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有效观课、议课3.doc
2页如何有效的观课议课 观课即课堂观察,是指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脑等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听课记录、调查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或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教育教学的方法议课即课堂评价,对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与执教教师展开对话、平等交流、反思自己教学、相互促进成长的过程一、 观课、议课的基本流程: 1.课前会议------确定观察对象、观察者、观察内容及目的,据此设定观察点,并对观察者进行分工 2.观察对象备课,形成教案------根据教案设计情况确定观察点、或设计观察量表 3.课中观察------执教者实施课堂教学,走进课堂进行课堂观察记录 4.观察者对记录的内容或课堂量表中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诊断、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评议稿 5.课后评议------执教者进行反思性说课,观察者根据课堂教学情况,从某些观察角度出发进行说明,作出分析评价,并提出整改建议 6.总结------活动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二、观课、议课的六大关键环节与实施策略: 1.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课堂观察要素应包括教师、学生两大方面,其中教师方面应包括教材整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机智、学习监控、教师语言(指示语、提问语、评价语、过渡语、总结语等)、板书设计、媒体运用、情感投入等要素。
学生方面应包括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学习状态、思维表现、学习习惯、学习行为、课堂气氛、学习效果等要素根据这些观察要素确定观察视角 2.制作科学的观察量表:根据确定的观察点进行维度分析,如:观察提问,可以分别从“提问的数量”、“提问的认知层次”、“问题的目的指向”、“提问的方式”、“学生回答的方式”、“学生的回答类型”、“教师解答的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3.记录详实的课堂现象:选择观察位置、进行现场记录4.整理丰富的课堂信息:整理数据,梳理与观察主题相关联的问题或观点,把具体的事实归纳到相应的问题或观点中去,为下一步的推论做好准备5.进行正确的课堂推论:是观察者围绕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剖析与反思,对现象背后的原因及意义作出解释的过程6.作出客观的课堂评价:观察者根据对观察点、课堂观察现象进行综合描述,作出综合评价,对图表、数字及文字等所隐含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