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海--广西对外的窗口.doc
18页1北海市工业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工业化是现代工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带动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业是推进工业化的基础本规划根据《北海市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述我市加快工业发展进程的战略意图和政策导向第一章 北海市工业发展概况“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全面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扩大总量,努力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推动工业化上新台阶一、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北海市工业经过改革开放 20 年尤其是“十五”期间的发展,有了较大的改观,并形成了自己的的特色和优势,为今后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石化、制药、制糖食品、海产品加工、冶金、饲料等优势产业和一批有特色的产品,工业发展成绩显著,工业化取得较大进展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十五”末,工业增加值完成 58.59 亿元,年均增长25.5%;2005 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02.79 亿元,比 2000 年增长 13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4.1 亿元,比 2000 年增长 198%工业投资规模大幅增长。
十五”累计完成工业投资 75.09 亿元,技术改造投资 32.16 亿元,均比“九五”增长 3 倍以上建成一批规模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和项目从总体上看,“十五”期间,我市工业投资迅速增长,工业的主导地位日益显现,发展后劲显著提高2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5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2.9 亿元,比2000 年增加 1.9 亿元,年均增长 23.7%;实现利税总额从 2000 年的 3.8 亿元,到2005 年提高至 12.8 亿元,年均增长 39.5%工业强优企业发展壮大2005 年销售收入超过 10 亿的企业有 2 家,5 亿元以上的有 3 家,亿元以上企业 13 家工业经济贡献率大幅度提升十五”期间工业对我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3%,工业主导经济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有力推动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 2000 年的 31.2:28.0:40.8 调整为 2005 年的 25.3:36.3:38.4,第二产业比重从低于第一产业 3.2 个百分点到高于 11 个百分点我市进入了工业化初级阶段二、北海加快推进工业化的必要性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级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国上下为之奋斗的目标。
在中国沿海“珠三角”如日中天,“长三角”蒸蒸日上,“环渤海”大潮涌动,北部湾也风声水起,与区内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城市相比,我市的工业化水平仍然较低,突出表现为:工业总量小、基础薄弱、配套能力严重不足;产业发育度不够、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链不长;大企业不多、缺乏品牌;产品附加值偏低我市经济欠发达,主要是工业欠发达,工业化进程不快,主要是工业发展不快,影响了农业、服务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成为制约北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性问题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时不我待,刻不容缓,加快推进工业化,已成为北海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紧迫的战略任务三、北海加快推进工业化的有利条件(一)发展机遇良好3随着自治区提出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以及实施中国—东盟 M 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我区正面临着东部沿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这些地区的产业和资本不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正在向西部地区的广西快速流动,有利于我市充分利用区内外资源和市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进程二)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北海市已基本具备加快工业化进程的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北海市有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与外联系四通八达,工业生产的物流成本较低,供电、供水设施完善,邮电、通信、金融、保险服务业较为发达。
三)资源丰富北海市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淡水资源、海洋资源、港口资源、矿产资源、热带农作物资源等,为加快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综上所述,我市初步构筑起迅速发展工业需要的基础设施,具备加快工业化步伐的基本条件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构建“一带两湾”新型工业布局,以跨越式发展为主旋律,加快推进工业化,突出项目投资拉动,壮大园区经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以扩大开放、推进多区域合作为契机,以深化改革、自主创新为动力,以加快工业园区和重大工4业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加强工业化支撑体系建设为着力点,以延长产业链、集群发展为模式,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重点提升特色产业,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催生新兴产业,不断做大产业、壮大企业、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发展,加快建设富裕、文化、生态、平安为核心内容的和谐北海,力争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率先崛起二、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市要实现工业发展速度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发展速度,强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一)工业快速发展2010 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 155 亿元,年均增长 21.5%二)工业化进入中级阶段“十一五”期间我市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到 2010 年,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 农业增加值)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三)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从 2005 年的 25.3:36.3:38.4 调整为 2010 年 15:45:40,优于全区平均水平四)工业就业比重提升“十一五”期间工业新增就业 8 万人,到 2010 年,工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 12%五)工业竞争力明显增强2010 年,新产品产值率达到 35%;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35%以上;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50%以上;主要行业和骨干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和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培育 5 项以上的品牌产品5(六)工业投入明显增加“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 300 亿元,年均增长 32%;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比“十五”期间翻一番七)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2010 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到 2 吨标准煤以下,年均节能率达到4%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下降到 220 立方米以下;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46;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提高到 85%以上;重点污染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 98%以上。
第三章 工业化发展重点一、工业发展重点充分利用我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港口资源、土地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农林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工业企业十一五”期间,北海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林浆纸、电力等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海洋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茧丝绸加工业、制糖、燃料乙醇等资源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珍珠深加工等特色产业,根据市场需求,运用政策手段,催生一批新产业一)发展壮大优势产业1、石油化工产业力争中石化 800 万吨/年炼油项目在北海投资建设该项目总投资 129 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年处理原油 800 万吨,形成销售收入 180 亿元;加快建设广西 LNG 项目该项目总投资 58 亿元,将建设 26 万 M3 储罐、10 万吨油气码头、300 万吨接收站,建成后形成销售收入 50 亿元;抓好北海哈纳利 12万 M3LPG 冷冻存储库和配套专用码头项目的建设该项目总投资 3 亿元,建成后6形成销售收入约 20 亿元这三个项目争取在 2010 年前建成投产,以 800 万吨炼油厂为龙头,延长产业链,发展上下游产品,建成具有规模经济、技术先进和环保领先的西南地区最大的化工基地,重点发展聚乙烯、聚丙烯、氯碱化工产业等,填补广西空白,形成年销售收入 250 亿元,使石化产业成为我市新兴的支柱产业。
2、林浆纸产业重点抓好高峰林纸集团与斯道拉恩索公司合资的总投资 200亿元的 90 万吨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的建设通过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的实施,发展高附加值的液体包装纸、胶版印刷纸、彩色课本纸、美术铜版纸、高档包装纸、多种商品浆及高档纸制品,并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年销售收入 200 亿元、广西大型的造纸及纸制品产业3、电力产业重点抓好总投资 80 亿元的北海电厂二期工程 60 万千瓦和北海电厂三期工程 120 万千瓦项目的建设尽快启动电厂二期工程,加快前期工作进度,扩大电厂规模,建成总装机 240 万千瓦、广西大型的火力发电基地,形成年销售收入 40 亿元以上的电力产业积极配合做好广西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力争使该项目落户北海,结束广西无核电项目的历史4、利用临海优势,发展大型船舶修造业临海工业的兴起,必将带动船舶修造业的发展,利用港口优势,建设 6-8 万吨、 2 万吨和 5 千吨的修船坞一个,配套生产码头及相关设施二)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海洋生物、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并把其作为工业的重中之重来抓,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到 2010 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 230 亿元,年均增幅达到 41%以上。
71、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通信设备、数字化产品、集成电路与新型电子元器件、信息设备等产业2、生物制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制药、保健品等产业3、海洋生物产业重点发展化妆品、药品、功能食品(防癌食品、运动食品等)、海藻生物液体肥等绿色环保产品三)大力发展资源优势产业1、农产品深加工业大力发展浓缩果汁加工业、鹅肥肝系列产品开发,促进农业产业化,扩大就业规模2、茧丝绸产业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建设合浦常乐茧丝绸一体化项目,重点发展缫丝、织绸、印染、服装等产业3、制糖产业重点发展白砂糖、精制糖、绵白糖,加强制糖业的综合利用,逐步发展蔗渣造纸、特种酒精、饲料、复合肥等4、矿产业重点发展优质高岭土开发涂料、填料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系列产品,以及特种玻璃深加工、石膏及其制品、水泥、钛铁矿等产品开发四)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珍珠药品、化妆品、超微粉体中药及原料中间体产品、甲壳素酶解法生产聚糖及衍生物等系列产品,把珍珠产业发展成为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二、加快企业发展扶持一批强优企业,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形成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一)做大做强企业8依托现有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扩大企业增量、盘活企业存量为主线,走强化资本运营、强强联系、拓宽合作领域的道路,做大做强一批企业,重点支持北海银河、恒基伟业、新未来、北海国发、中粮北海公司、北海石化、北海电厂等重点骨干企业的发展,到“十一五”期末,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 100 亿元的大型企业 1 家、50 亿元以上企业 2 家、20 亿元以上企业 5 家、10 亿元以上企业 20 家。
二)积极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以资产为纽带,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重点骨干企业为龙头,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企业自愿、先易后难、发挥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提高产业集聚度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原则,积极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培育形成 20 个企业集团1、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培育发展以生产新型片式电子元器件、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软件和系统集成、新型通信产品、数字视听产品、计算机产品、电源产品、集成电路与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三维激光雷达技术应用的“数字城市、数字地球”产业(品)等为一体的企业集团以银河公司为龙头的银河集团以恒基伟业为龙头的恒基伟业集团以新未来为龙头的新未来集团2、制药集团培育以生产生物制药、化学制药等为主的制药集团以北生药业为龙头的北生制药集团以北海国发为龙头的国发制药集团以集琦方舟为龙头的方舟制药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