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犬伤门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doc
2页犬伤门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了解 2009 年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犬伤门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依据犬伤门 诊记录,对就诊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暴露级别、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犬伤Ⅲ度 暴露者狂犬免疫球蛋白的接种及伤人犬只情况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9 年共接诊 5857 例,咬伤人犬只的接种率为 53.80 %就诊病例的年龄分布广泛,以 20~29 岁组和 50~59 岁组为多全年各月份均有就诊者犬伤暴露后,只有 13.76%病例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 100%的犬伤暴露者进行了狂犬疫苗的注射犬伤Ⅲ度暴露中,狂犬免疫球蛋白的使用仅为 2.07%结论 犬伤人群在不断增加,应加强犬类动物的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群 防病意识,合理设置犬伤医学门诊,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供全程、免费接种服务,预防狂 犬病的发生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 死亡率接近 100%近年来,随着城市喂养猫、狗等宠物数量的迅速增加,被猫、狗咬抓 伤者频繁出现,狂犬病的发病也呈增加趋势目前,我国狂犬病的发病数仅次于印度,居 世界第 2 位[1] 犬伤暴露后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和全程预防接种对预防狂犬病极为重要。
本文对 2009 年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犬伤门诊的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本地区狂犬病 的综合防治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01-01/12-31,动物伤暴露后到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犬伤门诊就诊的成 都市五城区患者 1.2 方法 根据犬伤门诊记录,对就诊患者的年龄、性别、就诊日期、受伤时间、伤口部 位、暴露级别、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犬伤Ⅲ度暴露者狂犬免疫球蛋白的接种及伤人动物 情况、伤人动物种类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动物伤人情况 就诊的 5857 病例,其中犬伤 4312 例,占受伤人数的 73.62%,猫伤 1190 例,占 20.32%,鼠伤 277 例,占 4.73%,其他如猴、兔、珍珠熊、蝙蝠等致伤共 78 例,占 1.33% 2.2 咬伤犬只情况 拴养犬 3759 只,占 87.18%,未拴养的犬 553 只,占 12.82%近 1 年 接种了狂犬疫苗的犬只 2313 只,占伤人犬只的 53.80% 2.3 就诊病例伤后及时就诊情况 伤后 24 h 内就诊的 5529 例,超过 24 h 就诊的 328 例, 24 h 内及时就诊率为 94.40%。
2.4 就诊病例的受伤部位及暴露级别 就诊的 5857 病例中,头面部伤 247 例(4.22%) ,上 肢伤 3444 例(58.80%) ,下肢伤 1984 例(33.87%) ,躯干伤 127 例(2.17%) 两部位(如 头面和上肢或上肢和下肢等)以上伤 55 例(0.94%) Ⅰ级暴露 75 例,占 1.28%,Ⅱ级暴 露 2113 例,占 36.08%,Ⅲ级暴露 3669 例,占 62.64% 2.5 就诊前伤口处理情况 2596 例伤者就诊前未对伤口进行处理,占 44.32%,3261 例就 诊前处理了伤口,但仅有 806 例及时正确的处理了伤口(13.76%) ,其余仅冲洗伤口且时 间不足 15 分钟或未用 2%碘伏(碘酒)或 75%酒精消毒 2.6 就诊病例的人性别、年龄分布:在就诊的 5857 病例中,男性 2560 例,占 43.71%,女 性 3297 例,占 56.29%,男女之比为 1:1.29就诊病例中最小年龄 43 天,最大年龄 93 岁 以 20~29 岁组和 50~59 岁 组多见,共占伤者的 43.84% 2.7 就诊病例的就诊时间分布 每月均有病例就诊,以 4~10 月就诊病例较多,均在485~606 人之间,占 9.90% ~10.35%。
2.8 就诊后预防接种情况:对就诊的 5857 例病例均按规范[2 ]进行了狂犬疫苗的注射免 疫程序:2 支(0、3d)317 例,占 5.45%;3 支(0、3、7d)389 例,占 6.64%; 5 支 (0、3、7、14、28d)5153 例,占 87.98%Ⅲ级暴露的 3669 例病例中,只有 76 例接受 了狂犬免疫球蛋白的注射,注射率仅为 2.07% 3 讨论 3.1 加强对动物的管理:据 WHO 推荐,一个地区的犬接种狂犬疫苗的免疫率达到 80%,就 可以切断狂犬病的传染源,防止狂犬病在该地区流行[3]通过对到犬伤门诊就诊的 5857 例动物伤暴露患者的调查显示:4312 例咬伤人的犬只中,犬的免疫接种率仅为 53.80%,伤 人犬中敞放的占 12.82%揭示成都地区犬只的管理欠规范,犬只免疫力较低因此,在成 都地区应进一步加强犬只管理力度,建立犬只管理网络体系,严格限制养犬数量,严格犬只 登记制度,加大犬只免疫力度,做好对犬只数量进行摸底调查、登记和查漏补免工作 3.2 提高普通人群的预防意识:调查显示,犬伤患者年龄分布广泛以 20-29 岁 (25.03%)和 50~59 岁(18.82%)年龄组多见,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伤者中女性稍多于男 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人群饲养宠物的越来越多,儿童活动性强、 自我保护能力低,老人反应迟钝、行动迟缓,被宠物抓伤、咬伤的机会增多女性伤者较 多可能与成都城区女性生活方式及女性更喜好宠物有关犬伤者以 4~10 月为多可能与成都 4~10 月气候温暖潮湿,人群户外活动多,衣服单薄容易暴露,至犬咬伤者迅速增加有关因 此,针对普通人群的防病意识薄弱环节,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教育工作;城市宠物越来 越多应加大社区人口密集地宣传防治,在社区内利用广播、设置狂犬病宣传专栏、张贴宣 传画、摆放宣传品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狂犬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提高普通人群对狂犬 病防病知识的知晓率;在我国狂犬病死亡的人中近半数为 15 岁以下儿童[4],社会、学校 及家庭应加强对少年儿童的管理 3.3 加强受伤人群的防病处理:犬伤暴露后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和及时、全程、足量狂 犬主动免疫制剂和被动免疫制剂的免疫极为重要[5 ]调查显示,病例被犬伤后及时、正确 地处理伤口和及时就诊不好,因此,针对我市犬伤暴露人群防病处理中的薄弱环节,应加 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及时对暴露人群提供免费、全程接种服务;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犬 伤暴露后的应急处理及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应规范犬伤门诊:犬伤门诊应全年无假日,保 证患者随到随治,开辟犬伤处置室专职护士帮助、指导冲洗伤口,建立犬伤门诊登记本,签 署知情同意书,建立狂犬病疫苗接种登记本,给患者提供狂犬病疫苗接种单,载明注射日期、 针次、注意事项(包括伤口正确处理指导、注射疫苗期间的注意事项) 、咨询等,避免 造成免疫失败;应出台相关政策,如推出高效廉价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狂犬病暴露者 接种后可享受医疗保险报销等,从而提高Ⅲ级暴露者狂犬免疫球蛋白注射率;这对预防狂 犬病的发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