: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 4 名运动员。
(二)全国少年锦标赛: 1. 甲组:第一至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 4 名运动员; 2. 乙组: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 4 名运动员 五、三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锦标赛少年甲组、全国少年锦标赛: 1. 甲组:第一至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 4 名运动员; 2. 乙组:第一至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 4 名运动员 (二)省(区、市)体育局主办的锦标赛: 1. 成年组:第一至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 6 名运动员; 2. 青年组: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 4 名运动员 注:1. 可授予等级称号的小项(以下小项外的其他小项不得授予等级称号) : 男子、女子 2. 上述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 8 队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3. 上述比赛未明确组别的,则仅最高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 4. 上述条款中的“参加比赛”指报名且上场比赛相关证明由中国轮滑协 会或比赛组委会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