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版)普外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doc
46页普外科诊疗指南 技术操作规范第一章【病因】 1.碘的缺乏单纯性甲状腺肿2.甲状腺素需要量增高,青春发育期、妊娠期、绝经期 3.甲状腺素合成和分泌障碍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一般无全身症状 2.甲状腺可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在腺体的一侧或两侧可触及单个或多个结节,增长 速度慢,并发囊内出血时短期增大较快,伴有疼痛 3.较大肿块可压迫邻近器官产生症状,如压迫气管可影响呼吸,压迫喉返神经引起 声音嘶哑,压迫食管产生吞咽困难等,胸骨后甲状腺可引起纵隔内压迫症状 二、辅助检查 1.甲功全套 2.甲状腺扫描 3.B 超 有压迫症状者拍颈部正侧位片,术前请耳鼻喉科会诊检查声带 三、诊断依据 1.是否甲状腺肿流行地区 2.甲状腺不同程度肿大,可触及单个或多个结节,随吞咽上下移动 3.甲功正常 4.B 超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 5.甲状腺穿刺或术中冰冻证实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治疗】 一、手术治疗 行甲状腺结节或腺叶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确诊 二、术前准备: 1.除术前常规准备外,对有压迫症状者拍吞钡部正侧位片,了解气管、食道受累及 有无胸骨后甲状腺肿2.术前请耳鼻喉科会诊检查声带 三、术后处理: 1.注意观察呼吸、声音、伤口渗血等情况。
2.伤口压砂袋 24 小时 3.引流条或引流管根据引流量多少在 24—72 小时拔除 4.必要时床头备气管切开包 5.抗炎止血对症治疗第二章【诊断】乳腺癌一、症状 早期乳腺癌常无症状,或表现为乳腺无痛性肿块 二、体征 早期表现为单个小肿物,质地硬,不规则,界限不清, “酒窝征”是一个很有诊断价值的体征中期可出现腋下淋巴结大,局部可出现乳头下陷,肿块增大晚 期局部出现“橘皮外观”进一步发展可出现皮肤破溃,肿块与胸壁粘连 三、辅助检查 1、乳腺钼靶摄片: (1) 、摄片上的肿块大小比体检时肿块小,可见透亮环 (2) 、肿块有分叶状,毛刺样改变,无包膜、不光滑、密度大; (3) 、局部皮肤下限或增厚;4 砂粒样钙化灶等 2、乳腺彩超:血运丰富、边界不清之低回声影,呈蟹足样改变,伴或不伴钙化 3、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等 【鉴别诊断】 1、外伤性脂肪坏死 确外伤史,病变部位浅在 2、乳腺结核 胞学检查 3、浆细胞乳腺炎 亦有硬的不规则包快,也与皮肤粘连,但它常有多发小脓肿存 应了解有无全身结核病史,有无慢性窦道存在,必要时行活检或细 局部表现与乳腺癌很相似,肿块硬且与皮肤粘连,但多有明在,抗炎会有所好转,其肿块范围较大,往往在一个象限以上。
4、慢性囊性乳腺增生 此病常双侧对称,但常不易鉴别,尤其是一些有早期癌变者,必要时借助细胞学或活检来鉴别 【治疗】 1、手术治疗 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年轻患者可行保乳手术指征: (1) 、肿瘤大小:原则上一切除肿瘤后切缘干净,使 残留乳房外形仍能满意,一般认为是 4cm 肿瘤才考虑行保乳手术; (2) 、乳房本身大小: 乳房过小成型不满意,乳房过大放疗后易发生纤维化和萎缩; (3) 、多中心灶不易行保乳 手术; (4) 、肿瘤距乳头的距离应大于 2cm 以上; (5) 、有放疗禁忌者,不宜保乳; (6) 、 患者的意愿 2、放射治疗 适应症: (1) 、液窝淋巴结有转移超过 3 个,一定需行放射治疗; (2) 、肿瘤直径大于 5cm 或术前皮肤有溃破,术后应行胸壁及锁骨上窝的放射治疗,对于减少 局部是有利的 3、化疗 常用有 CMF、CA(E)F、A(E)F、PA 等方案,早期可用口服化疗药治疗4、内分泌治疗 (1)抗雌激素药物的应用:适合用于雌、孕激素受体阳性者三苯氧胺是激素依赖性 转移乳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也是激素依赖性原发乳腺癌辅助治疗的首选药物或用法 乐通等代替。
(2)芳香化酶阻断剂 :来曲唑、弗隆等 (3)LH-RH 拮抗剂:如抑那通等,常用于绝经前乳腺癌 (4)其他: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等 5、生物治疗 对于 Her2 高表达的乳腺癌,可用 Herceptin 等第三章【病因】 1.腹壁强度降低,或后天性原因 2.腹内压力增强 3.吸烟 4.遗传因素 一、临床类型腹外疝1.易复性疝:指疝内容物容易还纳入腹腔 2.难复性疝:指疝内容物不能回纳或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但并引不起严重症状者 3.滑动性疝:疝内容物(如盲肠或膀胱)构成疝囊壁的一部分,属难复性疝 4.嵌顿性疝:疝内容物强行通过疝囊,疝囊颈弹性收缩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 5.绞窄性疝:疝持续性嵌顿,内容物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完全阻断 6.肠管壁疝(Richter 疝) :属嵌顿性疝,内容物仅为部分肠壁,一般不发生完全性 肠梗阻;如嵌顿的是小肠憩室(常是 Meckel 憩室) ,则称 Littre 疝腹股沟疝【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症状: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入阴囊者,为腹股沟斜疝; 经直疝三角突出者为腹股沟直疝;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为股疝 2.体征:斜疝外形为椭圆或梨形,上部呈带蒂柄状,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疝块不再 突出;直疝呈半球形、基底较宽,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仍可突出;股疝表现为腹股沟韧 带下方卵圆窝处半球形突起,平卧回纳疝内容物后,疝块通常并不完全消失。
二、辅助检查鉴别诊断困难时,可采用,疝囊造影,阳性率约 95% 三、鉴别诊断要点:嵌顿疝可伴发急性肠梗阻,因此在肠梗阻的病因学诊断上应考 虑到腹外疝的可能此外还应与鞘膜积液、隐睾、睾丸扭转、腹股沟区肿大的淋巴结、 脂肪瘤、脓肿等鉴别 【治疗】 1.6 个月内的小儿疝不能自愈,需临床观察其余的腹股沟疝均需要手术治疗不主张用疝带治疗,但无手术条件时可短期应用如有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便秘、腹水、 妊娠、糖尿病等存在时,手术前应先予治疗嵌顿性疝嵌顿时间在 3~4 小时以内;婴幼 儿或老年体弱或伴有较严重疾病估计肠袢尚未绞窄坏死者,可先试行手法复位病人取 头低脚高位,注射哌替啶,托起阴囊,左手轻轻按摩浅环和深环,右手持续缓慢地将疝 块推向腹腔复位 2.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术前准备同一般腹部外科手术,绞窄性疝手术前准备同机 械性肠梗阻手术前 30 分钟备皮,静脉注射预防性抗生素一次,术后不再适用抗生素 术后平卧 6 小时,托起阴囊,必要时用约 1 斤重沙袋压伤口传统的疝修补术后,应卧 床 1 周,术后 7 天拆线,三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无张力疝术后即可下床活动,三个 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3.治疗方案 (1)疝囊高位结扎术:适用于小儿疝;腹壁无明显缺损的青年人疝。
(2)传统的疝修补术,包括; ①Bassini 法,切开腹横筋膜,疝囊高位结扎后,在精索后方把腹内斜肌、腹横肌 弓状下缘和联合腱以及腹横筋膜缝合至腹股沟韧带上,置精索于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腱 膜之间适用于腹股沟管后壁薄弱或有缺损者 ②Mcvay 法, 在精索后方把腹内斜肌、 腹横肌弓状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耻骨梳韧带上, 适用于股疝 ③Shouldice 法,将腹横筋膜自耻骨结节处切开直至内环,然后将切开后的外下叶 连续缝与内上叶的深面, 将内上叶的边缘和弓状缘肌肉连续缝与髂耻束及腹股沟韧带上, 再将弓状缘肌肉和腹股沟韧带连续缝合两次,再造合适的内环适用于腹股沟直疝或腹 股沟管后壁薄弱或有缺损者 (3)无张力疝修补术,常用术式为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 材料:使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 Marlex Mesh Plug 锥形网商品名 PerFix Plug 方法:采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1.切皮 在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连线上作 5~7cm 的斜切口,基本上与腹股沟韧带平行,距腹 股沟韧带约 2 横指其内下端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这样可以在手术时清楚的显露出外环 显露耻骨结节也非常方便2.切开皮下脂肪和腹外斜肌腱膜 沿皮肤切口向深面切开卡巴筋膜(Camper)和斯卡巴(Scarpa)筋膜至腹外斜肌腱 膜。
在这两层之间有腹壁浅静脉通过,切开时注意沿腹外斜肌腱膜的纤维方向切开腹 外斜肌腱膜进入腹股沟管在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时用解剖剪沿切开方向潜行游离一下, 以免切断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腹外斜肌腱膜切开后,内侧游离至腹外斜肌腱膜和腹 直肌鞘的融合处,外侧游离至腹股沟韧带,两侧分离范围相当于成型补片大小,不做广 泛剥离,能使补片平展地放置在精索后面即可 3.游离精索结构 将腹外斜肌腱膜的上叶钝性与腹内斜肌游离约 2~3cm, 确认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 可用镊子轻轻提起该神经旁边的筋膜,可以较容易的将其与腹内斜肌游离用止血钳从 该神经下方夹住腹外斜肌腱膜外翻后,可使神经离开术野用另一只手的示指从耻骨结 节处钝性游离精索结构,使其与周围组织完全松解,特别是与基底的腹横筋膜的游离 将提睾肌内侧部分自髂弓状下缘及耻骨联合上方分别横行切断提睾肌外侧部分与精索 一起自腹横筋膜前整体游离达腹股沟韧带,下达耻骨结节下 2cm 4.分离疝囊 斜疝的疝囊位于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的前内侧有时从腹膜后伴随突出一团脂肪遮住 疝囊,容易被误认为是精索脂肪瘤疝囊通常是灰白色的,可以分辨出与精索和提睾肌 的分界如不能确信是疝囊,可用止血钳提住中部,试着切开疝囊,其内是光滑的腹膜 囊。
疝囊确认后应将其高位游离,使疝环四周均可见到腹膜外脂肪组织在距疝环约 3cm 处将疝囊横断,远端旷置,应注意用电刀将远端疝囊边缘小的出血凝住近端疝囊用丝 线连续缝合关闭,使大疝囊成为一个和网塞大小基本一致的小疝囊小疝囊可以不切开 5.置入网塞 在疝环平面用四把血管钳在四个方向钳夹疝囊起始部,将疝囊底向深面翻入,使之 进入腹横筋膜深面然后将网塞置入内翻的疝囊周边用不可吸收或可吸收的合成缝线 与腹横筋膜以及坚实的组织缝合固定 4~8 针对疝环缺损较大着,下边可以与髂耻束或 腹股沟韧带缝合直疝:于疝颈部横断松弛的腹横筋膜后内翻疝囊,填入适合的网塞并 与腹横筋膜边缘缝合固定,分离精索根部时注意有无并发小斜疝疝囊 6.放置预裁式平片 绕精索根部放置预裁式补片,于精索及提睾肌外侧部分后方,腹横筋膜及提睾肌内侧部分前,上达腹内斜肌、腹横肌弓状下缘前方,下达耻骨结节下 2cm用不可吸收或 可吸收合成线先将燕尾端的开口缝合关闭平片下边缘与腹股沟韧带缝合固定 4~6 针 上边与腹内斜肌、腹横肌腱弓缝合固定;内下边与耻骨结节前筋膜缝合固定 2~3 针 7.关闭切口 逐层缝合腹外斜肌腱膜, 重建皮下环, 切口行皮内缝合。
术后伤口均按压 10~15min 8.注意事项 疝囊游离过程中应注意勿遗漏其他疝囊这种遗漏是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精索游离应达弓状下缘后方的腹横筋膜斜疝修补术中网塞上缘应与腹横筋膜间断 缝合固定,而尽可能不与弓状下缘固定 提睾肌外侧部分保留可最大限度保护髂腹股沟神经及其分支,同时保留提睾功能不 应将其完全切断 耻骨结节前筋膜的缝合要严密,这是术后复发最常见的部位同时不要缝在耻骨结 节的骨膜上 嵌顿性腹股沟疝手术系可能污染切口,人工合成补片在有菌环境中可能形成异物, 引起感染,致手术失败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应用可吸收性缝线以免日后形成切口感染或慢性窦道第四章【病因】 一、阑尾管腔阻塞急性阑尾炎1. 淋巴滤泡的明显增生,多见于年轻人 2. 粪石的阻塞,多见于成年人 3. 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少见 4. 阑尾粘连,扭曲 二、细菌入侵 三、胃肠道疾病的影响 【诊断】 一、症状 1. 腹痛:典型的腹痛多始发于上腹、脐周部,经数小时(6~8 小时)后转移至右下 腹 (转移性右下腹痛) 2. 胃肠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出现 3. 全身症状:乏力、发热发生门静脉炎时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