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影像学课件:循环系统影像诊断学1.ppt
66页Diagnostic Imaging of Circulatory System临床医学本科临床医学本科临床医学本科临床医学本科目的要求目的要求目的要求目的要求¡1、了解心脏大血管检查方法¡2、熟悉心脏大血管X线正常表现¡3、掌握心脏大血管、肺循环异常X线表现¡4、掌握冠心病、风心二尖瓣病变、先心TOF的影像学表现 X X线(透视、心脏摄片及心血管造影)线(透视、心脏摄片及心血管造影)线(透视、心脏摄片及心血管造影)线(透视、心脏摄片及心血管造影) 超声超声超声超声 CTCT(((( MSCT EBCT MSCT EBCT )))) MRIMRI(((( 1.5T1.5T、、、、3.0T ) 3.0T ) 一、心脏大血管影像检查方法一、心脏大血管影像检查方法(一)(一)X线检查线检查1. 心大血管透视心大血管透视优点:优点:从不同角度观察心脏大血从不同角度观察心脏大血管的轮廓,了解心脏大血管的管的轮廓,了解心脏大血管的搏动以及与周围关系,进行介搏动以及与周围关系,进行介入放射学操作入放射学操作缺点:缺点:影像清晰度差、无永久记影像清晰度差、无永久记录及辐射量大等缺点录及辐射量大等缺点2、心大血管摄片、心大血管摄片优点:优点:影像清晰,留下客观记影像清晰,留下客观记录供复查对比录供复查对比缺点:缺点:不能随意转动病人作动不能随意转动病人作动态观察态观察心大血管摄心大血管摄片位置片位置心脏正位片心脏正位片心脏左前斜位心脏左前斜位心脏右斜位心脏右斜位 (吞钡)(吞钡)心脏左侧位(吞钡)心脏左侧位(吞钡) 心脏正位心脏正位心脏正位心脏正位左前斜位左前斜位左前斜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右前斜位右前斜位右前斜位左侧位左侧位左侧位左侧位3、、 心血管造影及心血管造影及DSA 心血管造影是将造影剂心血管造影是将造影剂快速注入心腔大血管内,显快速注入心腔大血管内,显示心大血管的内部结构以及示心大血管的内部结构以及血液动力学改变。
血液动力学改变 高压注射器高压注射器大型大型大型大型X X线机线机线机线机右心室造影-右室双出口右心室造影-右室双出口右心室造影-右室双出口右心室造影-右室双出口+1 蒙片蒙片DSA成像原理成像原理2 造影片造影片3 减影片减影片减影后减影后(二)(二)C T 检查检查机器设备:机器设备: MSCT、、EBCT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增强扫描 经外周静脉注入高浓度造影剂,注射流量3.5~5.0ml/s,总量为55~70ml,扫描时间7~10s64层以下层以下CT冠状动脉成像,要求患者心律齐,心率控制在冠状动脉成像,要求患者心律齐,心率控制在70次次/分以下分以下 心脏横轴位(主动脉弓层面、主-肺动脉窗层面、左心房层面、四腔心层面)心脏CT增强扫描正常表现心脏横轴位心脏横轴位心脏横轴位心脏横轴位长轴位长轴位长轴位长轴位短轴位短轴位短轴位短轴位任意方位成像(三)(三)MRI检查及应用检查及应用 MRIMRI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使人体组织成像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使人体组织成像 1.5T1.5T以上以上MRIMRI仪才能完成心大血管成像仪才能完成心大血管成像 目前心血管目前心血管MRIMRI时间分辨率达时间分辨率达20ms/20ms/帧图像,帧图像,可达到实时成像。
可达到实时成像MRI成像技术及应用成像技术及应用 ((1)流空效应()流空效应(“黑血黑血”技术)技术) 自选回波序列 自选回波序列 流动流动的血液在激励时刻内流到扫描取样层面以外,因而不形成信的血液在激励时刻内流到扫描取样层面以外,因而不形成信号-呈黑色,而心肌、号-呈黑色,而心肌、 大血管壁呈灰色或灰黑色; 大血管壁呈灰色或灰黑色; 心脏横轴位心脏横轴位心脏横轴位心脏横轴位冠状位冠状位冠状位冠状位短轴位短轴位短轴位短轴位 ((2))MRI快速快速成像(成像(“白血白血”技术技术) 利用梯度回波脉利用梯度回波脉冲序列进行快速连续采集信息,由于反复部分饱和效应,冲序列进行快速连续采集信息,由于反复部分饱和效应,心大血管壁等静态组织信号减低,而血流由于反复的心大血管壁等静态组织信号减低,而血流由于反复的流入流入效应效应而呈高信号;而呈高信号;cine MRI短轴位短轴位短轴位短轴位 ((3)优点:)优点: a.无放射性损坏;无放射性损坏; b.多参数、多层面、任意方位及三维成像;多参数、多层面、任意方位及三维成像; ((4)缺点)缺点: a.检查时间长,不适合对危重病人的检查;检查时间长,不适合对危重病人的检查; b.对瓣膜的显示不及心超对瓣膜的显示不及心超; 钙化无信号钙化无信号; 金属瓣伪影。
金属瓣伪影 二、正常心脏大血管的二、正常心脏大血管的X线表现线表现 正常心影的正常心影的2/3在中线在中线左侧,左侧,1/3位于右侧位于右侧心心底底朝右后上方,朝右后上方,心尖心尖指向指向左下方,左下方,心轴心轴由右上后方由右上后方指向左前下方指向左前下方心心 脏脏 正正 位位右心缘右心缘上段:上段:是上腔静脉与升主动脉的总合影是上腔静脉与升主动脉的总合影下段:下段:右心房右心房左心缘左心缘左心缘左心缘上段:上段:主动脉结主动脉结中段:中段:肺动脉段(心腰)肺动脉段(心腰)下段:下段:左心室段,其下方形成左心室段,其下方形成心尖心尖 左心缘左心缘 肺动脉段与左心室段移行部长约1肺动脉段与左心室段移行部长约1cm段为段为左心耳段左心耳段;; 左心膈角处可见左心膈角处可见心包脂肪垫心包脂肪垫显影显影 主要了解后缘主要了解后缘尤其左心房与食道尤其左心房与食道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心脏右前斜位心脏右前斜位 在此位置上,室间隔与X线中心束接近平行,大致分前半部为右心室和后半部为左心室 心前缘心前缘心前缘心前缘 上段:上段:右心房(耳部)右心房(耳部) 下段:下段:右心室右心室 心后缘心后缘 上段:上段:左心房左心房 下段:下段:左心室左心室心脏心脏左前斜位左前斜位 左前斜位左前斜位 主动脉窗主动脉窗 升主动脉、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间的透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间的透光区称主动脉窗(气管、支光区称主动脉窗(气管、支气管、肺动脉投影其内)气管、肺动脉投影其内) 尤其注意尤其注意左主支管与左心左主支管与左心房的关系房的关系 左前斜位左前斜位 心前间隙心前间隙: 是是心脏前心脏前缘与前胸壁之间透明带缘与前胸壁之间透明带 心后间隙心后间隙: 是心脏后缘是心脏后缘与脊柱前缘之间透明带与脊柱前缘之间透明带影响心脏大血管形态的生理因素影响心脏大血管形态的生理因素1. 体形与心形体形与心形 横位心、横位心、 斜位心、斜位心、 垂位心。
垂位心2. 年龄与心形 婴幼儿、儿童、老年3. 呼吸与心形 深吸气状态、深呼气状态4. 体位与心形 平卧、立位、左侧卧、右侧卧位 三、三、 基本病变基本病变X线平片表现线平片表现 ((一)、心脏及各房室增大的一)、心脏及各房室增大的X线征象线征象 心脏大血管疾病的普通心脏大血管疾病的普通X线检查,多不线检查,多不能显示病变的本身,而是能显示病变的本身,而是根椐心大血管轮廓的根椐心大血管轮廓的改变,改变, 推测某些房室和大血管的大小、结合心推测某些房室和大血管的大小、结合心大血管的搏动及肺循环的改变大血管的搏动及肺循环的改变——间接推断间接推断心脏增大的病理基础心脏增大的病理基础 心脏容量负荷心脏容量负荷(前负荷前负荷)增加增加→心腔扩张心腔扩张;; 心脏阻力负荷(后负荷)增加心脏阻力负荷(后负荷)增加→心壁肥厚心壁肥厚;; 心腔扩张和心壁肥厚常并存,在普心腔扩张和心壁肥厚常并存,在普X线检查中,线检查中,有时难以区别故统称为有时难以区别故统称为增大增大 1、心脏增大、心脏增大 衡量心脏是否增大最简单的方法衡量心脏是否增大最简单的方法--心胸比率心胸比率 正常值正常值: 等于或小于等于或小于0.5心脏最大横径心脏最大横径心脏最大横径心脏最大横径胸廓最大横径胸廓最大横径胸廓最大横径胸廓最大横径心脏增大程度评估:心脏增大程度评估: 0.51~0.55—轻度增大 0.56~0.60—中度增大 0.60以上 —重度增大2、各心房室增大、各心房室增大1)左房增大)左房增大 心脏正位位心脏正位位 向右增大:向右增大:右心缘右心缘“双房影双房影” 或或“双边影双边影” 双房影双房影双边影双边影左左心心耳耳隆隆起起双边影双边影向左增大:向左增大:左心耳隆起左心耳隆起正常正常正常正常 右前斜、左侧位右前斜、左侧位 向后增大:向后增大:食道左房段压迹加深、后移食道左房段压迹加深、后移 左侧位左侧位 左前斜位左前斜位 向后上方增大,向后上方增大,左主支气管受压、变窄、抬高左主支气管受压、变窄、抬高正常正常正常正常2)右房增大)右房增大 后前位:后前位: 右房段向右隆突,高度大于心右右房段向右隆突,高度大于心右缘的缘的1/2左前斜位:左前斜位:右房段延长,向前膨突右房段延长,向前膨突3))左室增大左室增大后前位:后前位:向左、下方增大向左、下方增大①①左室段延长;左室段延长; ②②心左缘超过锁中线③③心尖下移 左前斜位左前斜位 向后下方增大,心后间隙变窄、消向后下方增大,心后间隙变窄、消失,心后下缘与脊椎重叠,失,心后下缘与脊椎重叠,最突点位置偏低最突点位置偏低正常正常4)右室增大)右室增大 后前位后前位::向左上方增大,向左上方增大, ①①心脏横径增宽;心脏横径增宽; ②②心尖圆钝、上翘;心尖圆钝、上翘; ③③心腰部延长、隆起或凹陷心腰部延长、隆起或凹陷 左前斜位:左前斜位:右室段向前膨突,心前间隙右室段向前膨突,心前间隙变窄,心膈段延长,心后缘向后上方增大变窄,心膈段延长,心后缘向后上方增大(左心室被推向后上方)(左心室被推向后上方)最突点位置偏高最突点位置偏高左左左左心心心心室室室室增增增增大大大大右右右右心心心心室室室室增增增增大大大大 不同心房、室的增大引起心外形的改变不同心房、室的增大引起心外形的改变不同心房、室的增大引起心外形的改变不同心房、室的增大引起心外形的改变 二尖瓣型二尖瓣型二尖瓣型二尖瓣型 在心脏正位片上,心影下部向两侧增大,肺动脉段隆起,主动脉结在心脏正位片上,心影下部向两侧增大,肺动脉段隆起,主动脉结较小,心形呈梨形。
较小,心形呈梨形反映右心负荷加重或以其为主的心腔改变反映右心负荷加重或以其为主的心腔改变 主动脉型主动脉型主动脉型主动脉型 左心下缘向左增大,主动脉结凸出,左心下缘向左增大,主动脉结凸出, 肺动脉段(心腰)凹陷肺动脉段(心腰)凹陷反映反映左心负荷加重或以其为主的心腔改变左心负荷加重或以其为主的心腔改变 普大型普大型普大型普大型 心影比较对称地向两侧增大,主动脉节多属正常,肺动脉段平直心影比较对称地向两侧增大,主动脉节多属正常,肺动脉段平直反反映左右心负荷均增加的心腔改变映左右心负荷均增加的心腔改变 其他心形其他心形其他心形其他心形 靴形心;靴形心;“8”字形心;怪异形心;移行形心字形心;怪异形心;移行形心 如二尖瓣如二尖瓣--主动脉型、主动脉型、二尖瓣二尖瓣--普大型、主动脉普大型、主动脉--普大型等普大型等 (二)、肺循环异常(二)、肺循环异常1、肺充血、肺充血 指肺动脉血量增多,见于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及心排血量增多.主要X线表现如下: ⑴⑴ 肺动脉段隆起肺动脉段隆起 ⑵⑵ 肺门影增宽,肺门影增宽,边缘清楚边缘清楚 ⑶⑶ 肺纹理肺纹理增粗增粗,,边缘清楚边缘清楚 ⑷⑷ 肺透明度正常肺透明度正常正常正常肺充血肺充血2、肺淤血、肺淤血 指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滞于肺静脉内,常见于二尖瓣病变及左心功能不全。
主要X线表现如下: ⑴⑴ 肺门影增宽,肺门影增宽,边缘模糊边缘模糊 ⑵⑵ 肺纹理肺纹理增多增多,,边缘模糊边缘模糊 ⑶⑶ 肺透明度下降肺透明度下降 ⑷⑷ 血液重新分布血液重新分布----上肺静脉扩张,下肺静脉 缩小,上肺静脉大于(或等 于)下肺静脉正常正常肺淤血肺淤血血液重新分布血液重新分布3、肺血减少、肺血减少 指肺动脉血流减少,见于右心排血受阻病变,其中以肺动脉狭窄为常见主要X线表现如下: ⑴⑴ 肺门影缩小肺门影缩小 ⑵⑵ 肺纹理减少、变细肺纹理减少、变细 ⑶⑶ 肺透明度增高肺透明度增高 ⑷⑷ 侧支循环形成侧支循环形成----两中下肺野血管纹理增多 混乱呈网状肺血减少肺血减少侧支循环形成侧支循环形成侧支循环形成侧支循环形成4、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 指肺动脉压力增高(收缩压超过30mmHg,平均压超过20mmHg)。
右心排血量和肺动脉阻力是影响肺动脉压的主要因素主要主要X线表现:线表现: ⑴⑴ 肺动脉段显著隆起呈半球状;肺动脉段显著隆起呈半球状; ⑵⑵ 肺门截断征肺门截断征---中心肺动脉增粗,中心肺动脉增粗,外周细小,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外周细小,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⑶⑶ 右心室增大右心室增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5、、肺水肿肺水肿 指毛细血管--肺静脉压增高,毛细血管内液体渗出到肺泡或肺间隔内 据此将肺水肿分为:据此将肺水肿分为: 肺泡性肺水肿肺泡性肺水肿 间质性肺水肿间质性肺水肿肺泡性肺水肿肺泡性肺水肿X线表现线表现 一侧或两侧肺野大片状边缘模糊致密阴影,阴影呈蝶翼状一侧或两侧肺野大片状边缘模糊致密阴影,阴影呈蝶翼状 特点:来去特点:来去 迅速迅速 间质性肺水肿间质性肺水肿X线表现线表现 在肺淤血的基础上,出在肺淤血的基础上,出现现间隔线间隔线 如如Kerley’s B线线、、其他线(其他线(A线、线、 C线)Kerley’s B线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