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F033公共行政学原理(复试)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docx
16页目 录2012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F035公共行政学原理 (复试) 考研真 题2012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F035公共行政学原理 (复试) 考研真 题 (含答案)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F035公共行政学原理 (复试) 考研真 题2009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31公共行政学原理 (复试) 考研真 题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31公共行政学原理 (复试) 考研真 题2012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F035公共行政学原理 (复试) 考研真题更多考研资料 v/q:344647 公众号/小程序:顺通考试资料2012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F035公共行政学原理 (复试) 考研真题 (含答案)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复试试题(A卷) 科目代码:F033科目名称:公共行政学原理满分:150分考生注意:① 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 所有答案必须按 题号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 本试题纸 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论述题1 .试分析影响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障碍因素40分) 答: (1) 观念障碍,政府组织绩效评估观念瓶颈来源于公共部门缺乏评估后的回应。
公 众之所以不参与,是因为他们认为公共部门不会作任何改变要想让公 众真正参与评估必须加强评估的回应程度,以此增加公众参与评估的需 求与激情2) 制度障碍我国没有形成关于政府组织绩效评估健全的法律制度,既没有专门 的立法的规定也没有明确的制度要求评估多处于自发状态,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保障,评估程序没有规范化,存在很大程度的随意性, 评估结果也难以做到客观、公正,甚至完全流于形式① 管理体制的障碍政府组织绩效坪估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进行 的制度本身界定了参与的资格,形式,范围等方面我国目前的行政 管理体制和官僚制度所形成的制度规范不利于公众、社会组织和第三方 评竹机构等参与政府组织绩效评估② 制度保障的缺乏我国政府组织绩效评估实施的制度障碍除了管 理体制的障碍,还表现在缺乏政府组织绩效评估实施的制度保障政府 组织的绩效评伟,没有制度保障是很难实施的.(3) 知识技术障碍政府组织绩效评估实施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术要求,缺乏专、批的 知识只会造成评估结果的不科学评估技术的缺乏义会造成真正的评估 信息难以传送,这些都会制约公众评估的真实性与科学性长期以来, 我同政府绩效评估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上尚处于“原始的手工 业水平上”① 公众专业知识缺乏.我国政府组织的绩效评估,大多数评估主要 以定性的评估为主。
定量的评估方法还限于理论上的探讨,如层次分析 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还没有进行实践公众专业技术知识的缺乏决定 了公众不能成为专业的评估主体的② 电子政务发展滞后,配套设施不健全公众参与需要一定的信息 技术的支持绩效评估是一个信息的筛选加工输出反馈的过程,信息的 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评估结果的客观和公正绩效评估离不开准确 完整的绩效信息系统2 .论述政府加强公共危机管理的紧迫性40分)答:政府加强公共危机管理的紧迫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危机管理是政府的职能之一,政府管理公共危机的能力是政府 综合能力的体现(2) 危机管理是提高组织管理绩效的决定因素众所周知,危机的 发生必然会导致政府管理系统内部的无序和系统失衡,从而影响政府的 管理绩效而实施公共危机管理可以保证政府组织系统在相对稳定的环 境下运行,也可以使政府组织实现渐进式的挂历变革,促进社会兴旺发 达3) 危机挂历是提高政府组织管理水平的必须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缺乏危机意识必然会导致管理水平的底下因为危机管理是个系统 过程,它包涵了政府组织在顺境、逆境以及发展过程各阶段的管理内 容,是一种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管理思想,是目前较适合的管理模式。
而 我们的政府组织目前却缺乏一种能够预防、察觉和化解危机的内在机 制4) 危机管理是防止政府组织老化,扩大政府群众基础,提高政府 公信力的必然要求政府组织系统的特质决定了其缺乏竞争压力和动 力,组织系统被动、僵化、无活力然而在社会历史进步的过程中,频 发的公共危机一次次挑战的政府的管理能力,欠妥的危机应对也消减着 政府的公信力,腐蚀着政府的群众基础,因此,为了激发政府组织活 力,增强政府公信力,就必须实施和加强政府组织危机管理5) 提高政府危机管理是适应全球化趋势的重要保障全球化加速 公共危机蔓延,全球已经形成一个十分敏感的共振系统,任何一国范围 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性公共危机都可能波及到其他国家任何一种公 共危机都可能是国际的公共危机我国作为处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的转轨国家必然会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公共危机的侵袭经济全球化的潮 流席卷全球的前提下,我们不可能将本国维持在相对孤立和封闭的形 态,因而其面临的公共危机也一定具有波及范围广和爆发频率高的特 征因此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应在要有全球化视野下,加强国际合作,在 合作中管理公共危机3 .阐述政府诚信的内涵及其构建的意义40分)答: (1) 政府诚信的内涵政府诚信属政治诚信范畴,是指基于公意产生的政府对其人民赋予 的权力的正确运用和职责的积极恰当履行。
简言之,就是政府对它的人 民诚实无欺、讲求信用它表明了政府在自身能力限度内的积极实际践 约状态① 政府诚信体现了行政主体的道德人格倡导政府诚信实际上就是 把政府作为一种道德的人来检视,它的核心是要求公务员个体和作为公 务员群体的各级政府机关都要形成人格的自律机制,包括尊严、品格、 品质、良心、良知等政府组织一旦内化为道德人,它才能确定特有的 诚信观② 政府诚信表达了政府用权的规定性根据契约论的观点,公众与 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委托—代理的关系公众是行政权的委托人,政 府是行政权的代理人在委托与代理关系中它内含着行政权力的使 用是在委托人的规定意图之中,按所约定的目标进行,否则,委托—代 理关系就不能存续③ 政府诚信表达了政府权力具有的责任性代理理论认为权利与责 任必须对等公共责任的充分履行程度成为政府信用的实质标准政 府要信守诺言必须保证依法作出行政行为并使这种行为得以实现,反之,就要承担违约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还要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2) 政府诚信的构建的意义① 加强政府诚信建设能促进政风建设的有效开展党中央把今年作为转变作风年要求政府工作人员要廉洁从政 ,勤政 为民因为政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干群关系 ,从而进一步影响党的执政能 力和执政地位。
加强政风建设必须首先加强政府的诚信建设a .诚信建设是提高公务员素质的必要条件诚信是一切作风的立 足点和生长点 ,缺乏诚信就谈不上拥有道德道德对人的约束力是内在 而深远的 ,一旦公务员把诚信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规范 ,他们就会深刻透视 自己的思想 ,虽不至于“吾日三省吾身” ,但却有助于他们有意识地规范自 身的言行和思想以诚信为荣 , 以虚伪、浮躁、表里不一、言而无信为 耻从而脚踏实地、勤政为民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充实完善自己b .诚信建设可以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为人民服务意识 ,巩固党的执 政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也是“三个代表”思想的 核心内容人民是领导干部的衣食父母 , 民心顺 ,百业兴c .诚信可以促使政府工作人员认清自身的权利来源 ,领会自己的责 任义务 ,坚持以民为本 ,时刻关心群众疾苦 ,深入群众 ,从而取得群众的敬 仰与信赖 ,实现干群同心 ,增强党的凝聚力② 政府诚信可以从根本上促进商业诚信市场经济需要商业诚信 ,只有确立商业诚信原则 ,才能保证市场经济 健康稳定发展但政府的诚信、公正才是商业诚信的最根本保证政府 诚信可以促使政府尊重公民的财产权 ,并成为公民财产权的保护人和商 业信誉的维护者。
财产安全可以稳定公民长期从商的信心 ,坚定其从商 的决心如此则能促进商业诚信原则的最终建立③ 政府诚信建设是整合社会风气 ,全面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这既是整和社会风气 ,建立占主导地位 的道德体系的需要 ,也是我们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需要政府作为领导者 ,更应以身作则 ,率先为范 , 以诚信为本 ,努力塑 造一个言行一致 ,爱民守信的政府这样 ,政府就有感召力 , 以实际行动 感染全体国民自觉的学习公民道德规范 ,努力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 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从而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 实现“以德治国”的美好愿望4 .阐述政治合法性资源30分)答:“合法性资源”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综合概念它是随着 对合法性概念研究的深入拓展而出现的合法性资源是合法性基础延伸 的结果它具有多样性,是一个包含着基础性资源及其他的多元因素的 集合体,各个元素共同发挥作用合法性资源具有现实性与可开拓性, 彰显了政治系统变迁与更新的动态性,包含着资源的利用与拓展,对于 政府系统合法性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政府作为人民授权的产物,代 表“公意”行使公共权力其合法性基于社会公意这是基础性资源。
在 现实政治生活中,还有各方面的资源合力共同作用这些资源随着社会 的不断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呈现出多样性、动态性的结构从合 法性中政府权力的能动性与主动性及社会成员的互动性视角探讨当下 我国政府合法性资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政府系统的公共性基于政府产生的公意性政府系统运作的目 的也旨在代表和满足公共的利益即其产生、过程与目的都是以公共性 为其得到民众服从的首要的基点它是政府合法性资源中的灵魂2) 宪法和法律授予的权力即依法行政权力行使在法律的制约与监督下政府的权威建立在遵循理性的法律制度基础上为基础性资 源3) 政府体系的效能政府作为合法性中政治权力的主体应具备一 定的能力包括社会治理与利益整合的能力及自我更新的能力以适应 社会与市场的发展此为合法性资源中的重要依托4) 社会利益需求的满足对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利益需求的满足是政 府合法性建立的深厚的根基,合法性总是建立在对人们的一定需求的满 足基础上的为合法性的支撑5) 社会成员对政府的广泛认同价值观念的契合社会的认同与 支持是合法性建立的散布性支持,这种认同不仅仅是利益满足的实现更 重要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F035公共行政学原理 (复试) 考研真题2009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31公共行政学原理 (复试) 考研真题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31公共行政学原理 (复试) 考研真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