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药效分析.docx
4页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药效分析 张海军 王英杰 戴月华【摘要】目的 对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病常用药物的药效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隨机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以药品日剂量(DDD)、总用药量、用药时间等已知条件计算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以1.0为标准线,1.0及以下为合理用药,超过1.0则为不合理用药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对药物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我院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有12种常用药物,通过DUI指数评估,其中有10种药物DUI指数低于1.0,其余两种药物DUI指数在1.0以上结论 临床上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本着合理、安全用药的原则用药会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对于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临床;常用药物;药效R972 B ISSN.2095-6681.2016.26.0.02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多发于老年人群体现今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心血管疾病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据资料显示,每年全球约有近两千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约占全球死亡总数的三分之一,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疾病致死的头号死因。
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病会以很快的速度恶化,及时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心血管疾病的恶化速度,因此,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重点问题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心血管疾病临床药物治疗进行研究和分析此50例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2~84岁,平均(52.2±10.35)岁病程1.5~25年,平均(10±5.3)年患者均诊断为心血管疾病,临床上以药物治疗为主1.2 方法对患者的病情程度、药品种类和名称、用药剂量和方法、用药时长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以药品日剂量(DDD)、总用药量、用药时间等已知条件计算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计算公式为:DDDS=用药总量/DDD,DUI=DDDs/用药总时间以1.0为标准线,1.0及以下为合理用药,超过1.0则为不合理用药1.3 疗效判定指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现完全消除,疗效可定为治愈;患者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现虽存在但较治疗前有所缓解,疗效可定为好转;患者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用药后没有任何改变,甚至有些症状较之前更加严重,疗效可定为无效。
2 结 果药物是临床上对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常用方法,对我院心血管疾病治疗常用的十二种药物的DDDs和DUI进行计算,来分析药物的疗效以及用药是否合理,见表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仅有两种药物的DUI指数在1.0以上,说明此两种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用量偏大,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其余药物DUI指数均在1.0以下,说明药物使用合理性良好3 讨 论以往心血管疾病常见于中老年群体,这与中老年群体的年龄特点、生理因素有直接的关系,身体各项机能都趋于老化,疾病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降低,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几乎是老年群体的专属疾病然而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日益频繁,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逐渐加大,现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向青年群体发生转移,这与青年群体生活不良习惯、疏于运动和保健有关,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疾病致死的主要死因之一随着心血管疾病种类的增加,对于药物的研发力度的加大,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药物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临床安全、合理的用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详细的症状表现来选择不同的治疗药物,病情不同,选择的药物种类自然也存在差异患者年龄的不同,药物治疗在剂量上和数量上也有差别,通常老年患者较年轻患者用药在剂量和数量上都要大些。
DUI作为检测临床药物疗效以及用药合理性的重要指标,通过DUI值,可以有效的检验临床用药是否合理,便于医师对临床用药的把握和控制广大医疗工作者,在对疾病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安全、合理的原则,谨防过度用药、不合理用药,力求使药物疗效达到最佳,为广大患者的心血管健康保驾护航参考文献[1] 尹清珂.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用药的药效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2):155.[2] 何玉兰.浅谈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J].药物与人,2014,(6):105.[3] 赵启明.浅谈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22):52.本文编辑:李 豆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