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活动《不跟陌生人走》》.docx
3页《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活动《不跟陌生人走》》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活动《不跟陌生人走》1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一些求救的方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三张(内容:故事《聪明的明明》) 2、事先和一名幼儿不熟悉的男校工联系,请他配合教育活动,并准备一些幼儿喜欢的糖果、玩具 活动过程: 一、看图讲述 1、教师出示第一张挂图,介绍图中的孩子明明,引导幼儿说一说图上还有谁,陌生人在对明明说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 二、情景模拟 1、教师借故离开教室 2、男校工扮演陌生人出场陌生人”通过各种方式,例如给糖果吃、有好玩的玩具等,引诱孩子离开教室 陌生人与幼儿的对话: 陌生人:小朋友你们老师呢?(幼:老师出去了) 陌生人:老师不在,我带你们去玩吧!(幼:老师说不能和陌生人走) 陌生人:我是好人,不是坏蛋你们看我还给你们带糖果来了幼:老师说不能吃陌生人的糖果) 陌生人:不能吃糖果,那玩玩具可以吧?你们看这是麦当劳的玩具。
幼儿开始有些动摇了,有的开始要玩具了) 陌生人:麦当劳玩具好玩吗?(幼:好玩) 陌生人;那我带你们去麦当劳玩吧,那里有更多玩具,还有薯条可以吃大部分幼儿高兴地鼓掌并一一跟着“陌生人”走出教室,小部分幼儿还坐在位置上) 3、教师在幼儿即将离开教室时出现,陌生人离开 师:刚才你们想去什么地方(幼:麦当劳) 师:那位叔叔你们认识吗?(幼:不认识) 师:那你们为什么要跟他走呢?(请几位幼儿回答) 师:你为什么不跟陌生人走呢?(请一位幼儿回答) 师:你们觉得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和陌生人走了会怎样? 三、讨论求救方法 1、教师告诉幼儿“没有告诉大人就跟陌生人走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小结和陌生人走的危险性 2、讨论:和陌生人在一起时有什么自我保护的方法 3、教师出示第二、三张挂图,向幼儿介绍明明在陌牛生人要带自己走时的自救方法 教学反思: 由于小班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辨别能力也比较缺乏因此,我们开展了健康活动《不跟陌生人走》我把目标定为:1、通过情境活动,让幼儿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2、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3、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根据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的,所以我在活动开始时设计了情景表演,幼儿通过观看情景表演,对陌生人有了较深刻的了解,知道了不认识的人就是“陌生人”。
并知道了不能跟陌生人走 第二环节是让幼儿解拒绝陌生人的方法幼儿观看幼儿用书,这三幅图片我是通过三种不同形式来进行教学的.第一幅我让幼儿看后个别回答,并通过师生共同表演对话来巩固丽丽拒绝陌生人的话第二幅我让幼儿看后讨论:如果你碰到这种事情,你会请谁来帮忙?第三幅我让幼儿来判断奇奇做得对不对?进一步巩固了拒绝陌生人的方法 第三环节是教师总结,结束活动最后一个环节后来我觉得收得有点快,感觉整堂课的环节太少, 本节活动下来小朋友都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但是真的遇到这种情况的话,我相信小朋友都不会、不知道怎么应对,我还问了小朋友有关家里的情况,比如家庭住址,号码等,没几个小朋友能回答的出来如果能有一次真的表演,那样更能让幼儿印象深刻,也达到了本节课的要求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活动《不跟陌生人走》2 活动目标: 1. 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重点: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 2. 请一位幼儿园不认识的老师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 玩具、巧克力、果冻 活动过程: 一.安全演练 1.教师扮羊妈妈,告诉幼儿要出去找好吃的,请幼儿在家等妈妈回来,如果有陌生人来,不要离开家。
请一个陌生的老师扮老狼来引诱幼儿 2.集体讨论: (1):妈妈出门前怎么说的? (2):老狼来了是怎么说的,宝宝又是怎么做的?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玩,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要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 三.情境一: 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拿出玩具给她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呢?应该怎么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老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 (2)如果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四:活动延伸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