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和对策探究.doc
8页江西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 存在问题和对策探究摘要:本文从资源型企业的定义出发,对其特征 进行了描述,结合江西省资源型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 题,最后提出了江西资源型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关键词:江西;资源性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江西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稀土矿产资 源大省,全省黑鸽金属储量占全国的40%,矿产采选、加工 业已成为江西国民经济的先行基础产业和重要的经济支柱 产业但随着资源的消耗和枯竭,江西资源型企业面临转型 和成长的困难,江西资源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 得生存与发展,必须紧随企业内外部的变化,建立一套完整 科学的成本管理办法,促进合理配置矿产资源,防止企业盲 目生产与建设,加强资源、环境的保护,促进了江西资源性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了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统O1. 资源性企业及相关特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与资源型企业相类似的概念,如矿 业、油田企业、中国石化产业等的界定较多,如江西的企业, 江铜,新钢,萍钢,南钢,江鸽,九江石化等等,他们从不 同的角度或是侧面涉及了资源型企业,但对其还没有明确的 界定本文将资源型企业认为是以生产、加工和经营某种自 然资源为主的生产型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 用。
资源型企业对相关资源的依赖性强,资源本身对企业或 者产业发展的贡献大具体而言,资源型企业具有以下主要 特征:(1) 经济效益不稳定,一次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 后期成本高矿产资源大多赋存于人才匾乏、交通和经济都 不发达的偏远地区,为了进行规模化生产必须完善周边的设 施,这样一来,资源型企业开发初期就要投入大量资金并且 建设时间较长自然资源的储量不可预知性导致经济效益不 稳定性,又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会给矿山生态系统带 来一系列地质与生态环境问题,如矿山的开采活动形成的露 天采矿坑、尾矿库、废石场,破坏了植被,使资源性企业后 期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恢复环境2) 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资源型企业是以自然 资源为依托的,矿产资源是资源型企业的主要生产对象,资 源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而矿产资源是有限 的、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 “不可再生性”又影响到资源型企业的生命周期3) 对生态环境具有破坏性自然资源的开采常有附 带性的破坏性首先,由于地质条件和地质结构的变动,会 影响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次,进行开采过程中, 人为的行动如露天矿井等造成了植被的破坏;生产过程废 气、废水等的产生,都直接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4) 投资的风险高矿产资源赋存隐蔽,成分复杂多 变,自然界不存在雷同的矿床,因而寻找、探明以至开发利 用矿产资源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过程由 于地质条件和地质结构的影响,自然资源一般较为隐蔽,因 而寻找、探明以至开发利用这种资源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不 断探索的过程,即便是资源型企业做了大量的地质勘察工 作,也作了详细的计划和可行性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存 在着不同程度的投资风险2. 江西资源型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1) 资源型企业赖以生存的资源逐步枯竭,生态环境 破坏严重资源型企业是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江西资源型企业现 在大多数资源型企业仍然采取的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通过 不断增加能源消耗来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对资源进行掠夺 式的过度开采,在客观上加剧了资源的消耗速度不合理开 发和资源高消耗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极为严重存在采富弃 贫、采易弃难、丢矿现象,人为的乱采滥挖和生产技术设备 落后,造成资源回收率低,江西资源型企业生存与发展已经 受到资源缺失的制约自然资源的开采常有附带性的破坏 性首先,由于地质条件和地质结构的变动,会影响生态环 境,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次,进行开采过程中,人为的行 动如露天矿井等造成了植被的破坏;生产过程废气、废水等 的产生,都直接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2) 企业内部体制制约明显首先,由于江西多数资源型企业建立于计划经济时期, 大部分都属于国有企业,其发展模式直到现在依然有浓厚的 行政色彩大部分企业在作为企业履行其企业职能的同时, 还要承担社会、政府的职责,如企业要办学校、医院等,这 些附属机构对企业都是沉重的负担其次,资源型企业税务 沉重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型企业税收与制造业同等且存在 许多认识上的混乱和政策上的不合理,导致我国资源型企业 很大一部分利润上交政府,这就导致企业资金短缺,企业正 常运营比较困难再次,企业管理体制落后受各种条件制 约,江西资源型企业大多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江西处于中国中部区域,经济不发达,导致管理理 念陈旧,企业领导者的开拓意识和创新意识都比较薄弱3) 资源性企业环境治理成本高资源性企业对环境污染及破坏最严重,占整个企业的 90%企业需要大量环境治理成本,环境治理成本是指根据 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 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江西大部分矿产资源都 处在比较偏僻的山区,在江西资源性企业开采过程中,将面 临越来越突出的地质环境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矿山地质环境 保护和恢复治理,包括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土地复垦,和 矿山废水的无害化,以及对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矿山废 水,对矿坑水、露采场废水、选厂废水、尾矿库和废石场的 淋滤水进行综合治理等,这就决定了资源性企业在成本控制 过程中必须考虑弃置费用,像江西铜业等相关资源性企业每 年花费的治理成本占整个企业营业成本的比例越来越高。
3. 江西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1) 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发挥政府引导扶持作用首先,省政府应当根据江西资源型企业的特点,制定适 合资源型企业的政策,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从根本上解决 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继续政企分 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不得 直接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其次,要实现政府行为法治化, 防腐倡廉消除政府官员以“政绩”为借口,追求短期利益, 而破坏资源型企业的长期永续性再次是服务型政府的角 度,对资源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条件,监督企业的运行实现 政府行为法治化,实行依法行政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治理成本为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性企业应该增加了 尾矿处理和利用环节,加强企业在采、选、冶过程中的环保 工作,矿业废渣应该进行二次资源开发,在一定区域内,将 矿业废渣可回收部分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充填采空区、覆土 造田、植被绿化及用作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等方面,这将有利 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性企业成本,增加 企业收入同时,通过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意 识,增加科研技术的投入,转向清洁产品方向生产,注重矿 产品回收再生的逆向增值,倡导价值链循环运作模式,构建 基于绿色价值链模型的整体绩效评估体系,综合考虑资源、 环境、技术、经济、社会、安全等多方面的因素,使资源性 企业的成本管理更加合理和科学。
3) 加速企业技术改造,实施多元化策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资源的开发利用, 最终必将面临枯竭发展非矿产业,实施多元化发展策略为 企业指出了一个生存和发展的新路一方面,要科学发展资 源型产业,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延续矿产资源利用 期限;另一方面,要积极加速企业技术改造,充分用资源开 发积累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滚动式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逐步把重点转移到培育非资源型产业上,从根本上改变产业 过于单一化的状况,及时跳出“矿竭企衰”的轨迹,提高经 济发展的效益和质量,有效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后续活 力如萍乡煤矿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煤炭资源型企业的特 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煤产业,走出了一条从 自立到提升产业层次发展非煤产业的资源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参考文献:[1] 邱卫林、雷芳•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我国资源性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2 (10);[2] 陈明政、方思敏•我国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制约因 素分析[门,理论月刊,2008 (4);[3]夏鑫、周银平、刘祖明•现代资源性企业的成本管理创新研究[门,煤炭工程,2008 (8);[4]潘珠、韩丽红•我国资源性企业绿色价值链模型的构建与运用[J],中国矿业,2009 (1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