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首都高端金融人才引进培养分析与研究.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191599175
  • 上传时间:2021-08-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5.64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首都高端金融人才引进培养分析与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中,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在人才工作方面,着眼于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为释放和增强人才活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了理论上、实践上、制度上的深入探索,面对综合国力竞争的加剧,面对各大国争夺高端人才的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们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号召,“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望人才”通过不断的实践,形成了一套新时代人才观和思想体系,其主要特点是“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出台,将人才理论上的探索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意志,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随着综合国力提升,用人环境改善,体制机制理顺,我国对人才的吸引力愈发增强,“虹吸效应”已经形成,向心力越来越强根据2017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从1978年到2016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的,占已完成学业群体比例超过80%,留学回国与出国留学人数“逆差”逐渐缩小,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外籍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管理人员选择来中国工作和发展。

      毋庸置疑,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人才回归潮,大批高端优秀人才的回归,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十二五”时期,首都金融业平均增速达10.8%,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3.3个百分点2016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266.8亿元,同比增长9.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1%,实现三级税收占全市的42.5%,完成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市的1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3.8%金融业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居全国前列,与纽约、伦敦、法兰克福、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业占比相当2017年北京市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再创新高目前,金融业是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划分的17个行业中占比最高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规模是工业的1.1倍,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1.6倍同时,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传统金融机构稳健发展,国际金融组织快速聚集,新兴金融业态不断丰富首都金融业积极对接“一带一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和“普惠金融”等国家战略,“亚投行” 、“丝路基金”、中拉、中非合作产能基金相继落户北京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网联)、银行业理财产品登记托管中心、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等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平台在京设立;中国建设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银行村镇银行控股公司在京设立;北京首家民营银行中关村银行正式获批开业;全国首家获批独立法人形式的直销银行中信百信银行在京批筹;中铁总公司在京设立中铁财务、中铁自保险等金融企业。

      目前,首都金融业在多个领域保持全国第一:一是资产规模全国第一截至2016年底,北京金融业资产总计127.4万亿元,占全国金融资产总额的44.5%二是法人金融机构数量全国第一截至2016年底,北京拥有“一行三会”审批的法人金融机构总部近700家,居全国首位2016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15家中国内地金融机构中,有10家来自北京2016年119家中国金融机构进入《银行家》评选的全球最大1000家银行榜单,其中北京地区10家银行跻身前25名三是税收贡献全国第一2016年金融业单一行业实现国税收入4828.6亿元,占全市的54.3%,是单一行业对国家财政贡献最大者四是上市公司总股本和总市值全国第一截至2016年底,北京共有A股上市公司281家,总股本23202.85亿股,占全国的41.54%,总市值122303.34亿元,占全国的24.09%,总股本、总市值均居全国第一五是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全国第一截至2016年底,北京地区保险深度为7.4%,保险密度为8467.8元/人,高于上海(5.6%,6319元/人)、深圳(4.3%,7007.2元/人),居全国首位(全国4.2%,2245.6元/人)。

      六是金融人才数量全国第一截至2016年末,全市金融从业人员有53.8万人,居全国首位经过不断努力,首都金融人才总量显著增长,高端金融人才数量、金融人才国际化水平、金融人才发展环境等几个关键指标,都显示出首都金融人才的强大集聚效应,首都金融人才队伍正在向规模较大、门类较全、素质较优的方向发展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首都金融人才发展的现状和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首都金融改革发展的新需要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金融人才总量不够足;金融人才结构不够佳;金融人才国际竞争力不够强;金融人才发展环境不够优;金融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不够好面对国际金融格局新趋势和金融安全稳定新挑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下,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抓住首都功能发展新机遇,在国际国内金融中心城市激烈竞争中,充分发挥首都金融的核心优势,加快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除了完善金融体系结构、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升金融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外,充分汲取习近平总书记人才工作思想精髓,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气魄,不为所有,但为所用,不断吸引高端金融人才来京发展,发挥出“鲶鱼效应”,不断激发首都金融人才的活力,也是推动首都金融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一 从世界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来看,北京需要加强高端金融人才引进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金融业发展尤其如此解析世界金融中心的发展史上,我们更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金融人才是金融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历史上,全球金融中心的发展,除了有强大的经济基础、繁荣的商业、发达的国际贸易、优越的地理位置等因素之外,优秀的金融人才是金融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一)阿姆斯特丹17世纪,阿姆斯特丹是当时全球当之无愧的世界贸易中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源于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极大地刺激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荷兰建立海上贸易霸权,阿姆斯特丹成为“各地物产和八方财富汇集之所”,当时荷兰人的商船数约占全世界商船数的1/2,可谓执国际贸易界之牛耳凭借其先进的船只,荷兰人的足迹遍布世界,有“海上马车夫”的美誉,荷兰也被称作“大海的女儿”,其“人民在海上比在陆地更得其所”同时阿姆斯特丹也聚集了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金融人才,人才优势也是助推阿姆斯特丹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因素阿姆斯特丹拥有良好的教育体系,阿姆斯特丹人有着较好的多语言优势,且工作效率十分惊人。

      阿姆斯特丹人开天下之先河,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通过证交所向公众发行股票融资的公司;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有组织的证券交易所;发明了最早的操纵股市的技术,例如卖空、卖空袭击、对敲、逼空股票等;创立了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银行和国际结算银行二)伦敦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策源地,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之后,其物美价廉的工业品逐步占领世界各国市场,英镑成为当时在国际贸易中最普遍使用的货币,也是英国资本输出的主力19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已经走下神坛,伦敦取而代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伦敦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主要在于其较早建立了发达的金融体系:一是成立了英格兰银行,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家中央银行;二是极大地推动了保险业的发展,海上保险、财产保险和个人寿险业务相继开展,建立了再保险金融市场;三是形成了票据贴现体系,以票据贴现和承兑为主的国际货币市场得到快速的发展;四是国债的发行和流通发达,建立了有效的资本运行体系,建立了以债券市场为主、股票市场为辅的资本市场作为当时最为强大的、号称“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主义国家的首都,伦敦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稳定的金融环境、良好的地理位置,这些都是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因素。

      但有一个因素绝对不能忽视,那就是伦敦强大的人才优势,罗斯柴尔德家族、巴林兄弟家族,这些金融史上伟大的金融家极大地提升了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此外,伦敦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文化多元,各国人才集聚,英国也始终保持灵活开放的态度,欢迎全球各地的人才三)纽约第二次世界大战创造的巨大需求促使美国经济经历了高速的发展一是二战以后,作为新兴政治经济大国,美国主导世界贸易规则和金融规则;二是布雷顿森林会议之后,美元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国际清偿手段和国际储备货币;三是美国政府完备法律制度,加强对金融的有序监管,为纽约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华尔街通过一系列的重大变革,促使了纽约资本市场高度繁荣,纽约也取代伦敦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纽约能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其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招纳各国的优秀人才是分不开的优厚的薪金待遇、舒适的生活环境、畅通的信息渠道、巨大的就业机会、发达的高等教育吸引大量金融人才的聚集优秀的人才必然有强大的创新能力,纽约金融衍生品市场发达,金融工具理念先进,这些都离不开华尔街高端金融人才的创造力,纽约已经成为先进金融理念和思想的发源地华尔街开启了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先河,花旗银行在世界上最早推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它把原来没有流动性的存单变成了可随时变现的金融资产,在金融界至今影响巨大。

      二 从京沪深三大金融中心的比较来看,北京需要加强高端金融人才引进(一)北京北京作为首都,其优势在于总部资源优势和总部经济优势首先,以“一行三会”为代表的金融监管类机构、以“工农中建”为代表的国有商业银行类金融机构、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国内大多数金融机构的总部,大部分超大型央企的总部也都设立注册在北京这些监管决策机构、大型金融机构、大财团的集聚,为北京带来了政策优势、信息优势和资金优势其次,北京在金融从业人员数量方面要大大领先于上海和深圳最后,北京在教育、文化娱乐、医疗卫生和专业服务方面资源丰富,比较优势明显,金融生态环境较好北京的短板和劣势也十分明显一是作为全国性金融中心,北京没有形成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缺乏全国性的金融交易市场,市场种类与层次单一二是北京的金融人才环境短板明显,在环境状况、空气质量、住房负担、交通出行、户籍解决和子女入学方面问题较为突出除此之外,北京的金融国际影响力十分有限二)上海与北京和深圳相比,上海金融中心的综合实力最强在金融产业绩效、金融机构实力、金融市场规模、金融生态环境方面,上海的比较优势明显在金融市场方面,上海独树一帜,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比较健全,形成了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成为中国最大的证券、保险、期货、外汇和黄金交易市场。

      除此之外,上海外资金融机构实力较强,金融生态环境较完善,金融国际知名度较高上海的比较劣势主要体现在金融生态环境方面生活成本、城市绿化水平以及社会保障方面都要逊于北京和深圳,在教育、文化娱乐、医疗卫生和专业服务方面也与北京有较大差距这些涉及生活质量、幸福度等软环境的指标,对吸引和留住高端金融人才影响巨大三)深圳同上海和北京相比,深圳的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最弱,不过比较优势也最具特色首先,深圳在金融业发展速度快,具备广阔的发展潜力其次,深圳拥有全国仅有的两家证券交易所之一——深圳证券交易所,且在股票市场的多层次方面具备比较优势再次,深圳市属金融机构实力强劲,一大批国内、国际知名的金融机构,对金融中心的辐射力、影响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最后,深圳毗邻际金融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合作发展基础三 加强高端金融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对策综合上述情况来看,北京的比较优势体现在总部经济、金融人才数量、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但是随着北京“四个中心”定位明确,非首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