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季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灭火 教案.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30884812
  • 上传时间:2022-09-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6.6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课题燃烧与灭火 课型新课年级九年级课时1实验情况(分组/演示/原有/改进)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的总结和延伸在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燃烧的现象;并且在1-6单元的学习中,分别接触了液态(酒精)、固态(硫,铁等)、气态(氢气等)物质的燃烧所以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燃烧”的意义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教材从燃烧条件的实验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燃烧需要的三个必备条件和灭火的一般方法,最后通过解决实例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在动手探究中感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实际当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故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本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可以通过猜想→探究→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逻辑顺序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培养自护自救能力。

      3.通过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在学生参与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研究燃烧的条件、探究灭火的方法,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和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2.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3. 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通过科学探究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手段教法学法多媒体应用、演示实验采用了问题引导、合作探究、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讲解归纳学方法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 学 过 程 】主要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燃烧的特征及定义燃烧的条件燃烧三个条件的关系灭火的原理知识延伸小结及应用提问:燃烧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化学反应之一根据生活经验,列举生活中的燃烧及用途?图片:生活中的燃烧; 实验中的燃烧; 奥运火炬; 神州十号中的燃料燃烧;提问:燃烧是否能随时发生,需要什么条件?请进入今天的课题---《燃烧和灭火》板书: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课件展示:探究一:燃烧的特征及定义(归纳法)温故知新:回忆学过的燃烧现象比如:白磷,镁条,木炭提问:根据以上事例,燃烧具有哪些特征 师生小结燃烧特征:发光放热,氧化反应构建新知板书:燃烧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探究二:燃烧的条件(实验法)提出猜想: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巡视指导: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图表:着火点的概念、常见物质的着火点概念应用:白磷的保存; 纸包不住火;总结交流:引导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并分析归纳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实验创新:实验结论:板书: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内因)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外因)3、温度达着火点以上图片:最近成都附近发生的火灾提出问题:燃烧的发光、放热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但使用不当,也会给在我们带来损失和灾难(火灾)如何停止不必要的燃烧?实验探究:灭火的原理巡视指导: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归纳: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一个或几个条件板书: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三者任满足其一应用:比一比在实际情景中谁的灭火方法更多更好?1. 酒精灯打翻在桌上燃烧2.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3.堆放的柴堆着火 4.电线着火5.森林大火视频播放:火灾逃生与自救通过该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以致用:练习详见学案学生从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话题中发现化学问题。

      学生交流汇报提出假设:可燃物,温度等分组实验,合作交流1、 分别加热大理石和滤纸条;2、 加热湿润的滤纸条;3、 用烧杯罩住燃烧的蜡烛;观察现象,讨论并得出结论观察思考与课本实验相比优点:防止污染环境分组实验,合作交流使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蜡烛熄灭思考: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及面对危险如何逃生回顾归纳练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会化学无处不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燃烧进行从感性到理性的再认识让学会运用归纳的学习方法通过简单的实验,从活动中思考并悟出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动手探究、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使学生学会分享、合作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敢于对书本实验进行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总结灭火的一般原理与基本方法将理论运用与实际生活,让化学学习使学生受益终生总结本课的重点板书设计一、 燃烧定义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可燃物 清除可燃物二、条件 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灭火原理 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氧气(空气 ) 隔绝氧气教学反思本节课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有机整合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形象的视频、图片资料有效的完成了情感目标的教学,改变了原有的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

      启发——探究的教学模式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完成了知识目标的教学,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积累了生活常识,掌握了自救知识 不足之处在备课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掌握每名学生真正的知识水平,过分的强调了自我在备课中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备学生,忘记了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自己,发展自己、创新自己  第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