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程创建实验报告.doc
6页实验二 进程的创建一、 实验目的熟悉进程的创建过程,了解系统调用函数fork() 和 execl()二、实验内容1、阅读实例代码fork1,并编辑、编译、运行,记录程序的运行结果,尝试给出合理的解释,查阅有关资料,掌握系统调用fork( )的用法,返回值的意义2、阅读实例代码fork2,并编辑、编译、运行,记录程序的运行结果,尝试给出合理的解释,查阅有关资料,掌握在程序中运行一个操作系统命令和运行一个程序的方法3、修改fork2,使之能把运行的命令和程序作为参数传给fork2三、设计思想1、程序框架pid = - 1pid > 0pid = 02、用到的文件系统调用函数fork() 和 execl()四、调试过程1、测试数据设计(1)fork1命名程序1:编写程序1:编译程序1:运行程序1:(2)fork2编写程序2:运行程序2:(3)修改fork2编写修改程序2:修改后的运行结果:2、测试结果分析(1)对于程序1:因为系统调用fork()函数是一次调用两次返回值,而且先生成子进程还是父进程是不确定的,所以第一次执行生成子进程的时候返回的pid = 0,判断pid!=-1,所以输出了I’m the child. I’m the parent. 第二次,执行父进程的时候,返回的是子进程的进程号pid > 0,即pid的值仍然不为-1,所以又输出了一次I’m the child. I’m the parent。
2)对于程序2:第一次调用fork()函数时,由于执行的是子进程还是父进程是随机的,所以第一次对父进程返回的是子进程的进程号(大于0),即pid > 0,所以输出I’m the parent. Program end. 当第二次执行子进程时返回值是0,即pid = 0,所以输出I’m the child. 并调用了execl()函数,查看了指定路径中的文件3)对于修改后的程序2:改变了系统调用execl()中参数的文件路径和可执行文件名,即可在程序fork2.c中执行另一个程序wyf.c(但要注意可执行文件名是123)五、总结1、调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过程运行程序2的时候如果不加execl()函数的头文件
六、附录:源程序代码(另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