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二下册《岳阳楼记》习题.doc
8页初二下册《岳阳楼记》习题 《岳阳楼记》习题精选(一)基础练习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1)滕子京( ) 谪守( ) 浊浪( ) 怒号( )(2)属予作文( ) 朝晖( ) 隐曜( ) 波澜( )(3)衔远山( ) 樯倾( ) 忧谗( ) 沉璧( )(4)汀兰( ) 楫摧( ) 锦鳞( ) 虎啸( )(5)骚人( ) 宠辱( ) 淫雨( ) 潜形( )2.解释下列加黑词语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属予作文以记之 (4)前人之述备矣 (5)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是进亦忧,退亦忧 (8)后天下之乐而乐 3.“记”是一种 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 的旷达胸襟和 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 之意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商旅/不行,樯倾/楫摧C.衔/远山,吞/长江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5.一词多义现象在本文中较多请给下列句中加黑的多义词一一作解1)夫予观夫巴陵胜状 )未几,夫齁声起 )(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极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4)去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5)开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6.反复阅读课文,参看注释翻译下列句子,尤其要注意加黑字的落实 (1)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译: (2)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译: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译: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 7.用原文回答问题1)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 2)从空间上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 3)与“喜”相照应的八个字是 4)表明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句子是 5)表明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6)“进”指: ,“退”指 提高练习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庆历四年春,滕予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予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揖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 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平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8.范仲淹是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词是 9.解释下列句中加黑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增其旧制(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前人之述备矣( )(4)去国怀乡( )10.第三段、第四段具体表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请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11.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12.沙尘暴虐之下,人们对蓝天碧水、茂林修竹的珍爱愈加强烈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是 怎样的?请借用古诗文《岳阳楼记》中的名句来表达,写出连续的两句。
1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热点考题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令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4.解释文中加黑的词语胜: 晖: 15.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16.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中心思想17.“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什么?参考答案:1.(1)ténɡ zhé zhuó háo(2)zhǔ huī yào lán(3)xián qiánɡ chán bì(4)tīnɡ jí lín xiào(5)sāo chǒnɡ yín qián2.(1)古时官员降职或远调2)第二年3)通“嘱”4)详尽5)沉入水中的宝玉6)因为7)在朝廷做官;退隐江湖8)在……之后3.文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规箴4.D 提示: 应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1)夫:那,代词夫:丈夫,女子的配偶,名词2)观:看,动词观:景色,名词3)极:尽,直通,动词极:穷尽,动词4)去:离开,动词去:距离,动词5)开:放晴,散开,动词开:打开,动词提示:解释一词多义,应联系语境进行思考6.(1)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波浪平静,天光、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际2)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 面上金光闪耀,月亮的影子像一块玉璧,静静地沉浸在水底,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种乐趣哪有穷尽!(3)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与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4)在朝廷做官就为他们的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为他们的君主忧虑7.(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3)心旷神怡,宠辱偕忘(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6)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提示:此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背诵能力8.北宋(或宋代) 《渔家傲》9.(1)规模(2)同“嘱”,嘱托(3)详尽(4)离开10.略 提示:既可摘引原文,也可自行创作内容与第三、四段脱离或不是对偶句均不得分意近即可 示例(1):悲阴风怒号,喜渔歌互答。
例(2):悲景色阴晦,喜天光晴明11.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 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12.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或: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13.略 提示:任选其一即可谈体会既要联系原文,又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如选第一句可围绕政治理想来谈,选第二句可围绕旷达胸襟来谈,选第三句可围绕远大抱负及民族责任感来谈言之成理即可,鼓励有创见的答案14.美好 日光15.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16.写洞庭湖全景17.刻唐贤今人诗赋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 分)(1)气象万 千 ( )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2 分)22、在下面句中用横线画出直接抒发“二者之为”的词语2 分)(1)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23、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和下面的说明,按文中提到的所有地理名称所处的位置,用提供的图例,画出它们的分布示意图2 分)图例: 湖泊江河峡城市建筑24、阅读下面《范仲淹罢宴》,完成文后问题4 分)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暇日率僚属(下属的官吏)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cuī dié 丧服)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jí 急迫地)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ɡ)敛棺槨(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公怃然(失意的样子),即彻(通“撤”)宴席,厚赒(zhōu 救济)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1)从上文中摘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2 分)(2)《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谪守“江湖之远”的滕子京之邀而写的,既为劝戒对方也有自勉之意根据这篇短文所叙的故事,你对“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的意思,有什么新的理解?(2 分)20、(1)气象:景色、景物等 (2)大观:雄伟(雄壮、壮丽)的景色(景象、景物)(3)求:探求、寻求、寻找、探索等 (4)居:处在、在 (2 分。
答到两个给 1 分意思对即可21、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或 除了这种人,我崇拜谁呢?(2 分意思对即可22、(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感极而悲(者矣) (2)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其)喜洋洋(者矣)(2 分每条 1 分,多画或少画该句不给分23、(2 分画对 3 个给 1 分,给满 2 分为止24、(1)怃然 亟令询之 彻宴席 厚赒给之(2 分只要答到“怃然”即可得满分;没答“怃然”,其他 3 个至少答到 2 个,得 1 分2)不仅忧君而且忧民(2 分意思对即可如能运用互文的知识,联系前句加以说明,可加奖励分 1 分如学生据实回答没有新的理解可得 1 分,如有充分理由亦可得 2 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7.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 分)(1)不以物喜( ) (2)其必曰( )8.请说出“是进亦忧,退亦忧”的“进”“退”在文中的具体含义2分)9.用现代汉语说出划线句子的意思3 分)10.文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一句话是:(2 分)7 因为;他们,指古仁人 8 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9 没有(1)这种人(1),我还同谁一道呢? 1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 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 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亲贤臣,远小人 B 然则何时而乐耶 山水之乐C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D 或异二者之为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7.甲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