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永组团W分区莲花滩河7号道路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docx
52页西永组团W分区莲花滩河7号道路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工号: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自然地理2.1.1 地理位置拟建道路起于西永大道,穿过学成大道及上跨龙凤河分洪渠,终点与大学城北路 相交工程区域内的道路主要有大学城北路、学城大道、西永大道和现状村道区内多条道路己建成,四周皆有道路连接场地,交通较为便利2.1.2 气象与水文1气象重庆位于东经10517,〜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 平原的过渡地带场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总时数1000〜120()h,具冬暖 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分、温润多阴、雨热同季,常年降雨量1000〜1400mm,春 夏之交夜雨尤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偏少、秋雨连绵等特点,素有“巴山夜 雨”之说气温的垂直分带明显,海拔高程300m以下的沿江河谷区,年平均气温为 18.0 〜18.8C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3℃极端最高气温43.0℃(2006.8.15),极端最低气温-1.8C (1955.1.1I)o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7.7℃,最冷月(一月)平均最低气温5.7℃,最大平 均日温差 11.9℃(1953.7)降水量、蒸发量:最大年降水量1544.8mm,最小年降水量740.1mm,多年平均降 水量为1082.6mm,年最大降雨量1544.8mm,年最小降雨量740.1mm,降雨多集中在5~ 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且强度较大,暴雨时有发生;日最大降雨量 266.5mm(2007.7.17),日降雨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 右,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2.1mm;多年平均蒸发量1138.6mm。
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17.7hPa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组团W分区莲花滩河7号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风:全年主导风向以北风为主,频率13%左右,夏季主导风向为北西,频率10% 左右,年平均风速为1.3m/s左右,最大风速为26.7m/s雾日:全年平均雾天日数30〜40天,最大年雾天日数148天2水文区域资料显示,区内水系分属长江水系嘉陵江流域沿线发育有莲花滩河(龙风 河)、水塘等地表水系或水体莲花滩河大体上沿南〜北向发育,虎溪河与莲花滩河在 陈家桥一带汇合后为龙凤河,最终汇入嘉陵江,莲花滩河常年有水,规模有限,属一 般性溪流根据现场走访调查与资料提供的河流各频率水位如下:龙凤河(分洪渠):位于线路里程K()+605~K()+615一带,河床宽约10m,与线路 交汇段河道因渠道修建已被人工改变,勘察期间水位274.967m(2021.5.8),水深 0.5~0.8m龙凤河(分洪渠)与道路相交段的五十年一遇洪水位279.930 m,百年一 遇洪水位为282.27m7-西永组团W分区莲花滩河7号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龙凤河(分洪渠)照片(与线路交汇处)路桩号K0+000~K0+40()(北暗向斜核部)一带既有拟建道路两侧20~50m范 国内零星分布水塘,水深0.5~L5m不等,面积50~5000/。
2. 2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拟建工程区属构造剥蚀浅丘及河谷浅切割地貌地貌类型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控制明显,砂岩发育位置地势相对较高、地面起伏较大,多以陡坡、陡坎等地形为主 泥岩出露位置,地面起伏变化小,多以斜坡、平坝、沟谷等地形为主根据现场调查, 地势总体上北高南低、东西高低错落地形坡角5°〜15° ,局部达25°〜35沿 线最高点高程约288.2m,位于场地西北侧(道路桩号K0+800西侧)坡顶,最低点高 程约275.2m,位于龙凤河(分洪渠)河底一带,相对高差13m线路经过垄岗及斜坡 等位置处地表多被残坡积粉质粘土覆盖,土层厚薄不均,局部有基岩零星出露;线路 经过平台及沟谷底部地形平缓,地表多为褐灰色、灰色粉质粘土覆盖,土层较厚,土 质较软,并有鱼塘、藕塘零星分布拟建道路中部及北侧(道路桩号K0+300-K0+950 一带)区域经人类工程改造(地 块开发),地形已发生较大改变,现状场地已经场平,道路范围内地形较平缓2.1.1 地质构造与地震1地质构造拟建工程位于北暗向斜的西翼近核部,线路走向与构造走向大体一致(见下列图 区域构造纲要图)线路经过区域内无断层分布,岩层单斜状产出,工程区及周 边有基岩出露,据调查量测:岩层倾向89° ,岩层倾角4。
基岩呈中厚〜厚层状产 出,层面结构面明显,结合程度为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经现场调查,工程区及周边主要发育以下裂隙:I组:269° Z76° ,裂隙间距 1.00〜2. 00m,结构面张开度2. 0〜3. 0mm,延 伸2. 0~4. 5m,有少量粘土充填,无水, 结合程度差,为硬性结构面;II组:224° Z780 ,裂隙间距2. 00〜3. 00m,结构面 张开度1.0〜3. 0mm,延伸1. 0〜2. 5m,外表较粗糙,外表有锈斑,无充填,结合程 度差,为硬性结构面2地震据区域地质资料,喜山期的挽近构造活动,在区域上主耍表现为间歇性的上升隆 起,上升作用至今仍在进行,局部断裂重新活动,引起轻微地震现象区域历史上地 震活动较弱,地震震级低,强震活动弱,属地壳相对稳定区块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 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15之图A1及中国地震动反响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1/400万)GB18306-2015之图B1,工程区所属区域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西永£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41.北储向斜图2. 2. 2构造纲要图2.1.2 地层岩性根据地表调查及邻近场地资料•,工程区主要出露地层为第四系人工堆积层、残坡 积层、冲洪积层,侏罗系的沙溪庙组(.Ls)基岩,其岩性按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①人工素填土 (Q4m,):褐红、灰黄等杂色,松散至稍密,干至稍湿,主要山砂、 泥岩碎块石及粉质粘土组成,碎块石含量40-60%,碎块石粒径一般为5〜400mm,最 大可达800mm,碎布多呈强风化状。
素填土场地内广泛分布,北侧及中部施工区回填 方式有抛填、机械堆填,回填时间小于5年;既有道路回填方式为机械堆填,回填时 间大于5年钻孔揭露最大回填厚度达9.5m (7K9)O4团W分区莲花滩河7号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②粉质粘土 ( Q卢n )灰色、褐灰色、紫红色,呈软塑〜硬塑状态,局部地带含水量大,压缩性中等, 无摇振反响,干强度差至中等,韧性差至中等,切面稍有光泽,由上而下块碎石含量 渐增,残坡积,与下伏基岩强风化带呈渐变过渡场地分布不连续,间断分布,主要 分布原始地貌区钻孔揭露最大厚度5.8m (7K13)o③粉质粘土((}严僦)主要呈灰黄、褐灰、灰色,呈软塑〜可塑状,切面较为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无摇震反响,砂质含量较高,局部含有少量的淤泥质,主要分布在龙凤河河床及岸坡 区域厚度().5〜2.0m2侏罗系沙溪庙组(J2s)基岩为泥岩、砂岩泥岩(J2s-Ms):暗红色、红褐色、紫褐色,泥质结构,薄〜厚层状构造,遇水 易软化,脱水极易风化崩解,成份以粘土矿物为主,大多含粉砂质较重,含青灰色泥 质、砂质条带,团块,局部含大量钙质结核,局部地段有砂岩夹层,厚度小质软, 砂质含量高时硬度稍高。
整个场地皆有揭露,为本场地主要岩层砂岩(J2s-Ss):青灰色、灰色、灰白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质胶 结,矿物成份主要为长石、石英等整个场地皆有揭露,为本场地主要岩层 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1基岩面特征根据野外调查及钻探成果,局部地段回填覆盖层厚度较大,基岩面与现状地形起 伏相差较大,基岩面局部陡坎段坡度较大,最大约60° ,其余一般地段075°2基岩风化带特征A强风化带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呈土状,碎块状、短柱状,风化后易崩解,手捏 岩芯易碎散,质极软泥岩风化带厚度总体较均匀,厚度变化不大,局部较厚砂岩 风化带厚度受地形影响变化较大,在既有边坡段,风化层较厚,在未经开挖的地段, 厚度一般较小砂岩泥岩交界面附近,砂岩存在夹层风化现象B中等风化带裂隙较发育至不发育,泥岩具有揭露后易风化崩解、遇水软化的特点泥岩岩芯 呈短柱〜柱状,岩质较软,锤击易碎;砂岩岩芯呈短柱〜长柱状,岩质总体较软,局 部软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及地层渗透性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收集资料•,按照各段不同的地下水赋存条件,沿线地下 水主要有二种类型:一是第四系孔隙水,二是基岩裂隙水A第四系孔隙水该层地卜.水主要分布在局部地势较低地段,赋存于松散土层中,大气降水、沟渠 和地下管网渗漏水为其主要补给源。
水量、水位变化大,且不稳定,管网泄露有可能 形成临时较高地下水位B基岩裂隙水裂隙水主要贮存于基岩裂隙中,强风化基岩风化裂隙发育,富水性好,中风化基 岩主要为泥岩夹砂岩,较完整〜完整,泥岩为相对隔水层,砂岩裂隙较发育〜不发育, 富水性一般,总体渗透性较差,含水性较弱2地下水及地表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勘察区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龙凤河补给,自高向地势低洼处排泄, 具有排泄路径、周期短的特点大气降雨后沿地面或下渗后径流,多进入沟谷,局部进入地势低洼•带,形成潜 组团W分区莲花滩河7号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水或向更低点排泄;地下水径流方向主要受及地形控制;地下水主要向龙凤河排泄, 其次为大气蒸发地表水体主要为龙凤河及鱼塘等,主要受大气降雨、上游、周边冲沟及地下水补 给,主要向嘉陵江排泄3地下水的动态特征区内地势相对低洼段第四系松散层中分布潜水,埋深小,其余地段基岩裂隙水埋 藏较深潜水水位具有季节性变化明显,受降水影响大等特点基岩裂隙水水量不丰, 没有统一的水力联系区内基岩的风化裂隙水总体含水量甚微,但不排除局部地段有 富水条件,储藏有一定裂隙水龙凤河河岸具有统一潜水位,动态变化与河水一致。
4水位根据勘察期间钻探水文观测,钻孔施工结束24小时后经水位观测,钻探深度内未 发现地下水,工程区地下水贫乏由于沿线填土分布较广,在雨水季节,填土层可能 存在上层滞水5岩土渗透系数素填土孔隙性较大,为中〜强透水层,渗透性随填土组成变化而变化场地粉质 粘土孔隙较小,为弱透水层;强风化基岩风化裂隙发育,为中等透水层中等风化泥 岩体较完整至完整,裂隙不发育,为弱透水层中等风化砂岩裂隙较发育,构造裂隙 贯通性好,具有一定导水性,中等透水层综上可知,工程区场地内下伏基岩为泥岩和砂岩泥岩属于粘土类岩石,含水能 力和透水能力较差,为相对隔水层;砂岩有少量孔隙和裂隙,是相对含水层由于补 给能力差、补给量小,地下水迳流、排泄条件好,因此场区内基岩裂隙水含量小、埋 藏深,分布有限桥墩、桥台等基坑开挖时,渗水量较小,可用水泵抽水但因局部 桥桩位于河岸边,雨季或洪水季节地下水位较高,裂隙发育的差异性等因素,桩基中 地下水涌水量可能较大同时应做好对地表水的围堵,防止地表水直接流进桩基基坑-10-中,影响施工质量和平安表2. 2. 57 岩土层渗透系数经验值水、土腐蚀性序号地层代号岩土名称渗透系数(m/d)备注1Q4ml人工填土1.8经验值2Q4cl+dl粉质粘土0.08经验值3J2S强风化基岩经驶值4J2S中等风化基岩经验值1、地表、地下水本次勘察针对工程区含水层对地表、地下水进行了取样。
我公司于2021年5月7日送重庆卓华工程勘测水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