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a郑州大桥医院门诊病种分析111.doc
3页医驛篇查分析为提高医院门诊医师的诊疗水平,促进学科建设,明确门诊工作面临的形 势和任务,加强门诊质量的科学化管理,为医院实行全面的预约分诊打下基础, 现对我院门诊患者进行了病种调查,情况如下资料和方法】(一) 资料来源:我院2015年1--10份门诊就诊病人情况通过有效调查,病人总数(236204)人次病种调查表为自行设计,主要内容 包括:疾病诊断、就诊科室、初复诊情况和诊疗情况等二)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法,在门诊进行统一布置,由各科出门诊医师 对每位就诊病人按调查表要求的项目当场进行填写一) 门诊量在前10位的科室依次是:围产保健人次84625人次,占35.82%; 妇产科62349,占26.39 % ;儿科29382人次,占12.43 %;内科21719人次, 占91.8%;外科12752人次,占5.31 %;五官科9750人次,占4.12 %; 口腔科 5177人次,占2.19 %;乳腺科4865人次,占2.05%;皮肤科3968人次,1.68% 中医理疗科1152人次,占0.4%超声科119612人次二) 疾病顺位:按疾病诊疗例数多少排列,前9位疾病依次是:妊娠状态, 人工流产,瘢痕子宫,支原体肺炎,急性咽峽炎,上呼吸道感染,阴道炎,盆 腔炎,急性扁桃体炎。
讨 论(一)学科建设是影响专科门诊量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医院有门 诊任务的科室共有10个,专科门诊量在前5位的科室,病人总数占整个门诊病 人总数的89.05%其中,妇产科作为医院的龙头科室,担负着医院大多数就医 患者的诊疗和围产保健任务;儿科疾病位于第二位说明学科建设对专科门诊 量有重要影响,学科建设好、医疗技术水平高是吸引病人的关键因素这些科 室在社会上有很好的声誉,病人来源较多因此,医院必须重视和加强学科建 设,提高医疗水平和学术地位,扩大学科的声誉和影响,提升竞争力同时, 专科门诊量的增加,也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充足的门诊病源为医学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选择空间,为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各种 技能和专业定向发展创造了条件,是保证门诊病种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为此, 医院要把加强门诊工作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提高科室领导对门诊工作重 要性的认识要把门诊工作列入科室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对门诊医师的管理,明确门诊 工作的职责和要求,对门诊医师的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制定相应的奖罚措 施在重点学科的申报、评审中,加强对科室门诊工作完成情况的考核另外, 要把门诊工作列为科室人员、用房等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树立成本---效益的 观念,根据科室门诊工作量和要求,调整各科室在门诊楼的布局和占地面积, 以病人的需求为导向,确定合理的科室资源分配方案,动态管理,提高门诊楼 房间的利用率。
二)疾病谱对学科建设的启示:门诊病人疾病谱广泛,病种繁杂调查中, 病人数最多的前9位疾病都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妊娠状态是门诊第一位疾病,这些都反映出科室所具备的技术专长和实力 这提示我们:在学科建设上还缺乏应有的准确的定位,没有形成非常突出的诊疗技术特色和优势参考疾病谱,确定科室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科室既要不断提高专科常 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水平,又要坚持科学准确定位,调整、明确主攻方向,不 断创新,在特色医疗上形成规模和优势,切实做到科有特色,人有专长’.在 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专科重点疾病的治疗上力争有所突破在糖尿病、高 血压等疾病的治疗上必须要有独到之处,体现出学科特有的医疗技术水平同 时,在门诊设立疾病教育中心和幵设专病联合门诊,对提高诊断治疗水平十分 必要扩大专家门诊,充实门诊医师力量,展示专科技术特色,提高解决疑难病的 诊治能力随着我院妇产科专业的不断壮大与发展,儿科、儿童保健和超声科 等衍生科室的病人量也逐渐增多在这些科室里,人们前来就诊咨询的人次越 来越多同时对应诊的医务人员的资质和水平也越来越高所以,就要求医院 一方面注重人才的培养,同时,也要重视人才的引进那种忽略医疗技术与质 量,单靠人海战术的工作方法,是不适合形式的发展需要的。
专家门诊质量代 表医院和科室的医疗技术水平,专家的技术特长体现了学科的发展方向应制 定专家挂牌门诊管理规定,简化审批程序,鼓励专家多出门诊,充分发挥专家 在解决疑难病诊治中的作用同时,应充分利用人才资源,解决好离退休老专家出门诊协调难的问题2)加强门诊预约分诊,计划性进行预约诊疗工作,科学合理安排就医秩 序,把更方便的简捷和优化的就诊流程展现在患者面前有效地解决患者看病 难问题从我院门诊就诊人数的统计中看出,全院就诊人数最多的科室,主要为:妇 产科、围产保健、超声科和口腔科这些科室长期存在着看病候诊时间长的问 题虽然有的科室还进行了 “二次分诊”,但患者仍感到有时候有等待时间长问 题因此,今后应该继续加强门诊预约分诊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分流病 人提前安排就医排序使患者以最短的候诊时间,高质量的诊疗过程,在医 院渡过较为顺利的诊疗过程三) 增加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经费投入,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费用补偿机 制,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保障能力;’’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职能和作用,制定各 级医疗机构的药品分级保障目录,加强管理,逐级递送,各尽其职,按规定的 目录供应药品;#推行持卡就医,明确个人医疗消费情况,增强费用意识,为医 疗改革工作的全面铺幵和深化奠定基础。
四) 应对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挑战:随着全国城镇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改革的 全面推行,病人对医院的选择具有更大的余地,医院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 争和严峻挑战为此,医院首先要做好思想准备,认清形势,对医疗市场进行 深入、透彻的分析,增强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提高门诊工作对学科建设和人 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把门诊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研究、确定医院的发展战略 其次要做好技术准备,加强学科建设,形成鲜明的技术特色和优势,在医疗技 术的创新上下功夫,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建立鼓励创 新的机制,积极稳妥地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促进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第三,要做好服务准备,把服务质量作为医疗质量的重要方面,为病人提 供简便、快捷、满意、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满足病人医疗需求第四,要做好硬件准备,要根据门诊工作的特点、业务范围及要求,建设 一个高水平、高效率的门诊信息管理系统,启用医师工作站,简化就诊流程, 实现门诊就诊全过程信息化,创造整洁、舒适、安静、温馨的医疗环境,营造 良好的门诊文化氛围,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高、精、尖医疗仪器 设备,把医疗质量提高到新的层次和水平2015.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