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面积教学纪实与反思.docx
3页什么是面积教学纪实与反思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画面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3.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实例和画面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1.面积概念的形成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小黑板,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卡片,硬币,学具袋,彩色笔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设计“我说你点”的游戏:老师说,学生指,看谁反应最快,能够指正确 师:刚才我们一起玩了游戏,在这个游戏中还蕴含着数学知识谁能猜一猜在游戏中你们点到的是什么?(生交流 师:其实啊,你们点到的都是它们的“面” 【意图:教师设置游戏情境,学生用眼睛、手等多种感官初步感知物体或图形的面,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二、探索感知面积大小 1.摸一摸 师:现在请同学们动手摸一摸自己手的面、数学书的面、课桌……摸一摸你身边物体的“面” 师: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生汇报,师板书。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能摸到的是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有些“表面”是平平的,有些“表面”是弯曲的,有的大,有的小 师:物体表面的大小,你们能用数学语言给取个名字吗? (生自由发言 师:大家说得都不错在数学上,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物体的面积板书:面积 【意图:利用学生周边的事物,让学生通过摸一摸、说一说哪个面大,哪个面小,比较自然地引到数学中面积的含义上 2.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 小组活动:把手中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卡片的轮廓描到纸上,将描好的图形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小组涂的图形中哪个是最大的?哪个是最小的? 师:刚才你们涂的都是什么图形啊? 生: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师:你们涂的这些都叫平面图形通过描轮廓和涂色,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平面图形有大有小 师:那么平面图形的大小叫什么呢?(板书:平面图形的大小 生:面积 【意图:在描与涂中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面有大有小,丰富对面积的感性认识 3.小结“面积”的含义 师:现在,大家知道什么叫“面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板书:什么是面积)同桌用简练语言互相说一说什么是面积。
生归纳小结 师: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数学专家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你们说的和专家说的很接近,同学们的概括能力真强 4.面积与周长区别 师:通过刚才的涂和画,想想周长和面积是一回事吗?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生:周长是物体表面边线的总长,而面积是指物体表面的大小 【意图:在学生充分感知并形成表象后,教师将知识升华到理性的高度,明确知识的本质意义,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并把这些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的全体,从而形成面积概念通过涂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能和物体表面的周长做个区别,再次巩固周长和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三、比一比,探究方法 1.小黑板出示一组图形 师:现在请大家看小黑板上的这两个图形,谁能用上“面积”这个词语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你认为它们谁的面积比较大? 生: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面积大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的呢? 生:用眼睛看出来的 师:用眼睛看,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种方法叫“观察法”板书:观察法 2.动手探究 师:请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你们先猜一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并根据需要用身边的工具证实自己的想法。
比比谁想出的方法多 师:现在这两个图形用眼睛看,看得出来谁大,谁小吗? 生:不能 师:那么该怎么办呢?请动用小组的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大家一起商量一下,用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出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请你们在小组内选择一个最喜欢的方法展示给全班同学学生用剪拼、数方格、摆正方形、摆硬币等方法,并汇报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有的小组说把它们重叠在一起比一比,这用的是“重叠法”板书:重叠法)有的说把它们重合在一起,再把多的剪下来,拼在一起,比一比,这用的是“剪拼法”板书:剪拼法)有的说用同样的硬币摆一摆,看哪个图形摆的硬币多,哪个图形就比较大,这叫“拼摆法”板书:拼摆法)还有的小组通过讨论,认为只要把这两个图形画上同样大小的方格,数一数方格数就能知道谁大谁小了,这用的是“数方格”的方法板书:数方格 …… 师:大家想的方法可真多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先来研究关于“拼摆”的方法刚才那位同学说用硬币摆,你们还能用什么图形来摆共2页,当前第1页12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