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3届湛江市调研试文综历史题评析.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36677406
  • 上传时间:2018-04-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9.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20132013 届湛江市调研试文综历史题评析届湛江市调研试文综历史题评析2012.10.19吴川一中高三历史备课组一、解题思路、评改体会及抽样统计一、解题思路、评改体会及抽样统计12.史载:“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 ” 这一状况发生在A.西周周公时期 B.西汉高祖时期 C.唐代玄宗时期 D.北宋太祖时期 【解析】“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这是第一层信息,以此铺垫,明示了更高层 次的是“皆人主自为之”则具有决定意义A 为分封制,B 为郡国并行制,C 开始藩镇和募兵 制,D 通过分权与集权的办法,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此后 900 多年,封 疆大吏并无真正的财权、军权与政权故选 D 本题设计巧妙,取材精要,表述简约,考查文史知识及思维能力,为上乘之作美中不 足的是此题确有一定难度,教师也颇感棘手,结果考生真的得分最低,垫了 12 道选择题的 底一般而言,历届各地高考题中古代史占分最少,但总有一、两道选择题颇有难度,加上 陌生而遥远,令有志于重点大学的考生甚为挠头 【抽样统计】得分率,A 班 27%,B 班 24% 【问题及对策】文史知识不足,尤其历史知识的深度理解不够。

      泛泛而学,不着重点,不 学到位建议教学善抓重点,抓紧重点,再由中心向四周铺开,重点相串,既有纵深又有横广13.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 这体现了当时 A.重农抑商的要求 B.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C.工商食官的要求 D.抑制土地兼并的要求 【解析】与其说是考历史,倒不如说是考语文,考文考史皆显浅直白,易选中 B 【抽样统计】得分率,A 班 87%,B 班 80%14.关于书法字体,明朝人张潮认为:“楷书须如文人,草书须如名将口口介乎二者之间,如羊叔子缓带轻裘,正是佳处 ”口口中应填入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甲骨文 【解析】楷书笔画规整而缓慢渐进,草书流畅快捷而字迹难辨,行书则舍其二短而兼取 两长,高一学生已约略知晓本题引文甚有文采,读来准确而生趣 【抽样统计】得分率,A 班 82%,B 班 80%15.1913 年袁世凯在一次演说中提出《临时约法》 , “即其内容规定,束缚政府” ,让他“身受苦痛” 。

      由此可见《临时约法》A.扩大总统权利 B.维护民主共和 C.缩小内阁权利 D.赞成独裁专制 【解析】民初袁世凯,乃临时大总统,即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题目说被《临时约法》“束 缚”,AD 在逻辑上与题旨相反C 是考责任内阁制,此为参议院牵制袁世凯的绳索, “缩小”2肯定错无论正选或反选皆非 B 莫属 【抽样统计】得分率,A 班 92%,B 班 72%16.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提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 ”新中国成立后,这段话在外交方针上表现为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不结盟 D.另起炉灶 【解析】引文从正反两面已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考生不必忧心过度或自寻烦恼,直接选A 【抽样统计】得分率,A 班 84%,B 班 82%17.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以下口号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A.革命委员会好 B.勤劳致富 C.超英赶美 D.尊重人才 【 【解析解析】 】考查常避不谈的文革史BD 在新时期,C 是大跃进,A 又是“革命”,不选 A 已奈之何? 【抽样统计】得分率,A 班 78%,B 班 72%。

      18.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 ……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 ”下列观点与该句最为契合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C.美德即知识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解析】“求知”、 “智慧”、 “向善”与“德行”可谓同义词,C 正是“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的 主张A 是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的名言,B 是启蒙思想之一社会契约论,D 是基督教的说法抽样统计】得分率,A 班 100%,B 班 100%废题一道19. “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文中“学者和战士”指的是A.伏尔泰、达尔文 B.拿破仑、俾斯麦 C.马克思、恩格斯 D.圣西门、傅立叶 【解析】“无产阶级的科学”、 “两位学者和战士”、 “友谊”,加上中小学语文和品德课上的一 些常识,考生易选中 C再说,A 差 100 岁,B 差 70 岁,D 不是科学而是空想。

      【抽样统计】得分率,A 班 93%,B 班 80%20.19 世纪末期,一位西方画家为了画一个干草堆,早晚出门时带上十几块画布,随光线或天气的改变而一块块地换着画与其创作风格一致的作品是A. 《自由引导人民》 B. 《日出·印象》 C. 《清明上河图》 D. 《格尔尼卡》 【解析】题目抄自教材,也说明了印象画的特征和来源A 是西方浪漫主义杰作,D 是 西方现代立体主义经典,C 则是中国古代的风俗画 【抽样统计】得分率,A 班 91%,B 班 79%21.1932 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爵士说道:“我察看了当今的世界,……我不3得不承认,……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 ”引起文中“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的主要原因是A.冷战局面的正式形成 B.苏联实力壮大的威胁C.国家干预经济的实施 D.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解析】“1932”,英国人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其因正是 D,其法则为 C或者说, “倒退”与“危机”皆为贬义词, “国家干预”在那时可是正面的A 在二战后初期,B 却是“苏联” ,且苏联实力壮大到能威胁西方的程度,最早也得在 1936 年。

      【抽样统计】得分率,A 班 94%,B 班 80%22.1936 年,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从苏联失望而归他说苏联是生虫 的红苹果,虽然光鲜亮丽,但不能吃了它揭示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现严重危机 B.新经济政策的负面影响C.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存在弊端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误 【解析】30 年代,正是苏联经济拔起,苏联经济模式形成之时,西人喻之为生虫的熟果, 事实上非常贴切A 是 20 年代初,B 是 20 年代中,D 是八九十年代 21、22 两题主要考查时间时间性是史学的第一要素,再说,这两题要求确切记住的 是极其重大的时间点,所以,考生选不中,不能说豆腐里藏硬骨 【抽样统计】得分率,A 班 93%,B 班 72%23.1968 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公开批评越南战争是“一个伟大国家蹂躏一个小国 ”的“可憎”的战争,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A.美国霸权地位逐渐确立 B.欧洲共同体的实力发展C.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强 D.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 成 【解析】题目有些绕口, “1968 年”, “ 法国”“批评”, “越南战争”是美国大欺小,问“能够和 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 是二战后期和战后初期,C 是苏联解体以来,D 至今未能,不 合事实回头看,越战是在冷战时期,法国又是欧共体(欧盟)的两台发动机之一,题目所指 应是两极格局中的多极化,典型事例就是 B本题难度较大,直选冒险,用排除法才可稳拿4 分 【抽样统计】得分率,A 班 29%,B 班 15% 【问题及对策】本题不从正面考查,而是旁敲侧击,如果用直选法正面冲突硬碰硬,确 实需要扎实的历史知识及过人的思维能力第一轮未复习到是得分偏低的又一原因,但纵 然到 2013 年 5 月,对理解、运用能力一般而停留于表面知识的考生,又有何益?可见,正 确、深入理解重大史实是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至于 B 班得分率甚至低于第 12 题,原因可能与过分急躁等非智力因素有关 【总结选择题总结选择题】抽样统计整体数据:选择题 48 分(满分)得 48 分(满分)人数得 40 分以上人数得 32 分以上人 数平均分A 班4 人4868 人37.7B 班1 人26 人49 人36.24第 18 题太易,废题一道首、尾两题偏难,难题数量与近 3 届高考一致中等难度题目 占 9 道整体看有梯度,比高考稍易所以,问题主要不在试题而在考生。

      考生主要问题不 在复习进度而在既有知识及能力38. (28 分)法律的历史和文明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 的关连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第五表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 上的效力第九表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材料二 诸八议者(注:八议指亲、故、贤、能、功、责、勤、宾等) ,犯死罪,皆 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注: 一般死罪可降为流罪) ;流罪以下,减一 等 ——《唐律 疏议》 材料三材料三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 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 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人权宣言》 材料四材料四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 ,而是“民治” ,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 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 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 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童光 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回答: (1)阅读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 (12 分) (2)比较材料一、三,找出它们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并据此说明罗马法的深远影响(5 分) (3)材料四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落实的?(9 分)综上探究,你认为 法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2 分) 38 参考答案. (28 分) (1) 《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或:侧重民法) ;注重法律公平。

      (6 分) 唐律注重伦理(或:“以礼入法” ) ;赋予贵族、官僚一定的法律特权,皇帝拥有最高裁 决权 (6 分) (2)罗马法和《人权宣言》都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 分)影响:罗马法奠定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立法的基础 (2 分) (3)落实:颁布《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实行人民 民主专政(3 分) ;选举人大代表,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3 分) ;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等制度 (3 分) 作用:规范自己,建设公正、公平社会 (2 分)【 【评评改体会及改体会及试题试题分析分析】 】 38. . ( (1) )本小问考查解读并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通过材料理解“罗马《十二铜 表法》与唐律的特点”,分值 12 分 考生的答题情况:5极个别得满分 12 分,普遍得 6~8 分,小部分 0 分考生一般能答出“《十二铜表法》的 特点”,得 3~6 分,而对“《唐律疏议》”的材料不理解,只是笼统答到“不平等、随意性、皇权 至上、具有等级特权”等等,这最多只给 2 分,其他如照抄材料或原原本本解释材料而没有 概括的不给分 存在问题: 1、学生的理解能力差,特别是材料二“唐律”的古文难读,而且教材又不系统介绍中国 古代的法律制度,考生难免生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