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闻评论完整笔记.pdf

21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9584778
  • 上传时间:2018-05-1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9.02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闻评论教程第一章绪论新闻评论 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新闻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新闻评论最早出现在报刊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一节新闻评论的意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最基本地行驶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题和基础,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旗帜和灵魂两者互相配合,不可或缺新闻报道主要是传播信息,提供新闻事实,重在真是客观,作者的倾向、感情、意见是包括在事实的叙述之中的评论则是针对新闻事实,分析说理,直截了当地表明作者的观点新闻评论对新闻所报道的重要事件或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议论,可以明确地指出新闻报道的思想政治意义,神话报道的主题,进而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的评论还可以根据新闻报道中提供的事实,从某个侧面或角度,借题发挥, 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启发读者所以,和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的宣传应该更全面,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因而对评论作者在某些方面的要求也应当更高第二节新闻评论的特点一、 强烈的新闻性新闻评论的新闻性,主要表现在它所评论的对象,是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它的内容是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的二、 鲜明的政治性新闻评论的政治性,主要表现在它针对那些据偶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在贯彻执党的政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阐明党的立场和主张,即使是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包括业务方面的问题,也要从理论、政策、思想的高度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能就事论事三、 广泛的群众性新闻评论的群众性,首先表现在它的内容是广大群众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同任命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又是能反映人民区中的要求和呼声的新闻评论要面向广大读者,不仅内容上要符合群众的要求,而且论述方式上也要考虑读者的特点,照顾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新闻评论的饿群众性,还要求新闻媒介尽量吸引广大群众关心的评论工作,参加评论的写作是新闻评论拥有更广泛的受众,使它的内容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加丰富多彩第三节新闻评论的功能作为新闻媒介的重要宣传手段,新闻评论是新闻舆论的集中反映,又反过来有力地引导社会舆论它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引导新闻评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当前的形式、社会生活中的中重大问题、重要的新闻事实做出分析,可以旗帜鲜明地表彰,针砭时弊, 从而帮助群众弄清客观事物的发展方向,区分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明确应该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二、 解惑它主要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具体分析,对群众最关心、最焦虑而又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的问题,做出明确的、实事求是的回答,为他们释疑解惑三、 表态新闻评论作为一种直截了当的发言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代表编辑部对当前的重要事件或问题表明态度四、 深化新闻评论总是要尽可能从思想、政策、理论的高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能限于就事论事第四节新闻评论工作者的修养一、 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我们改造世界观和指导工作的有力武器加强思想政治修养,还要求评论工作者加强政策观念,提高政策水平评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也是加强思想政治修养的重要内容二、 学识渊博,精通业务三、 培养深入朴素的作风第二章新闻评论的回顾和发展第一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报刊政论实践马克思 的第一篇政论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恩格斯《新莱茵报》列宁《火星报》第二节我国新闻评论的简要回顾一、 西方殖民国家子啊我国宣传殖民主义的言论时期我国近代报刊一开始就掌握在外国殖民主义者手里《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1815 年在马六甲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 《万国公报》 (1868 年在上海创办,为美国传教士和英国传教士)、 《申报》(1872 年在上海为英国商人美查等人创办)因此,可以说,在中国最早的报刊及其评论论坛是外国殖民主义者直接控制的,旨在传播西方文化,鼓吹殖民政策,宣传中国走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道路。

      二、 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宣传变法维新的言论时期1874 年在香港创刊的《循环日报》,是我国宣传 变法改良 的第一份报纸,也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份政论型报纸主编王韬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最著名的报纸则是梁启超任主笔的《时务报》,创办于 19 世纪 90 年代的上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时务文体”在梁启超为《时务报》撰写的诸多言论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变法通议》三、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宣传民主、反对封建的言论时期由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 领导筹办的 《中国日报》,1900 年 1 月创刊于香港,此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第一份 机关报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另一份重要报刊,可算是章士钊 主笔的 《苏报》1905 年在日本东京由 孙中山 创办了同盟会中央机关报《民报》着重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前夜,在国内出版的饿革命派报纸中,影响较大者要数于右任 与 1905 年 5 月在上海创办的《民呼日报》四、新民主义革命阶段,无产阶级和人民报刊逐渐兴起日益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进步的新闻事业,经历艰苦复杂的斗争,在全国取得胜利的言论时期李大钊 ,用 白话文 写作,标志着我国报刊评论开始了新纪元。

      毛泽东 , 《湘江评论》,以评论为主的报纸毛泽东的评论设计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不仅内容博大精深,思想十分深刻,而且在表达形式上没有八股气,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邹韬奋 , 《生活周刊》 尤以 小言论 和答读者 最受读者欢迎《解放日报》 于 1941 年 5 月 16 日在延安创刊它是在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大型的、每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日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阶段里,在国民党统治区, 具有代表性的著名评论家和报刊当属张季鸾 与 《大公报》 五、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报刊宣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言论时期(一)全面恢复和开始建设时期(二)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在前十年( 1957-1966)这一阶段,监狱党的主要领导人对形势对国情的极左的错误估量,致使报刊及其新闻评论特别是在政治问题上常常混淆了敌我矛盾,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造成了严重的负面效应乃至严重错误回顾反右派起期间的评论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纵论政治形势、发动并阐明反右的方针和策略;一是专题批驳“右派言论”至于后十年( 1967-1978) ,在这一场持续十年之久的浩劫中,党报及其新闻评论被推倒了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台哦路线斗争的第一线,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在中国新闻评论史上开始了一次历史大倒退。

      多年从事《人民日报》评论工作的范荣康同志将“文革评论”称之为“四无评论”,即无中生有,无须论证,无限拔高,无限上纲三)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发展新时期经过十多年来的努力,业已形成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报刊评论实事求的传统开始得到了恢复二是开始注重从人们的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中拓展评论的题材,选取评论的议题和立论角度三是报刊评论的品种不断增加,特别是个人署名的专栏评论竞相斗艳,满园春色四是经济评论开始普遍引起重视,数量大,品种多五是由群众直接参与的较为形象、通俗、可听可视的广播电视评论纷纷出台,业已形成了印刷媒介评论和电子媒介评论相互并存协同,又互相竞争的兴旺发达的可喜局面第三节新闻评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一、 由大型为主向大与小结合,逐步向小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大与小结合)这一趋势主要表现在专栏小评论的兴起并遍地开花二、 评论与新闻互相结合的趋势(评论与新闻结合)三、 由少数专业人员主持笔政开始向专群结合、注重吸引受众参与的开放搞活的方向转型五花八门的专栏言论的兴起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专家与群众结合)言论群众化趋势的再一个标志是广播评论和电视评论等电子媒介新闻评论的兴起与发育。

      四、在说理叙述上由以往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互相割裂而想互相结合方向发展的趋势形象化趋势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这是跟新闻群众化的趋势相辅相成的其次,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是随着连年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好新闻好言论的活动的开展而得到推动发展的再次,由于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的兴起,鉴于其可听可视,使得言论的论述在形象化和可感性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这也是促使着报刊评论适应并迎接这一挑战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五、声像评论的逐渐兴起因而呈现声像评论之间以及它与报刊文字评论之间互相争夺受众进而竞争共荣的发展趋势声像评论的共同特点一是传播速度快,二是传播范围广,三是受众极为广泛,四是富有现场感和参与性文字评论与声像评论结合)第三章选题理论的根据与要求对新闻评论来说, 选题 就是选择所要评论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确定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立论 就是一篇评论所形成和提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选择论据和分析事物的指导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纲”,起统领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第一节选择和确定论题的根据一是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

      二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三是重要的新闻事实、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这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是结合实际引导舆论、发挥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有助于评论选题富有针对性、新闻性和时代感第二节立论的基本要求一、 针对性(一)针锋相对,拨正舆论导向(二)针砭时弊,对症下药(三)针对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进行立论四)针对人们的思想疙瘩进行说理引导(五)寓针对性于正面引导之中,有助于强化理论的赞誉效应二、 新颖性(一)论题新颖,且有独到见解(二)与错谬或片面观点的交锋中闪现真理的亮点(三)有新的由头或论据(四)选取新的立论角度1、 视角移向舆论的非热点2、 从容易被人们胡适或掩盖的矛盾侧面选取角度3、 注重对解决矛盾有关键作用的角度三、 准确性立论的准确性包括:论点的准确;论据、引语的准确;语法、逻辑的准确;完整、准确地阐述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武断,等等在写作实践中,违背准确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一)概念、论断不准确(二)体罚、分寸的片面和绝对(三)不合法规(四)不合语法逻辑四、 前瞻性指的是能够及时洞察矛盾预察将会出现的矛盾,尽早地去探索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而设想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以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引导舆论,推动事物的发展。

      一)敏锐感(二)洞察力(三)预见性第三节调查研究——选题立论的前提一、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说调查研究是选题立论的前提和成功的关键?首先,是因为只有脚踏实地的调查研究,才能产生实事求是的论断和结论其次,搞好调查还是提高新闻评论质量的关键二、调查研究的要求和途径(一)调查研究的要求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要求其次,要敢于正视矛盾,倾听不同意见再次,务求收集材料与分析研究相结合(二)调查研究的途径:开调查会、专题调查研究第四章新闻评论的标题与结构第一节新闻评论的标题标题 ,是以醒目的形式刊出(或播出)的,用以提示文章(或节目)内容的简短文字一、评论标题的特点与功能(一)评论标题的特点新闻标题与评论标题存在着以下四点区别:(1)标题的任务不同:新闻标题是以具体的新闻事实为根据,目的在于提示新闻中最主要和最值得注意的事实;评论标题是以标明论题范围和传达作者的态度、见解为目的2)拟题的手法不同:新闻标题往往采用客观叙述或描写的方式,作者的态度和倾向蕴含于事实的概括与叙述之中,即使对新闻事实作出评价,一般也较为含蓄,旨在帮助受众理解新闻;在评论标题中,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意向往往直接表现出来,出叙述、描写等手法外,还经常采用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