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桥梁徐变观测.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57405763
  • 上传时间:2024-03-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4.8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桥梁徐变观察1.变形控制标准终张拉达成时,梁体跨中弹性变形不宜大于设计值的 1.05 倍扣除各项弹性变形、终张拉 60 天后, L≤50m梁体跨中徐变上拱度实测值不该大于 7mm;L>50m梁体跨中徐变变形实测值不该大于 L/7000 或 14mm2. 变形观察方案2.1 .观察点部署为了知足变形观察的需要,需要在梁部埋设观察标,观察标详细埋设原则以下:简支梁的一孔梁设置观察标 6 个,分别位于双侧支点及跨中;连续梁上的观察标,依据不一样跨度,分别在支点、中跨跨中及边跨 1/4 跨中邻近设置,详见附图 :2.2 观察标结构( 1)梁体沉降变形观察标观察标采纳 φ 20mm的不锈钢棒,钢棒露出外面部分需要磨圆办理见以下图所示:2.3 观察方法关于梁体的变形观察, 每孔梁支点之间的梁体变形应以两支点的连线为基准线进行观察计算, 因为下部结构沉降变形的影响, 该基准线的地点会发生变化, 梁体观察点至该基准线的垂直距离利用几何方法计算获得,垂直距离差值就是梁体变形量3.观察资料要求梁体徐变的观察精度为± 1mm,读数取位至 丈量单位要依据观察时间要求, 实时进行沉降观察 观察数据依据一致格式填写, 全部测试数据一定真切正确,不得造假;记录一定清楚,不得涂改;测试、记录人员一定署名,实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写一致表格。

      以书面及 Excel 电子表格两种形式同时报送相关单位观察数据依据一致格式填写,每个月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观察数据要求联合施工过程, 详尽记录各个施工节点前后的观察数据 如架梁时间、 轨道板底座施工、铺板时间、轨道板精调时间以及铺轨时间4. 观察频率梁体徐变观察据下表中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表 4.1 梁体徐变观察频率表梁体丈量间隔表观察阶段 观察周期 / 欢迎共阅预应力终张拉张拉前、后各1 次张拉达成后第1 天张拉达成后第3 天预应力张拉达成~有砟轨道铺设前张拉达成后第5 天张拉达成后 1~ 3 月,每 7 天为一丈量周期桥梁隶属设备安装1次/周,要求安装前、后一定各有1 次有砟轨道铺设时期1次/周第 0~ 3 个月,每 1 个月为一丈量周期有砟轨道铺设达成后第 4~ 24 个月,每 3 个月为一丈量周期5. 沉降评估5.1 观察资料整理表采纳一致的《梅汕客运专线路基沉降观察记录表》做好观察数据的记录与整理依据观察资料,实时绘制每个观察标记点的荷载——时间——沉降曲线5.2 剖析评估前应采集以下资料梁体徐变观察资料施工过程、施工核查、施工记录和原资料查验状况等施薪资料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和抽检状况等监理资料。

      5.3 评估方法详尽内容能够参照桥梁的数据出来和评估剖析6. 其余6.1 观察仪标保护观察时期应付观察点采纳有效的保护举措, 防备施工机械的碰撞、 人为要素的损坏等, 观察标地点应做醒目标记等举措以保证观察仪标的长久功能及安全要求6.2 沉降观察应依据规准时间和频率要求严格履行,并按期复测防止沉降异样6.3 观察数据中应将各加载阶段表记清楚,防止数据剖析时造成误判,如架梁、桥面恒载施工等6.4 应增强对观察标的按期检查并严格落实,如出现观察标被敲击、挖橇、丢掉等状况时应及时恢复并进行复测欢迎共阅6.5 岩石地基等优秀地基的桥涵,设计和观察沉降量小于 5mm时,可考虑不再进行展望、评估7.人员设备及质量保证举措1、梅汕项目指挥部建立特意小组,进行元器件的埋设、丈量和保护工作,小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小构成员及分工:白成明(负责元器件的埋设工作安排)韩小鹏(负责丈量工作的安排)秦毅博(负责元器件的保护工作)2、仪器为徕卡 DNA03 电子水平仪一台,面包车一辆3、仪器检定电子水平仪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周期检定,禁止使用未经检定的仪器设备丈量仪器明细表仪器名称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生产厂家 检定日期 精度精细水平仪 DNA03 U15051 徕卡 2008 年 2 月 24 日 S03欢迎共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