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多篇).docx
68页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精选多篇)第1篇: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社会实践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是为了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我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延伸和深化,也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考察“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教学理念落实情况的具体步骤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更加坚定地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基于上述思想,我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请教相关专业的老师,结合所学知识对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的变化进行了实践调查社会调查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具体实际,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和调查:(1)家乡改革前后的变化,结合唯物史观的有关原理说明党在新时期基本路线的正确性(2)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阐述出现此种变化的原因(3)家乡改革前后的变化,结合唯物史观的有关原理说明党在新时期基本路线的正确性;(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本情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2008,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30年内,中国人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位远离母亲怀抱的游子终于感受到了母亲怀抱的温暖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想终成现实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中国再一次让世界沸腾概括地说,改革开放,我们“改”出了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直观地考察我们的现实社会,经过改革开放,同三十年前相比,确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从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看,早已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已经由过去的“一大二公三纯”、公有制一统天下,改变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从经济体制看,已经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从社会状态看,已经由封闭和墨守陈规的社会转变为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和全面进行改革、越来越活跃的社会;从出发点看,过去建设社会主义,强调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现在强调改善人民生活,以民为本。
在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后,通过改革开放形成和确立起来的以上五个方面的成果,可以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素一)这样一些重大的变化,给我们的社会和社会成员带来什么呢?首先是经济的快速发展1980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是7100亿元(见十二大报告),到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1.09万亿元,即使扣除价格上涨因素,也增长了几十倍之多人民生活普遍改善进入历史新时期的时候,我国大约九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竟有2.5亿之多现在,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还留下一个不小的尾巴),广大人民的生活普遍得到明显改善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增强了人的精神面貌深刻变化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青壮年文盲已基本扫除,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大学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过去年代存在的那种个人迷信、思想僵化状态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二)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以上这些,就是现实存在的、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实践和历史的角度看,改革开放,其意义决不亚于民主革命时期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是正确的,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但是,国际国内都有人认为,改革开放搞了一个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或者说,中国现在是共产党领导的资本主义这里涉及到一个老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需要搞清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丢开老祖宗,随心所欲地发议论那么,什么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呢?马克思和恩格斯着重在经济方面讲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从经济上分析和判断社会性质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基本的思想和要求是:首先要消灭资产阶级的私有制,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恩格斯强调:社会主义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公有制”与“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两个概念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但这两个概念的包容性是很大的,其具体实现形式决不限于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学习,我更好的了解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骄人成绩,也更加深入的体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发展的巨大作用,也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推荐第2篇: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标题:从参观辽宁省博物馆中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时间:2012/11/11按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要求,参观辽宁省博物馆,通过这次社会实践参观加深了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
辽宁省博物馆于1949年成立,是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现位于市府广场东侧原馆舍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十纬路二十六号,原为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官邸,“9、18”事变后,伪满政府在此设立“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东北博物馆,于1949年7月7日开放,1959年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2004年 11月12日,筹建六年的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开馆成立至今的60多年间,辽宁省博物馆在首创讲解员制,度、率先摹制清宫散佚书画等方面作为先行者积累下了很多可资参考的经验辽宁省博物馆藏品总量达11.5万件,以辽宁地区考古出土文物和传世的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体,藏品分为考古、书画、雕刻、陶瓷、丝绣、服饰、铜器、货币、漆器、景泰蓝、家具、古生物、少数民族文物、甲骨、碑志等17类文物,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收藏体系,其中尤以晋唐宋元书画精品、宋元明清缂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商周时期窖藏青铜器、辽代陶瓷、历代碑志、明清版画、古地图、清李佐贤《古泉汇》著录的历代货币等最具特色和影响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在国家文物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与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下,跨世纪的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已于2004年11月12日隆重开馆。
新馆位于沈阳市中心——市政府广场东南角(沈河区市府大路363号)开馆之际推出了“清宫散佚书画国宝展”等七个专题展览,观众参观踊跃,盛况空前,充分展示了辽宁省博物馆丰富的文化底蕴辽宁省博物馆将以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为己任,继续推出具有辽宁地域文化特色和馆藏特色的,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为一体的精品展览,不断引进国内外各种类型的历史艺术类展览,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融汇世界先进文化的知识与艺术的高雅殿堂辽宁省博物馆是我国著名的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之一馆藏书法精品有朴实秀砀的传世珍宝晋人书《曹娥诗辞》,刚劲挺秀的唐欧阳询《梦奠帖》及其早年作品《行书千字文》,欧氏真迹堪称寥若晨星,历年为书家之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 ,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发展是硬道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意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出发,我从这次实践参观中认识到:(1)从辽宁省博物馆展出的丰富展品,物种丰富,各有色彩,我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巨大的潜力,还有中国这块土地地大物博,参观完之后我感到了强大的名族自豪感2)在这次参观中也感受到了博物馆解说人员的热情和友好专业的服务态度,我对我们国家的弘扬文化精神和名族精神得到了从新的认识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推荐第3篇: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标题:马克思社会实践 实践人员:罗亮实践时间: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 所在学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 所在系别:机械工程系所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人于去年8月一直在工厂实习至今,实习期间,我一直努力于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课程与工作经验所结合,在实习期间对于自己的工作要求严格,从未发生过迟到早退等不良事件,认真完成领导和检查人员所要求的工作,在车间一线的努力工作得到了师父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同事也发现了很多自己不足的地方并予以改正此次实践,我所从事的岗位很是杂乱,不过最主要还是在CNC方面,从工装夹具设计到数控编程,再到数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