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福田2016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版】_1.docx
14页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福田2016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福田2016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版】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浒传》故事情节的是( )单项选择题A、温酒斩华雄B、倒拔垂杨柳C、景阳冈打虎D、醉打蒋门神 2: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根治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 )单项选择题A、住院治疗B、注意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C、服用口服痢疾活疫苗D、切断传染源 3: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单项选择题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春期 4: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措施有( )多项选择题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5: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 )原则多项选择题A、巩固性B、直观性C、启发性D、理论联系实际E、因材施教 6: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法,学习者使用符合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为认知策略 )判断题对错 7: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
单项选择题A、实践能力的培养B、思维能力的培养C、想象能力的培养D、创新能力的培养 8: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充分说明了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 )单项选择题A、教育的领导权B、教育的规模C、教育目的D、受教育权的分配 9:对教师职业道德情操方面的要求,也是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是( )单项选择题A、热爱学生B、严谨治学C、廉洁从教D、尊重家长 10:教学过程是( )单项选择题A、促进教师教的过程B、老师教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C、学习直接经验的过程D、形成操作技能的过程 11: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体要求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发挥,这属于( )单项选择题A、安全的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12:教师的( )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单项选择题A、学科知识素养B、文化素养C、语言表达能力D、组织管理能力 13: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视野,发展学生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课程是( )单项选择题A、基础型课程B、研究型课程C、拓展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 14:指导教学是以( )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单项选择题A、学生B、学业C、学习成绩D、学习方法 15:教育心理学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 )多项选择题A、如何教B、如何管理C、怎样学D、怎样评价E、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16:能直接证明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理论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伦琴发现放射现象B、居里夫人发现镭C、道尔顿的成就D、林奈的成就 17: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三个阶段 )判断题对错 18:教学反思的特点有( )单项选择题A、实践性、批判性、创造性B、批判性、形成性、创新性C、形成性、实践性、批判性D、创造性、目的性、实践性 19:教师的角色是多样的,心理学家认为,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者等诸种角色 )判断题对错 20:( )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单项选择题A、人口的性别结构B、人口的年龄结构C、人口的文化结构D、人口的阶级结构 21: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单项选择题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道尔顿制D、分组教学 22:根据《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思想,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 )。
多项选择题A、道德素质B、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C、个性素质D、思想素质 23:品德所具有的特征有( )多项选择题A、社会现象B、个体现象C、伦理学的研究对象D、社会掌的研究对象E、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4: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师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是指( )单项选择题A、教学策略B、教学过程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设计 25: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 )单项选择题A、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B、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C、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D、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26:17世纪捷克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 )判断题对错 27:教师期望通过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第一是接受,第二是反馈,第三是输入,第四是输出 )判断题对错 28: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单项选择题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沉思型 29:“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是( )的观点。
单项选择题A、乌申斯基B、波斯纳C、阿尔波特D、斯金纳 30: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学校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形式( )多项选择题A、教师课堂中的各种形式的提问B、各种类型的课堂C、课后练习D、课后习题E、课后作业 31:以清楚意识到的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单项选择题A、直觉的道德情感B、想像的道德情感C、伦理的道德情感D、形象的道德情感 32:现代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传统教育也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判断题对错 33: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单项选择题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情感、意志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4: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 )单项选择题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B、科学性、选择性和统一性C、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35: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 )单项选择题A、缺少学习技能B、过度焦虑C、注意力缺陷D、对学习不感兴趣 36: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 )多项选择题A、感知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E、抽象运算阶段 37: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 )。
单项选择题A、素质教育B、创设问题情境C、以学生为主D、熟悉学生 38: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即人在一生中要一直学习,不断获得高学位,学习主要,工作次要 )判断题对错 39:根据现代基础教育的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教学设计的三个层面分别是( )单项选择题A、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B、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学期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C、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D、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40:“举一反三”与“触类旁通”体现的是( )单项选择题A、创造性B、学习动机C、学习迁移D、学会学习 41: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单项选择题A、开设哪些学科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42:关键期的提出体现了心理发展的( )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差异性 43:提出以高难度和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的教育家是( )单项选择题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巴班斯基 44:对学生产生经常而有效影响的各种非正式学习要素是( )单项选择题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 45:“管理者既要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要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区影响集体”,这一原则是( )单项选择题A、 全员激励原则B、 教管结合原则C、 协调一致原则D、 平行管理原则 46: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是( )。
单项选择题A、加涅B、罗森塔尔C、戴尔D、波斯纳 47:与学习动机中其他内驱力相比,附属内驱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降低 )判断题对错 48:学习者如果把学习成败归因于自身内在因素,则学习结果不会对其自我意象产生影响 ( )判断题对错 49: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这体现了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 )单项选择题A、身正为范B、为人师表C、爱岗敬业D、教书育人 50:班级管理包括( )等几个基本环节多项选择题A、提前调研B、了解学生C、制定计划D、组织实施E、评价总结 51: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单项选择题A、生存B、情境C、教材D、学生 52:根据反思的时间,教学反思可以分为( )单项选择题A、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B、教学前反思和教学后反思C、纵向反思和横向反思D、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 53: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多项选择题A、以业余为主B、以自学为主C、以长期为主D、以短期为主E、以国外学习为主 54:课程结构的编制即( )。
单项选择题A、课程计划B、课时分配C、课程设计D、课程改革 5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世界名著《哈姆雷特》、《羊脂球》、《母亲》、《竞选州长》的作者依次是莎士比亚、莫泊桑、高尔基、欧亨利B、凡尔纳,法国小说家,写有许多科学幻想小说,重要作品有《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C、司汤达、列夫托尔斯泰、塞万提斯、狄更斯的代表作品依次是《红与黑》、《复活》、《堂吉诃德》、《双城记》D、《狼和小羊》、《灰姑娘》、《海的女儿》分别是古希腊寓言家伊索的寓言、德国作家格林兄弟的童话、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 56: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单项选择题A、《义务教育法》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57: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单项选择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