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步高】2015届高考总复习word题库:语言基础知识正确使用词语Word版含答案].pdf
9页正确使用词语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奔涌的黄河水 ________兰州人民的热情, 小小的漂流瓶代表锦州世园会向世界发出的邀请②今年 1 月至 8 月,我省居民生活 ________品价格涨幅总体回落③在微博中,大 S 变身警花,寄语司机朋友高速路上 ________车道时务必打方向灯A.包含 必须 变幻 B.包含 必需 变换C.饱含 必需 变换 D.饱含 必须 变幻解析 “ 包含、饱含 ” ,都是动词,都有 “ 含有 ” 的意思;前者指里边含有,后者指充满此处应用 “ 饱含 ” “ 必须、必需 ” 都是动词,都有 “ 一定要 ” 的意思必须: ① 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 ② 加强命令语气必需:一定要有;不可少很显然,生活用品是 “ 必需 ” 品 “ 变幻、变换 ” ,都是动词,都有 “ 变化 ” 的意思变幻:不规则地改变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改变车道应用 “ 变换 ” 答案 C2.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 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②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 ,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③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 首先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④谈到决赛对手时,教练说:“这将 是一场漂亮的比赛,在决赛中和他们会师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A.坦陈 场所 必须 必然 B .坦陈 场合 必需 必定C.坦承 场合 必需 必然 D .坦承 场所 必须 必定解析 此题考查近义词辨析一是要注意不同语素的理解,二要注意语境,三要用好排除法 “ 坦陈 ” 与 “ 坦承 ” 区别在 “ 陈 ” 和 “ 承 ” , “ 陈 ” 是陈述, “ 承 ” 是承认, 根据语境, 应该是承认,故 “ 坦承 ” 更合适,先排除 A 、 B 项 “ 场合 ” 指由一定的时间、地点、人员等构成的某种环境, “ 场所 ” 指供活动的处所,一定的地方,根据语境,应选 “ 场所 ” 再排除 C 项,故选 D项答案 D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我国首个儿童家具强制性国家标准《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已于 8 月 1 日起正式________②为加快推进麻城市创新 ________先导区建设,该市着力破解阻碍创新发展的瓶颈③市财政局通过集中培训等措施, 让操作人员理解和 ________财政业务, 提高了操作技能。
A.施行 试验 熟习 B.实行 实验 熟悉C.施行 实验 熟习 D.实行 试验 熟悉解析 “ 实行、施行 ” ,都是动词,都有 “ 行动、做 ” 的意思前者偏重于用实际行动去做,后者指推行、使事情开展起来 “ 实验、试验 ” ,都是动词,都有 “ 实际做 ” 的意思前者指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后者指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 熟悉、熟习 ” ,都能做形容词和动词前者指知道得清楚、详细,应用范围广,可以用在人、事、物上;后者指熟练地掌握或了解很深刻,应用范围窄,一般用在业务、学问、技术操作上答案 A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通过几代技师的努力,我厂终于生产出了有口皆碑的佳酿,它口感 _________,气味芳香,成为我厂的 " 招牌酒 " ②理想的美, 是创建高洁的人格, 发育丰腴的肌肉, __________外延都要达到完全的深境,而不是像绣花枕头一肚草似的,仅存其表面之美③在焊接的过程中, 温度如果达不到一定的高度, 无法充分熔化金属, 就会影响焊接质量此时如果加入一些 ________,能够促进金属熔化。
A.淳厚 内涵 溶剂 B. 淳厚 内含 熔剂C.醇厚 内涵 熔剂 D. 醇厚 内含 溶剂解析 "淳厚 "之义为 "淳朴 "; "醇厚 "(气味、滋味 )纯正浓厚,也有 "淳朴 "之义 "内涵 " 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即概念的内容; "内含 " 指 "里面包含有 " "溶剂 "指能溶解别的物质的液体,如水等; "熔剂 "指熔炼、焊接或者锻接时,为了促进原料、矿石或者金属的熔化,而加进的物质,如石灰石等答案 C5.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针对众多作家指责百度文库侵权的问题,百度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将百度文库中文学作品附带广告的大部分 ________回报给版权方②对学生的教育,如果在生活上“怀里抱着走”,在课业上“鞭子赶着走”,那么将________无穷,很难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③每次会议,闫书记都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他常说:人民的事业需要我们讲真话,而不负责任的 ________是事业的绊脚石A.效益 祸害 附和 B.收益 祸害 附会C.收益 贻害 附和 D.效益 贻害 附会解析 效益 /收益: “ 效益 ” ,指效果和收益。
“ 收益 ” ,一是指营业收入;二是指得到益处根据语义, “ 附带广告 ”“ 回报版权方 ” 应用 “ 收益 ” 祸害 /贻害: “ 祸害 ” ,一是指祸事;二是指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三是指损害,损坏 “ 贻害 ” ,指留下祸害根据语义,强调对学生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且与 “ 无穷 ” 连用,应用 “ 贻害 ” 附和 /附会: “ 附和 ” ,指 (言语、行动 )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 附会 ” ,指把没有关系的事物说成有关系,把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说成有某种意义根据语义,在会议场合不负责任的讲话,应用 “ 附和 ” 答案 C6.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阅读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 ________作品的语言,感受作品的思想、艺术魅力,不仅可以 ________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 还可以激发我们 ________自然、 热爱生活的感情A.品味 体味 珍爱 B .品评 体验 珍惜C.品评 体验 珍爱 D .品味 体味 珍惜解析 “ 品味 ” 指深入体会,玩味; “ 品评 ” 指辨别评议优劣、好坏从文句来看,阅读对象是 “ 优秀作品 ” ,不存在让读者辨别、评议优劣、好坏,而是让读者体会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
因而应选 “ 品味 ” 再看 “ 体味 ” 和 “ 体验 ” 这组近义词 “ 体味 ” 是仔细体会, “ 体验 ” 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从搭配对象来看, “ 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 ” 应搭配 “ 体味 ” “ 珍惜 ” 和 “ 珍爱 ” 都有 “ 看重 ”“ 重视 ” 的意思 “ 珍惜 ” 侧重 “ 爱惜 ” , “ 珍爱 ” 强调爱护的程度 “ 自然 ” 和 “ 珍爱 ” 搭配,突出了十分热爱自然的情感答案 A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室内装修设计师多利用装饰材料来 ________建筑空间的不足,比如客厅过大或过窄,就装上屏风、隔扇或镜子来改善其空间效果②作为传统文化项目,上海文庙每年都以庙会的形式举行许愿活动,让莘莘学子在孔子像前表达志向,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 ________③他本来就桀骜不驯,我行我素,受此冷遇,更不理会众人诧异的目光和主持人的劝阻,________扔下话筒,头也不回地走出会议室A.弥补 熏染 径自 B.弥补 熏陶 径自C.填补 熏染 径直 D.填补 熏陶 径直解析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填足填补:补足空缺或缺欠。
① 句应用 “ 弥补 ” 熏陶: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 (多指好的 )熏染: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 (多指坏的 ) ② 句用 “ 熏陶 ”更恰当 径自: 表示自己直接行动径直:表示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 不在中途耽搁③ 句选 “ 径自 ” 合适答案 B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目前的文学创作不可谓不繁荣,但厚重的、 ________时代精神的作品还不多,描写普通大众的作品偏少②正是由于水源的 ________,人类才开始考虑如何来使相对 ________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③最近, MSN服务将要收费的消息在媒体和用户中流传 微软在华的 MSN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由中美商业模式差别造成的 ________,基于个人计算机的 MSN将 ________免费下去A.引领 短缺 / 稀缺 误解 / 始终B.引导 稀缺 / 短缺 曲解 / 始终C.引领 短缺 / 稀缺 误解 / 一直D.引导 短缺 / 稀缺 曲解 / 一直解析 “ 引领 ” , 引导, 带领; “ 引导 ” , 带领, 指引。
① 句陈述的对象是 “ 时代精神 ” , 应用 “ 引领 ” “ 短缺 ” , 缺乏、 不足; “ 稀缺 ” , 稀少, 短缺 ② 句第一空只有用 “ 短缺 ” 才能与 “ 相对 ”“ 最大限度地 ……” 照应;对 “ 水资源 ” 而言当用 “ 稀缺 ” 表明它的现有状况 “ 误解 ” ,不正确的理解; “ 曲解 ” , 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 (多指故意地 ) ③ 句第一空应为 “ 误解 ” “ 一直 ” 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 “ 始终 ” 表示从头到尾 ③ 句第二空用 “ 一直 ” 更合适答案 C9.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二十多年来,这个教人自强不息的回答总是像 ________在夜雾茫茫的大海上的一座灯塔,若隐若现,时明时暗,照亮我的人生航程②我的看法是,庄周一定能 ________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的“闲福”对于人生的意义③中国小说总是不静止地叙述人物的内心活动, 而往往侧重通过人物的外部言行的表现使读者 ________到人物的内心活动④“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 ________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在艺术形象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A.伫立 称 领略 原先B.肃立 称 体会 原本C.伫立 掂 体会 原本D.肃立 掂 领略 原先解析 “ 伫立 ” ,长时间地站着; “ 肃立 ” , 恭敬庄严地站着 ① 句形容灯塔应用 “ 伫立 ” “ 称 ”显得呆板,而 “ 掂 ” 突出一个估计、权衡的心理过程,故 ② 句应选用 “ 掂 ” “ 体会 ” ,体验领会,含有理解感受的成分; “ 领略 ” ,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③ 句应用 “ 体会 ” “ 原先 ” ,从前,起初; “ 原本 ” ,原来,本来 ④ 句应用 “ 原本 ” 答案 C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国务院发表声明称,必须采取更为严格、更为有力的措施,认真落实中央制定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 ________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②去年九月份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水电资源告急,国家媒体报道,贵州水电站日均发电量 ________90%③经过全体抢险人员 8 天 8 夜的艰苦奋战,山西王家岭矿难抢险救灾工作创造了中国________世界矿难史上抢险救灾的生命奇迹A.遏止 锐减 乃至 B .遏制 骤降 甚至C.遏止 骤降 甚至 D .遏制 锐减 乃至解析 遏止,极力阻止;遏制,制止,控制;据语境当选 “ 遏制 ” 。
锐减,急剧减少;骤降,突然下降,忽然下降;据语境当选 “ 锐减 ” 甚至,提出突出问题,有更进一层的意思;乃至,甚至,多用于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