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度甘肃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通关题库(附答案).docx
34页2024年度甘肃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通关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针对网络成瘾,当事人本身可使用的治疗方法是( )A.行为疗法B.肯定性训练C.系统脱敏疗法D.合理情绪疗法【答案】 A2、李明同学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明,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明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 )对李明进行教育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 C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A.安全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尊重需要D.审美的需要【答案】 D4、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老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人探讨但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老师激发学生讨论科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A.单向性B.双向性C.多向性D.成员性【答案】 B5、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 )A.以自我为中心B.概念守恒C.抽象思维D.运算思维【答案】 A6、罗森塔尔效应强调哪种因素对学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A.教师的知识B.教师的能力C.教师的人格D.教师的期望【答案】 D7、当教师提问“一个四边形,每边边长都是1,面积是不是1?”许多同学肯定的回答是1,刘晓翔同学却回答说,如果把它压扁,变成一条线,面积就差不多成了0。
这体现了发散思维的( )A.流畅性B.变通性C.独特性D.独立性【答案】 C8、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A.在初期大量遗忘开始之前就进行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C.考试前复习D.当天复习【答案】 A9、英语老师先教学生蔬菜、水果、肉的英文单词,再教羊肉、牛肉、胡萝卜、辣椒、西红柿、芒果、木瓜、香蕉等英文单词,并要求学生把后者纳入到前者的类别中这种知识学习属于()A.下为学习B.上位学习C.组合学习D.并列学习【答案】 A10、“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 )A.环境B.遗传C.教育D.主观努力【答案】 A11、害怕大片的水域、空荡荡的街道,这种症状表现属于( )A.广场恐怖症B.单纯恐怖症C.社交恐怖症D.泛化恐怖症【答案】 A12、德育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 )作用A.关键B.基础C.前提D.定向【答案】 D13、学习动机包含学习需要和()A.学习压力B.学习兴趣C.学习期待D.学习知识【答案】 C14、“天鹅、梭鱼和虾拉车”的故事说明在德育过程中要贯彻( )的德育原则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B.知行统一C.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答案】 D15、 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个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 )。
A.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B.国家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C.全面发展论与个性发展论D.国家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答案】 A16、第一个系统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柯尔伯格C.加涅D.夸美纽斯【答案】 A17、(2021年下半年真题)在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之争,这是对哪一关系的争论?()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B.知识与能力C.分科与综合D.知识与思想【答案】 B18、小杰在阅读《阿Q正传》时,根据文字描述在脑中呈现出阿Q的人物形象这种现象属于()A.创造想象B.幻想C.无意想象D.再造想象【答案】 D19、 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A.社会生活B.科学实验C.生产劳动D.学校教育【答案】 D20、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特性?( )A.生产性B.永恒性C.相对独立性D.工具性【答案】 C21、()认为,个体对环境做出的适应性变化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建构过程A.维果茨基?B.埃里克森?C.弗洛伊德?D.皮亚杰【答案】 D22、2013年单项选择:赵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性,易受同学影响。
当他发现自己的意见和同学们不一致时,往往不能坚持己见这表明他的认知方式属于()A.整体型B.序列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答案】 D23、上初中以来,刘俊突然好像不认识自己了我到底是谁我将来做什么呢”这类问题常常困扰着他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他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亲密感对孤独感B.勤奋感对自卑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答案】 C24、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这种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正式评价D.非正式评价【答案】 A25、在儿童身心发展存在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阶段?( )A.顺序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答案】 D26、小强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小强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 D27、期末考试要到了,甜甜变得特别紧张.每天都睡不好,吃不下,害怕自己考不好,连上课都听不进去,一节课都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
甜甜的这种心理问题属于()A.强迫症B.焦虑症C.抑郁症D.恐惧症【答案】 B28、( )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A.贝尔—兰卡斯特制B.道尔顿制C.分组教学D.特朗普制【答案】 D29、教师不能满足“授之以鱼”,更要做到“授之以渔”,这强调教学应重视()A.培养个性B.传授知识C.发展能力D.形成品德【答案】 C30、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A.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B.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C.揭示教育规律?D.分析教育现象【答案】 C31、人的躯体发展是自上而下,即头部→颈部→躯干→下肢;大脑皮层是先枕叶而后是颞叶→顶叶→额叶;肌肉的发展是先大肌肉群,后小肌肉群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这些体现了人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 A32、班主任王老师在“每月一星”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王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品德评价法D.情感陶冶法【答案】 C33、德国至今从小学到大学仍把宗教课列为必修课,这是教育内容受( )制约的标志。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传统D.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答案】 C34、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答案】 D35、学生文化的特征包含( )A.过渡性、统一性、生成性B.过渡性、非正式性、生成性C.稳定性、正式性、互补性D.适应性、多样性、互补性【答案】 B36、校风是学校中()的统一体A.物质文化、环境文化、精神文化B.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C.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D.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答案】 B3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知行统一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D.疏导原则【答案】 A38、转学生小红在加入新班级之前总是担心不适应新生活,但进入学校和新班级后,她深深感受到了班级的温暖,和同学老师相处也非常融洽,甚至为自己能够进入该班而感到自豪,这体现了群体的( )A.归属功能B.支持功能C.认同功能D.塑造功能【答案】 A39、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实际锻炼法B.品德评价法C.情感陶冶法D.榜样示范法【答案】 A40、强者遇到困难会激发斗志,弱者则会萎靡不振,这体现了人格的( )特征A.稳定性B.统合性C.独特性D.功能性【答案】 D41、人们对美育功能的认识成果有三,不包括()A.对美育的直接功能的认识B.对美育的间接功能的认识C.对美育的超美育功能的探究D.对美育的美育功能的探究【答案】 D42、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A.赫尔巴特B.卢梭C.洛克D.杜威【答案】 D43、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