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学教师专业能力——师生对话能力》俞佳梅.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61779616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7.51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章 沟通与合作能力教师的交往与沟通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基础,教师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与同事、家长、社会的多渠道合作也是现代教育和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重要要求,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对教师沟通与合作能力从如下四个方面做了规范和要求: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依据教师进行沟通和合作活动的不同对象,这里我们主要概括为教师的三种能力:师生对话能力、同事合作能力、家校合作能力 第一节 师生对话能力【要点解读】“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作为《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沟通与合作能力”中的第一项要求是:在当今师生关系转型期的教师不仅要充分认识、掌握中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在教育教学中尤其要“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是现代意义上师生关系的重建,也是对当今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能力的明确指向师生对话不仅仅是一种教育形式,而且是一种全新的、回归于教育本质的教育思想 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交往与对话的活动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在与学生交往中,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即师生关系是一种伙伴式的、对话式的新型关系,师生对话一定是基于尊重与理解的真正交流与交往方式,这是师生良性互动关系形成的基点,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交往能力和对话艺术,在与学生的良好对话互动中,以智慧培育智慧、以心灵滋养心灵,将双方的知识与思考达成共识、达成教育的最大合力。

      平等、双向、积极的师生主体间的互动也必然带来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师生对话能力的内涵师生对话能力是教师与学生在互相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语言和非语言为中介而进行的话语、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双向交流与沟通,从而实现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分享情感体验、共同发展的能力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的教育学》一书中写到:“削弱固定的权威,激活对话者的空间”“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以世界为中介,旨在命名世界”鲜明地阐述了师生关系、师生对话是一种平等尊重的“主主关系”,是主体间的对话与交流,以及师生间平等对话产生的良好效果和巨大效应在新时期,教师要培养学生成为“个性化新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提高创新的能力二、师生对话的特点(一)科学、适应性师生对话的科学、适应性主要体现在教师要了解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科的学习特点,师生对话的方式要选择性地改变,对话内容应该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基础,语言表达的方式和语气适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提供适合天性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二)双向、互动性师生对话是教师、学生双方面的,不是一厢情愿、先入为主的“注入式”,也不是不辨高低、不分伯仲的“肯定式”,而是教师、学生互相之间进行适度的、有质量的、多种多样的交流与沟通,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在师生对话的碰撞中活跃;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对话中内化;使学生的心灵,在对话中震撼。

      三)平等、民主性平等、民主的师生对话是实现师生关系和谐的基础,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主体客体之别的朋友式的师生对话方式它本着交流、沟通的原则,不带有强迫性和灌输性,以平等对话、合作探究来传授知识中外教育家一直在践行这些教育思想,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古希腊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运用的“产婆术”都是一种对话与交流的教育方法,能够平等、民主对话的教师要有一双会肯定的眼睛,一张微笑的面孔,一个智慧的头脑,更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四)自由、开放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最高的规范就是自由”,教师的任务不是约束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引导学生自由地思考和自觉地自我约束;对话的开放性,是指师生共同向对方开放,向生活、世界开放、向未来开放开放”主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形式上的开放师生关系对话要求师生彼此敞开,彼此接纳,师生努力设置一种开放的氛围,彼此敞开心扉 ,向对方讲述自己的体验与经历,阐发自己的感悟与得失另一方面是内容上的开放,师生对话的内容突破“知识世界”“书本世界”这样一个理性化的“科学世界”的樊篱,而试图走进彼此的整个“生活世界”,它突破了边界的限制,超越了书本,超越了课堂。

      在自由、开放的对话型师生之间,师生共同走进以彼此经验建构起来的独特的生活世界,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别人、对知识、对生活、对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使教师的生命活力得以焕发,在自由、开放的对话过程中,改变学生自我意识和批判反思淡薄、创新能力匮乏的弊端五)生成、创造性在师生对话中不仅有知识的获得,更有对知识的超越;不仅有思维的流动,更有意义的生成;不仅有继承的喜悦,更有创新的激情师生对话意味着教育不再是机械性的、复制性的 ,而是一种生产性的、建构性的过程知识的价值也不再是给现成的东西,而是在于提供不断创造的生成点师生双方以言语、理解、体验、反思等方式在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的实践活动教师的视野与学生的视野融合过程中,双方认知结构不断改组与重建,教师、学生的新知识与理念的进行再生产与创造,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三、师生对话的原则1.平等性原则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育观念应当是自由、民主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只有平等了,教师才能在与学生交流时听到真实的声音教师首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同时,作为教师不能以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社会背景、学业成绩等给予学生不平等的对待,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2.准确性原则师生对话的目的是通过沟通而达到知识传递、相互理解,促成问题的合理解决只有将对话双方的表达信息准确地接受和接收,对话才会顺畅、有效;对话的内容应准确、适当,要有共同的兴趣点和深入探讨的可行性,否则就会挫伤学生对话的积极性;教师在话题的设置上也必须准确,从教学的实际内容、学生年龄特点、知识层次出发,找准师生能够相互沟通、深入对话的切入点,最后达成理解与共识,促成学生的发展与成熟3.双向性原则对话是一种双向交流而非单向的理解过程,不要“一言堂”,要有倾听、有回应,师生双方都是以坦诚的态度去体悟对方的全部,在彼此精神的相遇中,努力达到彼此的交融,从而升华彼此的境界4.情感性原则师生之间的对话,不仅仅只是追求学生学习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学生与教师、同学、环境互动的过程那么,在对话过程中不仅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体验到知识发现的过程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学习的乐趣等师生之间的真正交流,不能没有情感的沟通和交融,只有在双方情感积极参与中,在彼此的对话中将爱的情感传达给对方,从而使得交往在充满爱意与理解中进行5、开放性原则首先是对话形式的开放,形式的自由;其次是对话内容的开放,对话话题不能仅来自于教师,不仅局限于知识,应该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允许有学生自己的个性体现和理解;三是对话场景的开放,即教学对话不局限于课堂,打破课堂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课堂与社会生活结合,使对话在多元的开放性中体现其价值。

      行动指南】在师生对话的教育过程中,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触及学生的心灵,激发教师努力寻找适合、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帮助教师找到专业发展的主题和提升的空间在教师经过不断地探索、反思、总结后解决了教育难题,教师也就在专业发展上又前进了一步在师生对话过程中,师生之间在知识、个性、思维角度、情感互动中的差异互补也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师生对话的行动策略师生对话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个体的双向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要确保师生对话的顺利进行,教师们应做到以下几点:1.以爱的名义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对学生从理性角度进行批评,学生就很容易会抵触和逆反我们都知道,爱是教育的原动力,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可能充分或自由发展当教师满怀爱的情意与学生对话,“亲其师,信其道”才能使对话在开始、中间、结束整个过程中形成有效、互动的良好态势,教师充满爱意的对话,能够激发学生的向师性和交流、沟通的欲望,从而促进学生乐于体验知识发生的过程和学习的乐趣,真正达到乐学的良好效果2.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从传统的教师权威中走出来,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真正人与人的关系,将学生看成是平等学习的主体,师生间形成反馈,尊重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发表个人见解的权利,允许学生间彼此交流、互相学习,对话中呈现出自主性、有效性、情感性、层次性的特点。

      3.尊重学生个性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对话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相互尊重彼此的独特个性,鼓励学生自由而持久地交换意见,分享不同的经历、人生体验、情感,在科学设计对话活动中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参加进来,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形成积极参与、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4.宽松氛围师生对话的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需要轻松、愉快、包容、活跃的氛围,受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的影响,教师“一言堂”“话语特权”等现象普遍存在,阻塞了学生的才智和思路,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被学生们视为高高在上的“知识代言人”,因而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或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偶尔发言也非常谨慎和小心翼翼,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更是难以发生因此,要善于创设师生对话氛围,精心设计师生对话活动,要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在一个开放、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交流、勇敢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塑造人、发展人的课堂5.有效对话师生对话是一门非常讲究技巧的艺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很多教师没有掌握师生对话的技巧,导致了课堂师生对话虽然很多,但却是无效的如:师:同学们,你们认为祥子的悲惨命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生:是没有文化造成的生:是车行老板的压迫生:是虎妞的死亡生:是封建思想师:你们说的都不对,旧社会的黑暗才是祥子悲惨命运的真正原因。

      以上的这段师生问答,如果只看形式,这是在“对话”,虽然这样的对话比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有进步,但教师全盘否定学生的回答,直接抛出了正确答案,这仍然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这种交流具备了对话的“形”,没有具备对话的“神”教师要学会利用一些辅助性的对话使用技巧,在教学实践中灵活、正确地应用,才能使师生对话顺畅,如果这样对话,是不是会更能引导师生对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师:同学们,你们认为祥子的悲惨命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生:是没有文化造成的生:是车行老板的压迫生:是虎妞的死亡生:是封建思想师:你们理解的都很正确,祥子的悲惨命运除了人文环境恶劣以外,社会的环境又怎么样呢?请大家认真思考,各个小组讨论一下,进行汇报二、师生对话的一般环节师生对话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体态语言、口头语言的艺术水平,以便在对话中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和情感共鸣一)营造氛围1.环境良好的对话氛围是对话成功进行的先决条件,在对话伊始,教师要注意恰当地选择、利用和驾驭环境,这是谈话能否成功的重要一环,在谈话时,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或处理不同的事情,应注意选择不同的对话环境,如找一个内向的学生谈话,就不宜在来往人多的教师办公室、学校的走廊里,可以在僻静的校园一角、无人的教室、学生的家里等私密性更好的环境中进行。

      2.开场在对话伊始,教师自然、风趣、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还有助于形成轻松愉快的谈话气氛,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打消顾虑,有利于让学生敞开心扉、开诚布公地说出心里话3.距离教师与学生对话时要坐得近一些,使对话双方有一种促膝谈心的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