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英文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17页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英文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物体 A置于物体B上,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B相连,在弹性限度范围内,A和B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往复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并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和 B均作简谐运动 B.作用在A上的静摩擦力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C.B对A的静摩擦力对A做功,而A对B的静摩擦力对B不做功 D.B对A的静摩擦力始终对A做正功,而A对B的静摩擦力始终对B做负功 参考答案:2. (多选)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D.对应P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所围的面积参考答案:ABD3. (单选)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γ射线不带电,它是频率很高的电磁波 B.核裂变与核聚变都伴有质量亏损 C.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中子数不变 D.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参考答案:考点: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天然放射现象.专题:衰变和半衰期专题.分析:α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β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增1,质量数不变.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与所处的物理环境和化学环境无关.解答:解:A、γ射线不带电,它是频率很高的电磁波.故A正确.B、核裂变和核聚变过程中都有能量放出,根据质能方程知,都有质量亏损.故B正确.C、α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β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增1,质量数不变.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电荷数不变,质量数减4,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知中子数减4.故C错误.D、半衰期的大小与元素所处的物理环境和化学环境无关,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了衰变、半衰期、射线的性质等基础知识点,比较简单,关键熟悉教材,牢记这些基础知识点.4. 如图所示,实线的两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线,若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从C点运动到D点,轨迹如图虚线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C到D过程中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做正功B.由C到D过程中带电粒子动能减小C.粒子带正电D.A电荷的电荷量大于B电荷的电荷量参考答案:ACD5. 下列关于质点处于平衡状态的论述,正确的是A.质点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B.质点一定没有加速度C.质点一定没有速度 D.质点一定保持静止参考答案:B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关系”.光电计时器和气垫导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见仪器,如图乙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实验前需要调节气垫导轨使之平衡.为了测量滑块的加速度a,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用天平测钩码的质量m和滑块的质量M,测出滑块上的遮光条初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L,测得遮光条的宽度。
1)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 (用字母表示)(2)实验中如把砝码的重力当作小车的合外力F,作出图线,如图丙中的实线所示.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O的原因是 ,曲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7. 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滑块A以大小为v的速度碰撞质量为的静止滑块B,碰撞后A、B速度方向相同,它们的总动量为_____;若B获得的初速为v0,碰撞后A的速度为______.参考答案:mv; 8. (4分)如图所示,有四列简谐波同时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分别是 v、2 v、3 v和 4 v,a、b是x轴上所给定的两点,且ab=l在t时刻a、b两点间四列波的波形分别如图所示,则由该时刻起a点出现波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图 ;频率由高到低的先后顺序依次是图 参考答案:答案:BDCA,DBCA9. 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利用DIS实验装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A、B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A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可沿固定的板做圆弧形移动.B固定不动,通过光滑铰链连接长0.3 m的杆.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O点构成支架.保持杆在水平方向,按如下步骤操作:①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AOB=θ ②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③用另一绳在O点悬挂一个钩码,记录两个传感器读数④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A改变θ角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得到表格.F11.0010.580…1.002…F2-0.868-0.291…0.865…θ3060…150…根据表格A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力________(选填“F1”或“F2”).钩码质量为________kg(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0. 有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9103N/C,在电场内作一半径为10cm的圆,圆周上取A、B两点,如图所示,连线AO沿E方向,BO⊥AO,另在圆心O处放一电量为10﹣8C的正点电荷,则A处的场强大小为 0 N/C;B处的场强大小为 1.27104 N/C.参考答案:考点:电场强度.版权所有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根据公式E=k求出点电荷在A、B两点处产生的场强大小,判断出场强方向,A、B两点的场强是由正点电荷和匀强电场场强的合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AB两点处的场强大小.解答:解:点电荷在A点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k=9109N/C=9103N/C,方向从O→A;而匀强电场方向向右,大小9103N/C,叠加后,合电场强度为零.同理,点电荷在B点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也为E=k=9109N/C=9103N/C,方向从O→B;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则两点的场强是由正点电荷和匀强电场场强的合成,A点的场强大小为: EA=E点﹣E匀=9103N/C﹣9103N/C=0; 同理,B点的场强大小为: EB=E=1.27104N/C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向右下方;故答案为:0,1.27104,点评:本题电场的叠加问题,一要掌握点电荷的场强公式E=k;二要能根据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11. 某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甲所示。
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宽度为Δs),在倾斜导轨的A处放置光电门让小车从P点静止下滑,再利用光电门记录下挡光片经过A点所经历的时间Δt接下来,改用不同宽度的挡光片重复上述实验,最后运用公式计算出不同宽度的挡光片从A点开始在各自Δs区域内的,并作出图像 (1)当光电门传感器A、B之间无挡光物体时,电路 ;当A、B之间有物体挡光时,电路 填“断开”或“接通”)(2)(多选)该同学测出4组数据,其中第3组数据发生了明显的偏差,如图乙所示造成偏差的可能原因是 ( )A. 小车从图甲中P点上方静止下滑 B. 小车从图甲中P点下方静止下滑C. 小车从图甲中P点静止下滑 D. 小车从图丙中P点静止下滑(3)另一位同学测出如下图所示的6组数据,根据图线,可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m/s2,挡光片经过A点时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 m/s参考答案:(1)断开, 接通 (各1分)(2)AD (2分) (3)0.6—0.8 ,0.54—0.56 12. (6分)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测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的速度的实验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式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R=0.20m)完成下列填空:(1)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a)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1.00kg;(2)将玩具小车静置于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_____kg;(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此过程中托盘秤的最大示数为m;多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记录各次的m值如下表所示:序号12345m(kg)1.801.751.851.751.90(4)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为_____N;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m/s2 ,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2)1.40 (4)7.9;1.4试题分析:根据秤盘指针可知量程是10kg,指针所指示数为1.4kg .(4)记录的托盘称各次示数并不相同,为减小误差,取平均值,即m=1.81kg而模拟器的重力为,所以 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的压力为mg-mg′≈7.9N根据径向合力提供向心力即,整理可得考点:圆周运动13. 如图甲所示,小车开始在水平玻璃板上匀速运动,紧接着在水平薄布面上做匀减速运动(小车刚驶上粗糙的薄布面瞬间有一碰撞过程,动能有所减少).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及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单位:cm)如图乙所示,纸带上相邻两点间对应的时间间隔为0.02s.则小车在水平玻璃板上匀速运动的速度是 m/s;小车在薄布面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初速度是 m/s.参考答案:0.9 5 0.85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实验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某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用描点法作出v﹣t图象,根据图象求出小车在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解答:解:匀速运动的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设对应点1、2、3、4、5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v2、v3、v4、v5,则有v1= cm/s=75cm/s=0.75m/s,v2= cm/s=65cm/s=0.65m/s,v3= cm/s=55cm/s=0.55m/s,v4= cm/s=45cm/s=0.45m/s,v5= cm/s=35cm/s=0.35m/s;以速度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用描点法作出小车在薄布面上做减速运动时的v﹣t图象.将图象延长,使其与纵轴相交,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小车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5m/s2,初速度为0.85m/s.故答案为:0.9;5;0.85.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选修3—5)(5分)如图所示,球1和球2从光滑水平面上的A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