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的淬火与回火.docx
6页钢的淬火与回火一、钢的淬火淬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某一温度,保温然后快速冷却获得马氏体或下 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目的:为了获得马氏体和下贝低体,然后通过适当的回火,获得所需的力 学性能一)淬火工艺1 、加热温度的确定:根据钢的化学成分来选择碳钢则根据WC来选择1 ) 亚共析钢: AC3+( 30— 100)C冷却理由:加热时,得到全部A,冷却后,得到M (A-M)若低于AC3得到A+F,冷却后得到M+F ( A+F- M+F2) 共析钢和过共析钢: AC1 + ( 30—70)C 加热后组织为: A+Fe3CH( 一般为来溶解的小颗粒)冷却后组织为:M+Fe3 (K (粒状)+AR粒状Fe3C可提高淬火钢硬度和耐磨性为什么不和热到ACm以上呢?① 渗碳体全部溶解,则 A的WCT,使MQ, ART,硬度J② 使淬火后的M体粗大,脆性T2、 加热时间的确定: 保证零件内外温度一致(热透) ,提高生产率 米用经验公式 T = a KDa—加热系数min/mmK-装炉修正系数D—工件有效厚度mm3、 冷却介质1 )冷却速度对淬火质量的影响冷却速度要大于VK以便保证得到M冷却速度过大T引起大的内应力T零件变形或开裂2) 理想的冷却速度在 C 曲线鼻尖处(650-500 C) 冷却要快—保证过冷 A 不转变 在 Ms 附近 (200— 300E)冷速要慢一避免变形或开裂3) 常用冷却介质水:650 — 500 C及200— 300 C冷速均快 易引起变形或开裂。
一般用于碳钢 盐水、碱水:提高600-500 C的冷却能力一般用于等温淬火或分级淬火矿物油:冷却较慢,可能使一部分过冷A转变为P —般用合金钢(过冷 A较稳定)(二)淬火方法1、单介质淬火 碳钢——水;合金钢——油2、双介质淬火 优点:得到高硬度,又减少变形和开裂应用: 1)形状较复杂的碳钢件——先水后油水冷到400C左右(丝丝声)再油汽2)尺寸较大的合金钢件——先油后空3、 分级淬火先在Ms附近保温2-5分钟(盐浴或溶炉中),然后油汽或空汽优点:减少变形和 开裂、内应力小 缺点:会出现部分 P应用:用于复杂的小型碳钢件和合金钢件4、 等温淬火在略高于Ms (260-400 C)的温度中保温较长时间(半小时) 进行组织转变,然后空汽优点:得到BF,综合力学性能好,内应力小应用:用于WO0.6%的碳钢和合金钢的小型复杂件(三)钢的淬透性1、何谓钢的淬透性?1) 定义:钢在规定条件下淬火时,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2) 淬硬层:得到 50%以上马氏体的金属层, 成分相同的钢、 淬火条件相同、 质 量越大、淬硬层越薄 P61 图 4-213)临界直径DC钢在某种介质中淬火后,心部得到 50沖上,马氏体组织的最大直径。
同一成分的钢,采用不同淬大介质冷却,得的DC不同,水淬比油淬的DC大钢的DC越大、淬透性越好,合金钢比碳钢的淬透性好2、 影响淬透性的因素钢的过汽A越稳定,淬透性越好1) 化学部分WCi 接近0.77%,淬透性越好—共析钢比亚共析、过共析钢好大多数 合金元素能提高钢的淬透性一合金钢比碳钢的淬透性好2) 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提高加热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可提高淬透性但A晶粒粗大,力学性能变差3、 淬硬性钢在理想条件下进行淬火能达到的最高硬度的能力淬硬性主要取决于钢的WCP5图牛12二、钢的回火1 、回火及其目的1 ) 回火:将淬火后的钢和热到 Ac1 以下某一温度,保温到组织转变后, 冷却到 室温的热处理工艺2) 回火的目的① 减少或消除内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② 稳定组织,保证工件在使用时不发生形状和尺寸变化③ 调整力学性能,适应不同零件的需要2、淬火件为什么要回火?淬火后得到的组织为 M+AR① M和AR都是亚稳态组织在一定条件下会自发转变为稳定组织若淬火件不回火,则过一段时间后,M和AR发生转变一一工件形状、尺寸发生变 化② 淬火时、冷却速度快、工件存在较大的内应力,必须及时回火消除,以 免变 形、开裂3、 钢在回火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四个阶段P62图4-221) 马氏体分解,得到回火马氏体w 200°CM回=皿(过饱和程度低)+极细的片状碳化物过饱和的碳以极细的片状碳化物形 式从A中析出内应力减少,硬度变化不大力学性能与回大温度关系P63图牛232) 残余A转变200— 300 C得到B下或M回硬度稍下降3) 碳化物转变为细小颗粒状 Fe3C300-400C铁素体基本内分布细小的颗粒状 Fe3C 叫做回火托氏体 内应力基本消除,硬度下 降,塑性和韧性提高4) Fe3C聚集长大为细小球状渗碳体〉400C铁素体基本内分布细小的球状渗碳体 叫做回火索氏体 内应力完全消除,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钢的回火力学性能与 温度的关系见P63图4-234、 回火种类及应用1) 低温回火 150-250C 组织:回火马氏体性能:高碳钢、淬火 +低回、硬度高、塑性和韧性较低 低碳钢、淬火 +低回强度、 硬度不高、塑性、韧性好 应用:要求硬而耐磨的工件(高碳钢件) 如刀具、量 具、冷变形模具、滚动轴承2) 中温回火: 350-500 C组织:回火托氏体 性能:较高的强性极限和屈服点,塑性、韧性较好 应用:主要 用于弹性零件和热变形模具3) 高温回火500-650 C组织:回火索氏体 性能: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例如:轴、曲轴、连杆、齿轮、重 要螺栓等 调质=淬火+高温回火5、回火胞性淬火钢在某些温度压间回火时,产生脆化现象1) 第一类回火脆性:在300 C左右出现的脆性无法消降 尽量不在此温度范围回火2) 第二类回火脆性:在500-650 C 出现脆性 主要发生在含 Cr、 Mn、Cr—Ni 等 合金钢 可用高温回火后,快冷的方法消除如 40Cr 调质时,高温回火后用水冷-二类回火脆性三、常见的淬火缺陷1、 过热:加热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引起 A体晶粒粗大的现象 危害:使 力学性能变差,尤其是塑性和韧性2、 过烧:加热温度接近固相线,要使钢中低熔点物质局部熔化并开始发 生晶界氧 化的现象。
危害:使工件报废3、 氧化与脆碳:氧化——表面生成松脆的氧化皮 脆碳——表层的含碳量降低 危 害:降低精度,增大表面粗糙度4、 硬度不足或软点产生原因:①温度过低,保温不足,汽速过慢一M少②氧化与脆碳5、 变形与开裂原因:产生的内应力>c sf产生变形内应力>C bf开裂内应力来源:① 加热、冷却时内外温差f产生变形② 组织不均匀f产生组织应力预防措施:① 合理的结构设计、壁厚均匀、圆角过渡② 合理选用材料淬透性好的钢③ 正确的热处理工艺:加热、冷却、保温注意浸入淬火介质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