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复习初中化学经典模拟题及答案.doc
7页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l个选项符合题意).下列物质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 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C 蛋白质水解转变为氨基酸 D.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纯碱 B、天然气 C、钢 D、矿泉水.钛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 TiOx,其中铁元素和钛元素的化合价均显+3价则x为 A、2 B、3 C、4 D、6.空气质量周报中,不在监测报告中的是 A.二氧化硫 B.可吸入性颗粒物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氮.养鱼池中常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池水中的含氧量,这里的“氧”指A.氧元素 B.氧分子 C.氧原子 D.氧离子.做馒头时要在发酵好的面团中加食用碱,以便产生气体使馒头疏松多孔,面团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的酸碱性是: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无法判断.“庄稼一枝花,离不开肥当家”。
化学肥料及传统农家肥配合使用,对促进农作物增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硝酸铵NH4NO3 B. 碳酸氢钾KHCO3 C. 尿素CO(NH2)2 D. 磷酸二氢铵NH4H2PO4.下列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元素的是.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100g,下列操作错误的图示是5%NaCl溶液装瓶贴签D量取蒸馏水B取用氯化钠固体A氯化钠溶解C.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Ⅰ号”送上月球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其原理如下,2NH4ClO4N2↑+Cl2↑+4R↑+2O2↑,试确定R的化学式 A.H2O B.HCl C.NH3 D.H2.下面是几种农作物生长对土壤pH要求的最佳范围:茶:5.0—5.5;西瓜:6.0—6.5;大豆:6.0 —7.0;玉米:6.8—8.0如果化工厂大量使用烟煤作燃料,在工厂四周的土地上最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A 西瓜 B 茶 C 玉米 D 大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KNO3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B.从环境保护角度,未来的理想燃料是氢气C.农作物的茎、叶生成茂盛,叶色浓绿是因为土壤中氮肥充足的原因D. 档案等资料的书写要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利用化学知识,可以趋利避害。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保护水资源B.食品袋内充入氮气能延缓食品变质C.煤气泄露时向室内洒水能避免一氧化碳中毒D.限制使用塑料袋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下列各组物质敞口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不会变化的是 A.生石灰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精制食盐.将品红滴入热水和冷水中,其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过程冷水热水开始红色扩散较慢红色扩散很快长久放置最终均成为红色均匀、透明的液体依据此实验现象,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D.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除去下列物质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CO2(HCl) 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干燥B.CuO(炭粉) 混合物中滴加稀盐酸后过滤、烘干C.NaCl溶液(CaCl2) 混合物中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后过滤D.NaOH溶液(Na2CO3) 混合物中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后过滤.将等容积、等质量(含瓶塞、导管、燃烧匙及瓶内少量的细砂)的两个集气瓶置于天平的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同时迅速放入点燃的等质量的红磷和木炭(如图所示)使两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后,此时的天平 A.指针偏向右 B.指针偏向左 C.仍处于平衡状态 D.指针先向左后向右偏.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是A.C2H5OH和NaCl溶液(闻气味) B.NaOH溶液和稀H2SO4(酚酞试液)C.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石蕊试液) D.KMnO4和KClO3(观察颜色).下表中列出了一定压强和温度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中数据及气体的组成、性质的关系,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气体性质H2CO2O2N2Cl2气体的沸点/℃-252-78-183-196-34被吸附体积/mL4.5973511494A.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越多,易被吸附 B.沸点越低的气体,越易被吸附C.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 D.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把氧化铜和锌粉的混合物加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
取滤液加入少量锌粉,无任何现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液中含ZnSO4和H2SO4 B.滤渣一定是锌和铜的混合物 C.滤液中含ZnSO4和CuSO4 D.滤渣中一定含铜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按题意选对给2分;错选、多选不给分;少选且选对给1分).下列变化及对应的热现象正确的是 A.Mg及盐酸反应 (放热) B.NaOH固体溶于水 (温度升高)C.CO2及C反应 (放热) D.NH4NO3固体溶于水 (温度不变).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Na2CO3 → NaOH B. CO2 → CaCO3 C. NaNO3→NaCl D. Cu→Cu(NO3)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B.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C.t℃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D.一定量的稀硫酸及锌粒反应.将一大烧杯倒扣在培养皿上,培养皿上所放物质如右图所示。
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肯定正确的是A.Ⅰ处试液变蓝 B.Ⅱ处溶液变浑浊C.Ⅲ处溶液颜色逐渐变成无色 D.Ⅳ处试纸变红.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A BCD反应前质量/g461114反应后质量/g待测15084A.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22g D.该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2∶9∶111∶80三、(本题包括6小题,共26分).用化学符号表示:(1)2个氮原子 ; (2)5个硫酸分子 ;(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4)4个铵根离子 ; (5)碘酒中的溶剂 ..化学源于生活,“衣、食、住、行”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你填空(1)生活污水净化过程中常用的絮凝剂是 (2)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 (3)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洁精的水更易洗掉,原因是 (4)市场上食盐的品种丰富,有碘盐、锌盐、钙盐、硒盐等。
这些食盐中含的碘,、锌、钙、硒等是指 (选填“原子”、“离子”、“元素”或“单质”).从H、C、O、C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写一个):(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 (2)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3)可用作补钙剂的盐 (4)可用作干燥剂的氧化物是______.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里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1)二氧化碳放入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 )反应(3)用氢氧化铝中和过多的胃酸: ;( )反应(4)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硝酸铜受热分解生成黑色固体、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氧气 .假设你在清理教室时,清理出如下物品: A. 废作业本 B. 矿泉水瓶 C. 生锈的铁钉 D. 易拉罐 E. 霉变的饼干T1T2上述物品,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填字母,下同) ,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___。
.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 2)T1℃时,在100g水中放入30g固体A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质量为 g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14分).A、B、C、D四种元素,A元素是所有的酸都含有的元素B元素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和C形成的化合物甲溶于水呈碱性,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乙溶于水呈酸性D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为 ,D元素的离子符号为 (2)A、B、D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乙的化学式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已知:X、Y、Z为单质,其他均为化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