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必修1_第一、二章综合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13页必修一化学第一、二章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挑选题 〔每道题有 1 个或 2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道题 3 分,共 54 分〕1.以下试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别物质的是 〔 〕【解析】 A 项为蒸馏,用于互溶而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别; B 为渗析,用于胶体的净化; C 为过滤, 用于固体与液体的分别; D 为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的移液操作, 不属于分别物质的操作;此题考查的是分别的基本操作原理;【答案】 D 2.试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取氯化氢尾气,以防止环境污染;以下既能吸取尾气,又能防止溶液倒吸的装置是 〔 〕【解析】 此题中 A 装置虽然能防止倒吸,但会有氯化氢逸入空气而造成环境污染; C、D 装置中进气管插入了液面以下,不能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答案】 B3.以下各种尾气吸取装置中,适合于吸取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 〔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尾气的吸取及防止液体倒吸装置的设计等内容;装置 A 设计原理错误,气体没有“通路”易发生爆炸;装置 C 漏斗已伸入液面以下,发生倒吸时不能准时使漏斗与液面脱离,不能达到目的;装置 B 中的双球及装置 D 中干燥管的容积大,发生倒吸时引起的液面差大,可使导气管下端准时与液面脱离从而防止倒吸;【答案】 BD 4. 〔山东五莲 2021- 2021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概念在规律上存在下图所示关系:对以下概念的说法正确选项 〔 〕1A .纯洁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解析】 A 中纯洁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C 中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D 中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答案】 B 5.现有一瓶物质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物质 分子式熔点 沸点/℃ /℃密度 /3-gcm水中溶解性甲 C3H6O2 -98 57.5 0.93 可溶乙 C4H8O2 -84 77 0.90 可溶据此,将甲和乙相互分别的正确方法是 〔 〕 A .萃取法 B .升华法C.蒸馏法 D.分液法 5.【答案】 C【点拨】 此题要求依据试题给定的甲、乙两物质的性质,综合分析后选出正确方案;升华法明显不行,又由于甲、乙物质均溶于水,所以用分液法、萃取法也不行,故只能依据沸点的差异,实行分馏法最为便利;L6.在标准状况下, 将某 X 气体 VL 溶于水中, 得到 12mol- 1 的溶液 500mL ,就气体的体积 V 是〔 〕A . 134.4L B .67.2LC. 44.8L D. 537.6L- 1 - 1【解析】 12molL 的溶液 500mL ,其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n〔X〕 = 0.5k 12molL = 6mol ;而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 22.4L mol -1 ,所以,气体体积 V= 22.4L mol -1 6mol = 134.4L ;【答案】 A-1【点拨】 不要遗忘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 22.4L mol7.体积为 VmL,密度为 dgcm-3 的溶液,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 M 的溶质 m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cmolL-1,质量分数为 w,以下表达式正确选项 〔 〕A . c=〔w 1000 d〕/M B. m=V d 〔w /100〕C. w= 〔c M 〕/〔1000 d〕% D. c= 〔1000 m〕/〔 V M 〕【解析】 依据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可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质量分数换算成物质的量浓度 c= 1000 dw = 10d w, A 不正确;已知溶液的体积和密度及质量分数,求得溶质质量 mM M2c V M= V d w, B 错误;换算成质量分数 w =1000 VcMd 100%= 1000,C 错误;已知溶质质量、溶液d的体积和溶质分子量,求物质的量浓度 c= m/MV/1000= 1000m,D 正确;MV【答案】 D【点拨】 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运算要熟记,并且能正确运用;L8.配制 250mL0.10mol-1 的 NaOH 溶液时,以下试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 〕A .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B .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 .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觉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解析】 B 项,如下图甲所示,定容后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 NaOH 物质的量浓度偏小; C 项,如下图乙所示,情形与 B 项相反; A 、D 两项易判定会偏小;【答案】 C【点拨】 对于配制肯定体积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这部分学问,同学们应不仅熟识试验的操作步骤、仪器的使用,仍应把握对试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构成试验误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中学阶段仅对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试验误差进行争论和判定;9.在肯定温度下,已知有关某饱和溶液的一些数据:①溶液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液的体积,④溶质的摩尔质量,⑤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的密度,利用以下各组数据运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能.算出的一组是 〔〕A .④⑤⑥B .①②③④C.①④⑥【答案】 CD.①③④⑤【点拨】 这是对基本公式的考查; A 项由wp1000 SS 100+p1000S项由 c nm〔溶质 〕 Mc= 、w =M 100+wp 1000可得, c=SSM ; BSm〔溶液 〕= V= V〔溶液 〕 可得结论; C 项缺少溶液的质量; D 项 由 c=M 、w= 100+、p= V〔溶液 〕可得,S m〔 溶液 〕100+S V〔溶液 〕1000c= ;M1 1 硫酸相混合并振荡; ②把 1mL- -10.用以下方法来制备溶胶: ①0.5mol L BaCl 2 溶液和等体积 2mol 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加入 20mL 沸水中,边加边振荡;③把 1 mL 水玻璃加入 10mL1molL- 1 盐酸中,用3力振荡;可行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C.②③ D.①②③+ 、Cl - ,所以是离子反应而不能【解析】 BaCl 2 和 H 2SO4 反应可生成 BaSO4 沉淀,在溶液中仍有 H形成溶胶,凡题含①均不是此题答案,选项 A 、B 、D 都应弃去;【答案】 C【点拨】 此题考查有关溶胶的制备,在课本上试验部分要求会用上述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11.一般情形下胶体稳固,胶体微粒不易集合,主要缘由是 〔 〕 A .胶体有丁达尔现象B .胶体有布朗运动C.胶体微粒因吸附带电荷离子而带电,带同种电荷的微粒间相互排斥D .胶体微粒直径在 1~ 100nm 之间,微粒小,不受重力作用【答案】 C【点拨】 由于胶体中同一种胶粒带有相同的电荷,胶体的粒子间相互排斥,因而在一般情形下胶体粒子不简单凝结,而是比较稳固的分散系,故可长时间储存;12.肯定体积的 KMnO4 溶液恰好能氧化肯定质量的 KHC2O4H2C2O42H-1 的2O;如用 0.1000mol LNaOH 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 KHC 2O4H2C2O42H 2O,所需 NaOH 溶液的体积恰好为 KMnO 4 溶液的 3 倍,就 KMnO 4 溶液的浓度 〔mol L - 1〕为 〔 〕提示:① H 2C2O4 是二元弱酸② 10[KHC 2O4H2C2O4]+ 8KMnO 4+ 17H 2SO4===8MnSO 4+ 9K 2SO4+ 40CO2 ↑+ 32H 2O A . 0.008889 B .0.08000C. 0.1200 D. 0.2400【答案】 B【点拨】 此题关键要依据信息找出反应物量的关系:30NaOH ~ 10[KHC 2 O4H 2C2O4] ~ 8KMnO 430 10 81 3V c〔KMnO-0. 1000mol L 4 〕 VL30 0.1000mol-1 3V=8 c〔KMnO 4〕 V-1c〔KMnO 4 〕= 0.08000mol L13.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 A .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 ===2Fe3+ +3H ↑2B .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 3〕2+ 2H===Ca2+ + 2H2O+ 2CO 2↑C.醋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4+ H- -CH 3COOH + OH ===CH3COO 2OD .碳酸镁跟硫酸反应+ +MgCO 3 +2H ===Mg 2 + H 2O+ CO2↑【答案】 AB【点拨】 解此题时应采纳正向思维,对每一个离子方程式进行分析;由于每一个离子方程式都应与化学方程式及实际情形相吻合,不能随便臆造;浓硫酸与铁作用生成三价铁,而稀硫酸与铁作用生成二价铁,故 A 选项不正确; Ca〔HCO+2 的数目并没有3〕2 是可溶于水的盐,应写成离子形式,反应前后 Ca+变,因此离子方程式中不应显现 Ca2 ,故 B 选项也不正确;醋酸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应写成分子式, 碳酸镁是微溶于水的盐,此处表示固体,故不能用离子形式表示,应用化学式表示,所以 C、D 正确;+ -14. 〔山东五莲 2021- 2021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以下反应中,离子方程式为 H +OH ===H2O 的是〔 〕A . CH 3COOH + NaOH===CH 2COONa + H2O B . HNO 3+ KOH===KNO 3+H 2OC. H2SO4+Ba〔OH〕 2===BaSO4↓+ 2H 2O D . 2HCl +Cu〔OH〕 2===C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