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疗方案dp方案.doc
16页化疗方案:1、GP方案:吉西他滨 1000mg/m2,D1,D8天静脉点滴顺 铂 80mg/m2,分3天静脉点滴2、EP方案:足叶乙苷80mg/m2,第1~5天静脉点滴顺铂30mg/m2,第1~3天静脉点滴3、NP方案:长春瑞滨25mg/m2,D1,D8天静脉点滴顺铂30mg/m2,第1~3天静脉点滴4、DP方案:多烯紫杉醇60mg/m2,第2天静脉点滴顺铂30mg/m2,第1~3天静脉点滴在使用多烯紫杉醇前12小时,静脉点滴地塞米松8 mg/次,Q12h,第1~3天,有效防止静脉炎的发生方案治疗用药剂量用法备注GP方案吉西他滨 顺 铂 1000mg/m280mg/m2D1,D8天静脉点滴分3天静脉点滴易出现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定期复查血常规EP方案足叶乙苷顺 铂80mg/m230mg/m2第1~5天静脉点滴第1~3天静脉点滴NP方案长春瑞滨顺 铂25mg/m230mg/m2D1,D8天静脉点滴第1~3天静脉点滴DP方案多烯紫杉醇顺 铂60mg/m230mg/m2第1~3天静脉点滴第2天静脉点滴在使用多烯紫杉醇前12小时,静脉点滴地塞米松8 mg/次,Q12h,第1~3天,有效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IP方案依立替康顺 铂90mg/m220mg/m2D1,D8天静脉点滴第1~3天静脉点滴使用依立替康前30分钟皮下注射阿托品0.25~1 mg,对抗胆碱能综合征药品名称类别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顺铂第一代①生殖系统肿瘤:对卵巢癌及睾丸癌疗效显著 亦可用于绒癌、宫颈癌等其他生殖系统肿瘤.②头颈部癌:鼻咽癌、甲状腺癌、喉癌等③对膀胱癌、肺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肾细胞癌、前列腺癌、软组织肉瘤、恶性黑色素瘤也有一定疗效.④其他:恶性胸腹水;与放疗并用,有放射增敏作用. 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次20~30mg,或20mg/m2,溶于生理盐水20~30ml中静脉注射,或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连用5日为1周期,一般3~4周重复,可间断用药3~4个周期大剂量:80~120mg/m2,每3周1次,同时注意水化,使患者尿量保持在2000~3000ml,也可加用甘露醇利尿 胸腹腔注射:胸腔7~10日1次,每次30~60mg腹腔每次100~160mg. 动脉注射:每次20~30ml,中由插管推注,连用5日为1周期,间隔3周可重复.动脉灌注主要用于头颈部肿瘤 (1) 骨髓抑制:(2) 胃肠道反庆:(3) 肾脏毒性:(4) 神经毒性(5) 过敏反应:(6) 电解质紊乱:(7) 其他反应: (1) 在运用较大剂量(80~120mg/m2)时,必须同时进行水化和利尿。
2)可减少BLM的肾排泄而增加其肺毒性;与氨基甙类抗生素合用可发生致命的肾衰,并可能加重耳的损害;抗级别织胺药、吩噻嗪类等可能会掩盖DDP的耳毒性卡铂第二代主要用于卵巢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癌、食管癌、精原细胞瘤、膀胱癌、间皮瘤等用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本品, 浓度为10mg/ml,再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500ml中静脉滴注一般成人用量按体表面积一次200~400mg/m2,每3-4周给药1 次; 2-4次为一疗程也可采用按体表面积一次50mg/m2,一日1次,连用5日,间隔4周重复1.常见的反应: ①骨髓抑制为剂量限制毒性②注射部位疼痛2较少见的反应: ①过敏反应(皮疹或搔痒②周围神经毒性:指或趾麻木或麻刺感; ③耳毒性:高频率的听觉丧失首先发生,耳鸣偶见; ④视力模糊、粘膜炎或口腔炎; ⑤恶心及呕吐、便秘或腹泻、食欲减退、脱发及头晕,偶见变态反应和肝功能异常应用本品前应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治疗期间至少每周检查1次白细胞与血板; 2带状疱疹、感染、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静脉注射时应避免漏于血管外 4.本品溶解后,应在8小时内用完 5.滴注及存放时应避免直接日晒。
奈达铂第三代头颈部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食道癌、膀胱癌、睾丸癌、卵巢癌、子宫颈癌 临用前用生理盐水溶解后再稀释至500ml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应少于1小时滴完后需继续点滴输液1000ml以上推荐剂量为每次给药80—100mg/m2每疗程给 药一次间隔3-4周后方可进行下一个疗程肾毒性与消化器官毒性较低不需水化奥沙利铂第三代大肠癌、卵巢癌疗效好,胃癌、非霍奇金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疗效每次单药剂量130 mg/m2,联合用药剂量为100 mg/m或130 mg/m2,静脉滴注2小时,21日后重复1次.不需水化 注射用奥沙利铂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 注射用奥沙利铂 商品名 乐沙定® 英文名 Oxaliplatin for Injection 英文商品名 Eloxatin® 汉语拼音 Zhusheyong Aoshalibo 主要成份 奥沙利铂 化学名称 (1R,2R)-(1,2—环己烷二胺-N,N\)[乙二酸(2—)-O,O\] 络铂 结构式 分子式 C8H14N2O4Pt 分子量 397.3 【性状】 白色或类白色冻干粉 【药理毒理】 药效学特性 细胞抑制剂 (L:抗癌药物-免疫抑制剂-铂类)ATC编号: L01XA03 奥沙利铂属于新的铂类抗癌药,其中铂原子与1,2二氨环己烷(DACH)及一个草酸基结合。
奥沙利铂是单一对映结构体.顺式—[草酸(反式-1—1-1,2—DACH)铂] 奥沙利铂在多种肿瘤模型系统,包括在人结直肠癌模型中,都表现出广谱的体外细胞毒性及体内抗肿瘤活性作用体内、体外试验也证实在顺铂耐药的肿瘤模型中,它仍然有效. 在体内和体外研究中,均可观察到奥沙利铂与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相加或协同的细胞毒作用.关于奥沙利铂的作用机制,虽然尚未完全清楚,但已有研究表明,奥沙利铂通过产生水化衍生物作用于DNA,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产生细胞毒作用和抗肿瘤活性 有关初治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病人的研究经验表明,奥沙利铂(85 mg/m2每2周重复)与5-氟尿嘧啶/亚叶酸(甲酰四氢叶酸)联合应用,同单独用5-氟尿嘧啶相比,其有效率提高一倍还多(49% VS 22%),无进展生存期也有所延长(8.2 VS 6个月).在生活质量的改善方面,二者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就总的健康状况和疼痛情况而言,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要优于奥沙利铂治疗组,治疗组的恶心、呕吐状况较对照组更严重 在初治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病人中,给予奥沙利铂130 mg/m2,每3周1次,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亚叶酸(甲酰四氢叶酸),与单独使用5—氟尿嘧啶/亚叶酸(甲酰四氢叶酸)同样作了比较和评估.其有效率与\每2周1次,每次85 mg/m2\方案相同.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甲酰四氢叶酸)组的有效率要高一倍多(34% VS 12%),并可以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8。
3 VS 42个月) 但是,两方案的安全性不同,两个方案比较列表如下: 造血系统 (占病人总数的百分率) 奥沙利铂与5-氟尿嘧啶/CF联合 85 mg/m2每2周重复 130 mg/m2每3周重复(EFC2961) 所有级别 3级 4级 所有级别 3级 4级 贫血 83 4 〈1 38 1 0 中性粒细胞下降 66 25 13 32 2 0 血小板下降 76 3 〈1 32 1 0 消化系统(占病人总数的百分率) 奥沙利铂与5—氟尿嘧啶/CF联合 85 mg/m2每2周重复 130 mg/m2每3周重复 所有级别 3级 4级 所有级别 3级 4级 恶心、呕吐 71 11 1 89 20 5 腹泻 58 7 3 86 35 8 粘膜炎 42 7 1 62 9 1 在每3周重复的方案中,消化道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 腹泻的发生率将随着治疗周期的重复而降低.中等程度的发热和感染(1度和2度)在每3周重复的方案中的发生率较低(分别为2%和6%). 神经系统毒性的发生率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相似,当累积剂量接近800mg/m2(6个周期)时,其发生率接近15%。
在每3周重复的方案中,其剂量调整的原则与2周重复的方案相同(将剂量从130 mg/m2减至100 mg/m2) 奥沙利铂作为二线治疗的有效率还未进行评估在一项Ⅱ期临床研究中,对于接受5-氟尿嘧啶治疗后,确认病情进展的病人,在相同的5—氟尿嘧啶方案中加用奥沙利铂可以获得20%的有效率,且至少有30%的病人维持6个月的病情无进展 临床前安全性研究资料 作为单药和多种剂量在临床前对多种动物(包括小鼠、大鼠、狗和/或猴),进行靶器官的研究,它们包括:骨髓、消化系统、肾脏、睾丸、神经系统,以及心脏等在动物中观察到的靶器官毒性除了心脏以外,其它的毒性反应与其它含铂类药物、DNA损伤和其它用于人癌症治疗的细胞毒药物产生的毒性一致心脏毒性仅在狗中见到,包括电生理异常导致的致命性室颤心脏毒性对狗有特异性,不仅因为它仅仅发生在狗身上,而且因为引起狗死亡的心脏毒性的相似剂量(150 mg/m2)在人类可以很好地耐受 奥沙利铂在哺乳动物中可以导致基因突变,在大鼠中可以产生胎鼠致死性的毒副作用也有人认为奥沙利铂有可能是一种致癌物,尽管尚无此方面的研究. 【药代动力学】 复合物中每个单个活性成份的药代动力学尚未确定。
给予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输注2小时,每3周1次,共5个周期时,其超滤铂(未结合的有活性和无活性的铂类片段的混合物)药代动力学如下: Cmax(mg/ml) Tmax(h) AUC0—48(mg/ml.h) AUC0—inf(g/ml.h) 血浆超滤液平均值SD 1.210.10 2 8.202.40 1160 T1/2α(h) T1/2β(h) T1/2γ(h) Vss(1) Cl(1/h) 血浆超滤液平均值SD 0.28006 1632.90 273190 582261 1007 平均AUC0—48, Cmax值在第5周期计算 平均AUC0-inf Vss和Cl值在第1周期计算 T1/2:为平均值,在所有周期中用室性分析法计算 在2小时输液结束时,15%的铂存在于体循环中剩余的85%迅速扩散到组织内或随尿排出.由于奥沙利铂可与红细胞和血浆蛋白进行不可逆的结合,导致结合物的半衰期接近红细胞和血浆白蛋白的自然寿命.85 mg/m2每2周1次或130 mg/m2每3周1次,未见到血浆超滤液中有蓄积现象,第1周期中可以保持稳定状态.个体间及个体内差异通常较低。
在体外,生物转化被认为是非酶性降解的结果尚无证据表明细胞色素P450介导了二氨基环己烷环的分解代谢 奥沙利铂在病人体内要进行充分的生物转化2小时输注结束后,血浆超滤物中检测不到完整的药物几种细胞毒性生物转化产物包括一氯化物、二氯化物和二水合二氨基环己烷基铂类成分等,均可在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