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肾功能衰竭100例临床分析.doc
4页1急性肾功能衰竭 100 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分析 2009 年 1 月到 2011 年 1 月期间 100 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后,治愈 85 例,肾功能完全恢复,占 85%;13 例好转,肾功能部分恢复,占 13%;死亡 2 例,占 2%结论 急性肾功能衰竭时首先应去除原发病因,防止并发症,积极进行透析治疗 【关键词】急性肾功能衰竭 治疗 病因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住院患者中约 5%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达 30%临床表现为肾功能在数小时或数天之内急剧恶化,导致肾脏排出氮质代谢产物及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功能丧失为特征的急性肾脏损害综合征等本文回顾分析了 2009 年 1 月到 2011 年 1 月期间我院 100 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对ARF 患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 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为 2010 年 1 月到2011 年 1 月期间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其中,男性 63 例,女性 37 例。
年龄 15~75 岁,平均年龄 47.05 岁 1.2 诊断方法: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以根据原发病史,少尿和尿改变的特点作出诊断但需与功能性(肾前性)少尿相鉴别,血、尿2检查可资鉴别,在诊断过程中,多借助液体补充或甘露醇、速尿利尿试验来协助判定在 30~40min 内静脉输入 10%葡萄糖500ml,如尿量增加(>39~50ml/h) ,系功能性少尿(有心功能不全者忌用该法) ;如血容量不足已纠正或无尿路梗阻者,可用20%甘露醇 100~125ml 静脉注入,15min 注完,或静注速尿80~320mg,若 2 小时内尿量仍< 40ml,则可认为急性肾衰已形成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与病因: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很多,按病理生理机制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及肾后性三大类100 例 ARF 患者中肾前性 20 例,感染特别是急性胃肠炎为多;肾性 70 例,其中急性间质性肾炎 9 例,急性肾小管坏死 33 例,小球及微血管病变 28 例,药物导致的肾损害 33 例,小球及微血管病变 28 例,药物导致的肾损害 33 例,包括急性间质性肾炎 7 例及急性肾小管坏死 26 例,35例行肾活检;肾后性 10 例,病因为妇科、泌尿道、胃肠道肿瘤和结石。
2.2 治疗结果:首先应去除原发病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同时积极预防并治疗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全部患者针对病因给予补液、抗炎、激素等治疗,其中 80 例行血液透析治疗治疗效果:治愈 85 例,肾功能完全恢复,占 85%;13 例好转,肾功能部分恢复,占 13%;死亡 2 例,占 2%3 讨论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及酸碱代3谢紊乱,以及氮质等代谢废物和各种毒素潴留导致全身各系统中毒而出现一系列尿毒症症状 由于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不断提高,以及早期透析的开展,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死率有下降趋势根据临床统计资料,影响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有患者的原发病、肾功能衰竭的严重程度和进展速度、感染、心血管并发症、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等药物治疗的重点应放在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以及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初发期的干预,一旦进入确立期,肾小管发生凝固性坏死,药物治疗似乎根本无法奏效,这时,治疗的方向已转移到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防止感染及其并发症,治疗手段将以透析为重点 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营养支持与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到所发生的各种紊乱及体液和电解质改变而导致的平衡失调,只要有可能,在给予患者营养治疗时应尽可能采用消化道营养方式。
需要采用消化道外营养时,最好是选用含有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营养液,以免破坏体内的氨基酸平衡,提高和改善氮平衡为了使氮平衡能更好地维持,还应供应足够的能量,适当补充水溶性维生素,但对于脂溶性维生素的补充则应持慎重态度电解质的补充应以其血清浓度变化为基准,应因人因时而异 现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率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与源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前的基础疾病的性质及其并发症有关已注意到,在一些预后差的疾病背景下,基础疾病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率的影响4尤其明显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应尽可能采取一切措施预防肾组织进一步损伤,并提供有效的支持治疗去除肾毒性因素,处理高钾血症,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积极预防及治疗感染相关的并发症药物治疗在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减轻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严重性和缩短急性肾功能衰竭病程等多方面起重要作用关键是应正确理解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各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弄清不同病因和病理类型的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同一类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在不同时期的发病机制,根据药物的药理学特点,正确选择和适时使用适量的药物 参考文献 [1]杨新军,张训, 侯凡凡.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2,21(4):251-253. [2]张文,陈楠, 任红,等.急性肾功能衰竭流行病学调查[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2,11:323-327.。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