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奉化市溪口中学2022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2页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图是用海水提取粗盐的大致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B.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C.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D.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向盛有一定质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某温度下,向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C.电解水D.向足量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锌和铁3.紫薯富含淀粉、维生素、钾、铁、钙、硒等,有特殊的保健功能。
其中钾、铁、钙、硒指的是( )A.单质 B.原子 C.分子 D.元素4.2018年实验操作考试时,小M抽到了一道题,以下是小M完成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实验完毕后被扣2分,她失分的步骤是A.Ⅰ和Ⅱ B.Ⅱ和ⅢC.Ⅱ和Ⅳ D.Ⅲ和Ⅴ5.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B.该反应中和的质量比为14:11C.该反应中和的分子数之比为7:6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6.已知某氮氧化合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则该化合物是A.NO2 B.N2O C.NO D.N2O37.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检查气密性C.加热液体 D.闻气体的气味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以下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C.二氧化碳验满 D.稀释浓硫酸9.如图为硫酸性质的知识归纳,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A.若盐为BaCl2的溶液,则反应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若碱为NaOH的溶液,可以在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证明两者发生了中和反应C.若金属氧化物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可以利用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这一性质,除去铁锈D.若金属为Mg和Zn,将质量相等且过量的两种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Mg产生的H2多10.有机锗具有抗肿瘤活性,锗元素的部分信息见图。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 )A.x=2B.锗原子的电子数为32C.人体中锗是非金属元素D.锗原子的中子数为4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用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1)对比________(填序号),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的一点改进是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时,便可开始收集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你另写一个优点_____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的燃烧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如图F向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酸、碱、盐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下面是三位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做的有关实验。
1)小明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他通过仪器测定溶液的pH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pH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①根据图像分析可知,图中横坐标的“加入的溶液”是指(填溶质化学式,下同)_____,a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②取反应过程中的少量液体M于试管中,逐渐滴加Na2CO3溶液,首先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由此推测,M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写离子符号)_____2)小华同学为探究石蕊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①实验中小华发现D烧杯中的溶液变为红色,则说明硫酸锌溶液显_____ (填“酸性” “碱性” “中性”或“不确定”)②小华同学发现溶液变为蓝色的有_____(填字母序号)③小华同学将适量的C中的液体加入到B中,会发现溶液变为紫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3)彬彬同学按下图实验过程来测定部分变质的NaOH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请你根据图中的有关信息计算出原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14.现在实验室需要配制52克的5%的氯化钠溶液,乐乐同学的实验操作步骤示意图如下,(1)D中瓶塞倒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写出标号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3)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若指针偏右,此时操作为______________4)应选量筒的规格为____________(“10”“50”“100”“500”)mL5)实验操作顺序的正确标号为____________6)实验操作,最后一步是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备用7)计算配制10%的稀硫酸200克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克每毫升的硫,浓硫酸的体积_________列式并计算)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为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数据如表反应前反应后实验数据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石灰石样品的质量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1153.4克10g160.1g请计算:(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16.为测定某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杂质不参加反应且部分不溶于水)取样品20g,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固液混合物115.6g,过滤,滤渣1g,再向滤液中加入水185.4g,最终只得到氯化钠溶液请计算:(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2)最终得到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3)若用36.5%的浓盐酸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试题分析: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正确,B、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正确,C、蒸发就是通过风吹日晒,把水分蒸发,所以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正确,D、在蒸发池中,由于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而氯化钠的质量不变,所以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正确,故选B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2、B【详解】A、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氧气的质量会不断的增大,而不是最后为一定值,故错误;B、某温度下,向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氯化钠不断溶解,溶液质量不断增加,当溶液饱和后,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钠,溶液质量不变,故正确;C、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体积比是2:1,故错误;D、锌比铁活泼,与稀盐酸反应时,锌比铁反应剧烈;当等质量的锌和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时,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比铁少,故错误3、D【分析】认识元素及其意义【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我们通常所说的某物质中含有钾、铁、钙、硒等,这类说法指的是含有钾、铁、钙、硒这些元素。
故选:D4、C【解析】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好仪器后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正确;Ⅱ倾倒液体时,试管和试剂瓶要倾斜,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错误;Ⅲ排空法收集气体时,将导管伸到接近瓶底,排尽空气,使收集的气体较纯,正确;Ⅳ气体验满方法: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部,不应伸入集气瓶内,错误;Ⅴ洗刷试管,应将试管内盛有约三分之一的容积的水(最多不超过二分之一),然后将试管刷旋进试管内,正确5、D【详解】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氢元素一定来源于有机物,碳元素的质量为2.4g,氢元素的质量为0.6g,所以该纯净物中只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是正确的叙述;B.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8g+5.4g-3g=11.2g;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4:11是正确的叙述;C.有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和生成的水的质量可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11.2g/32):(5.4g/18)=7:6,是正确的叙述;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2.4g/12):(0.6g/1)=1:3,故是错误的叙述,故选D。
6、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可求得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7/14 :16/16=1:2,可知该化合物是NO2考点: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7、C【详解】A、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细口瓶要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地倒,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将瓶子放回原处,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紧握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不漏气,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C、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操作错误,符合题意;D、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中,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8、C【详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A不正确;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不正确;C、二氧化碳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故C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D不正确。
故选C9、D【详解】A、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故A正确;B、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色,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所以碱为NaOH的溶液,可以在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证明两者发生了中和反应,故B正确;C、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可以利用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这一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