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告密者》《黎明之前》中受审者语言和非语言分析.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2661205
  • 上传时间:2022-06-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9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告密者》《黎明之前》中受审者语言和非语言分析    ■吕俭平(枣庄学院,山东枣庄277160)[Reference] 审讯者和受审者之间的交流是一项策略性、技巧性很高的工作这种交流主要分为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两种形式华语谍战片《告密者》《黎明之前》中受审者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例如手势、体态、面部表情和眼神等)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我们在观赏影视剧时,要善于仔细聆听受审者的语言,细心观察受审者的非语言行为,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知悉剧中人物的性格,以提高影视欣赏的水平[Keys] 《告密者》;《黎明之前》;受审者;语言;非语言近年来华语谍战片大兴,片巾有不少审讯的镜头非常精彩,审讯者和受审者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手段在斗智斗勇本文以最近在网上热播的华语谍战片《黎明之前》和《告密者》为例,着重从受审者运用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来分析剧中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审讯中,审讯者和受审者之间的交流是一项策略性、技巧性很高的工作这种交流主要分为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两种形式影视剧中由此可以分为审讯者和受审者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手段一般比较关注前者,观众甚至导演对受审者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手段容易忽略或者重视不够。

      其实通过对受审者的语言仔细地聆听和对非语言行为的仔细观察和挖掘,会有助于我们分析和鉴赏剧中人物受审者的语言就是受审者在审讯过程中所说的话,受审者的非语言主要包括肢体语言,例如手势、体态、面部表情和眼神等下面分别分析谍战剧中受审者的语言特征分析我们每个人日常对话中的语句结构和内容几乎都是独一无二的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研究专家詹姆斯-菲茨杰拉德指出,我们每个人在拼接和拆解语言的时候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表达的时候都有自己的语言特征这主要表现在说话者运用的有个性特点的词语,比如专业用语、隐语或方言词语,也包括人称等;这种语言特征还表现在说话者喜欢运用的句子类型和特殊格式等方面,语言学家唐·福斯特指出:“人类是自己语言的俘虏,因此对一段文字进行科学分析后,能够得到的信息也许跟指纹或DNA鉴定得到的信息一样清晰明了渫战剧中受审者的语言也是如此下面我们分析《黎明之前》中受审者的语言特征《黎明之前》的第27集中,当上海地下党的领导,代号“水手”的段海平被捕入狱后,国民党军情第八局局长谭忠恕对段海平进行审讯下面是审讯时的部分对话谭:噢,你手好凉,要不要加些衣服?段:不用,我很好谭:你脸色不好啊?段:不太好,白天我总有课,还有其他一些活动:堡呢?谭:你是我最大的威胁。

      段:我早就停止活动了,外界以为我死了,我还是什么威胁呢?谭: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很坚信,你没有死,没有离开上海段:在当年的老朋友当中,还有人一直惦念着我,这使我感到很荣幸啊你呢?谭:干了一辈子工作,有些人有些事,是不能忘掉的段:不管怎么说,我很高兴,最后找到我的人是你谭:这样啊,你先坐坐,我去去就来段:今天还有事?是关于我?对不起,我给大家添麻烦了上面这段话中,受审者段海平使用的人称很有特征他一直坚持尽量使用第一人称“我”,不到300字的对话中,竟然用了1l处“我”,整个谈话中只用到3处“你”这表现了段海平什么样的心理呢?这表现了此时的“水手”段海平虽然被捕入狱,但是他这样做还有更重要的计划,而且他觉得自己的牺牲是非常值得的,因此,他根本没有一点失败的感觉,相反,他自信满满,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所以在他的答话中, “我”的使用次数远远大于“你”,“你”——谭忠恕,这个以前的无数次交手中的手下败将,在“我”段海平的心里占不了什么地位今天即使“我”段海平被捕,段海平还是坚信自己会赢后面的剧情也证实了“水手”段海平是对的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第3处“你”的运用前两处,都是省略的问句,补充完整大致是:“你的脸色好不好呢?”“你是不是也感到很荣幸呢?”带有较强的反问语气:第1处表示我的脸色是不大好,你的脸色好不好呢?我看你的脸色也好不到哪里去吧。

      第2处表示这使我感到很荣幸啊,你呢?难道你不感到很荣幸吗?这两处都是在受审者陈述完自己后,反问审讯者时不得不用的“你”第3处:“最后找到我的人是你”,段海平不说“最后是你找到我”,运用这样的语序也不是随意而为之的最后找到我的人是你”,把“我”居于“你”之前,凸显的是“我”段海平,同样表现了“我”段海平的自信,这和第一人称“我”反复运用的效果是相一致的下面我们来分析《告密者》第10集中受审者的语言特征当国民党的潜伏特务杜盛奎被公安局负责人龙飞抓起来时,先让审讯员小蔡审讯一小蔡问:当初是谁出卖了蒋仁?杜盛奎答:这案子不是早就结了吗?杜盛奎回答用的是反问句式,不是陈述句式:这案子早就结了这表明作为受审者的杜盛奎自恃自己干过多年的审讯官,认为没有人能审得下他,小蔡他更是没有放在眼里,所以他根本不合作,就采用反问句式最精彩的审讯场面是在《告密者》第17集当龙飞和应山红在医生严亦中的家里搜出一把钥匙后,龙飞设计了一个包括10个问题的问话提纲,让应山红去审讯杜盛奎杜盛奎面对审讯经验不足的应山红,居高临下,进行讽刺、挖苦、打击,劈头就反问:“问话提纲是你做的还是龙飞做的?他为什么不来,他肯定在后面看吧。

      你觉得你审得了我吗?”“你觉得你会嫁给龙飞吗?”狡猾的杜盛奎时而东拉西扯,时而极力挑拨应山红和龙飞的关系,最后他敏感地捕捉到应山红父亲的事,把应山红逼问得两泪涟涟,彻底崩溃!这说明杜盛奎非常喜欢审讯这项工作,视其为享受,甚至痴迷一旦面对应山红,一旦处于审讯的情景,一旦步步紧逼应山红,而且节节胜利时,他的成就感得到极大满足,他就得意忘形了你看,杜盛奎气焰多么嚣张!他跷起二郎腿,朝着躲在后面监听的龙飞叫嚷:“你看看,她还问得下去吗?”这时龙飞先让应山红冷不丁问杜盛奎:“你确认红隼杀死了严亦中吗?”这个问题杜盛奎是坚信不疑的,应山红这么突然一问,把他弄糊涂了你知道红隼把严亦中藏在哪儿吗?”接着这一问对杜盛奎更像当头棒喝!难道严亦中没死!杜盛奎非常震惊,说:“严亦中杀了自己的替身和房东,这一切都是他干的,原来他在破坏我的计划红隼没说她把严亦中藏在哪儿吗?”应山红说:“红隼只说,连你都想不到她把严亦中藏在哪儿得意忘形中的杜盛奎被这一激,完全失态,连声说:“连我也想不到,连我也想不到……”杜盛奎咬着牙,闭上眼,非常气愤,非常痛苦,但又非常坚定地大声说:“只有一个地方,就在西码头后山的仓库里,你们去抓他,就在西码头后山的仓库里!你们去抓他!”杜盛奎终于交代了钥匙是开西码头后山的仓库的大门的。

      这些语言表现了受审者杜盛奎狡猾而刚愎自用谍战剧中受审者的非语言行为分析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交际工具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同时伴有的还有许多非语言的图形、信号、动作等实际上,在社会交往中,常常是同时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两种工具一个人讲话时,除发出各种有声语言外,还往往伴有眼神、手势、面部表情及身体动作等,它们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和内涵,传达一个人的情绪和意志而且受审者的语言是可以有意识地控制的,可以尽量不说对自己不利的话,但非语言行为他们是很难控制的美国心理学家艾德华·霍茨在他的《无声语言》一书中说:“无声语言所要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而且深刻得多,因为有声语言往往把所要表达的意思的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隐瞒起来弗洛伊德也曾说:“即使他的嘴唇保持沉默,他也会用手指尖喋喋不休:背叛会从他的每一个毛孑L慢慢流出由此可见,受审者的非语言行为会在细微处泄漏真情实感欣赏谍战剧时,仔细观察、分析受审者的非语言行为,就可以知悉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下面我们重点分析《告密者》中受审者的非语言特征在《告密者》第10集中,作为受审者的杜盛奎,他的非语言行为充分暴露了他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公安局负责人龙飞告诉侦查员应山红说:“这家伙(杜盛奎)一进来,就坐到椅子上,说明他还是有很强的自信的,一般的犯人刚刚进来的时候,都会紧张,一紧张呢,他就只会坐到那个椅子边儿上,随着他的心情渐渐平复,他就会越来越向后靠,直至靠到椅子背上。

      龙飞作为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公安,对受审者的动作等非语言行为了如指掌后来杜盛奎头微微向后仰,两眼半闭着,左腿交叠在右腿上,双手交叉着放在左腿的两侧,这表现了受审者杜盛奎什么样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呢?受审者通过头、眼、手和双腿表现出来的这种非语言行为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优势心理,作为受审者的杜盛奎自恃自己干过多年的审讯官,又坚信他精心设计的“哭墙”阴谋没人能侦破,所以他非常自信但是当他苦心经营的替身一个一个被暗杀掉时,他审讯时的非语言[来自www.lw5U.coM]行为就不同了,他的体态完全发生改变:脚尖对着审讯者龙飞的方向,表示受审者杜盛奎愿意同审讯者交谈:两腿距离分开,双手自然摆放,说明他处于激动的状态他的头微微倾斜,从一侧向另一侧倾斜,表明杜盛奎对审讯人员的问题发生了兴趣在《告密者》第13集中,当杜盛奎肆无忌惮地诽谤龙飞最心爱的革命伴侣戴秀雅时,看到龙飞在审讯自己方寸大乱时,杜盛奎带着手铐的手举了起来,双手合十,做出一个塔尖式的手势,同时仰天大笑这种非语言行为,表明作为受审者的杜盛奎,此时他非常非常的得意再看《黎明之前》第27集中受审者的非语言特征段海平在告诉谭忠恕时说,他知道谭最近遇到麻烦了,谭的上峰一直对谭不满,说完后,做了一个抱手的动作。

      接着原本拒绝饮食,滴水不进的段海平开始倒水,谭忠恕看到这里,立刻意识到他的老对手段海平已经开始拒绝,并且做出结束对话的表示了果然,几秒钟内,段海平就喝水自杀了!综上所述,《黎明之前》《告密者》中作为受审者的段海平与杜盛奎和戴秀雅,他们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就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因此影视剧中的受审者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对观众欣赏是很有作用的我们在观赏影视剧时,要善于仔细聆听受审者的语言,细心观察受审者的非语言行为,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知悉剧中人物的性格,以提高欣赏影视的水平[Reference][l]王卉,动作语言在讯问中的作用、解读和记录[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03).[来自Www.lW] [2]向令涛.审讯中的聆听[J].中国检察官,2007( 11).[3]马言圣,孟令国.审讯中非语言交流手段的运用[J].人民检察.2002( 09).[4]赵桂芬.讯问中的非言语行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03).[作者简介]吕俭平(1974-),男,湖南邵阳人,文学硕士,枣庄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