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忻州市古城中学高一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10页山西省忻州市古城中学高一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技术因素参考答案:B2. 地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唯一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下表为太阳系其它行星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以及距离太阳中心的平均距离读表回答1-2题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与地球的质量比0.050.8210.11317.9495.1814.6317.22与地球的体积比0.0560.85610.15131674565.257.1距日距离(亿km)0.581.081.52.287.7814.2728.744.971.比较八大行星的质量、体积、距日距离,说明地球具有的特征是( )A.特殊性 B.普通性 C.周期性 D.生命性2.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参考答案:1.B; 2.D解析:1.从表中看,地球的质量、体积、距日距离和其他行星相比没有特殊性,表明地球具有普通性。
2.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使地球有适宜的温度,有液态水存在,故D正确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地球上有大气存在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与地球上有液态水关系不密切 3. 下列地形与其成因搭配不正确的是A. 长江三峡——流水侵蚀 B. 黄土高原——风力堆积C. 黄河三角洲——流水沉积 D. 泰山——板块碰撞参考答案:D【详解】泰山是断层形成的块状山,不是板块交界处,故不是板块碰撞形成4. 下列关于对流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显著 B.云、雨等天气现象多发生在对流层 C.其热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 D.对流层厚度是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的参考答案:C略5. 右图中R1、R2 、R3三个圆分别表示三个不同等级的城市,且R1<R2<R3,据图完成26—28题 26.与三个城市服务半径相对应的可能是 A.R1—地级市,R2—县城,R3—集镇 B.R1—镇江,R2—南京,R3—上海C.R1—省城,R2—县城,R3—乡镇 D.R1—北京,R2—上海,R3—重庆 27.有关三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R1服务半径最小,服务范围最大 B.R2比R1提供的职能种类少C.R3的城市级别最高 D.R3的服务范围小于R228. 三个城市服务智能符合规律的是( ) A. R1—小学,R2—中学,R3—大学 B. R1—中学,R2—大学,R3—小学 C. R1—小学,R2—大学,R3—中学 D. R1—大学,R2—小学,R3—中学参考答案:B C A6.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甲、乙、丙、丁代表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北美洲四个地区的人口增长, 其正确的排序是( )A. 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欧洲B. 拉丁美洲、欧洲、非洲、北美洲C. 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D. 拉丁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2. 目前老龄化现象严重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参考答案:1. A 2. D【1题详解】图中甲出生率最高,为非洲;丁人口呈现负增长,为欧洲;拉丁美洲的人口增长快于北美洲,综上所述,只有A符合条件2题详解】人口老龄化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北美洲有些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在人口老龄化方面没有欧洲那么严重,故选D拉丁美洲和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故其余选项可排除7. 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率先建设自贸区的优势是A.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B. 经济腹地广阔,辐射效应大 C. 能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D. 自然资源丰富,工业部门齐全参考答案:B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率先建设自贸区的优势是经济腹地广阔,辐射效应大,B对上海外来人口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不是优势因素,A错。
上海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缺乏,C、D错8. 读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转变模型图,P为两线的交点回答下列小题8. P点时间之前,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的人口死亡率低于农村 B. 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C. 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 D. 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9. P点前后,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变化的原因可能有( )①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 ②城市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③迁入城市的人口逐渐老龄化 ④城乡人口平均寿命差异加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 农村人口老龄化迫使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表现在( )A. 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成为农业发展方向 B. 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循环农业方兴未艾C. 人均耕地增多,粮食单产提高 D. 大棚农业、园艺农业规模扩大参考答案:8. B 9. B 10. A8.P点时间之前若城市人口死亡率低于农村,那么应该是城市的老龄化现象比农村严重,故A错误;P点时间之前农村经济条件以及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就业机会较少而城市经济条件较好,就业机会较多,吸引了大量的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入,从而使得城市老龄化程度要低于农村,故B正确;农村由于医疗条件较差,人口寿命短于城市,故C错误;P点时间之前城市的老人不会大量迁入农村,故D错误。
9.读图可知P点前后农村人口老龄化逐渐超过城市,农村基础设的不断完善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出现了较多就业机会,部分外迁的农村青壮年人口回流再加上留住了部分年轻人口,乡村老龄化逐渐降低,①正确;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出台城市人口出生率多少会有所回升,不会持续下降,②错误;P点前后农村人口老龄化逐渐超过城市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先前进入城市的那批青壮年人口逐渐老龄化了,抬高了城市的老龄化,③正确;随着我国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农村人口的平均寿命会逐渐提高,从而缩小和城市人口平均寿命的差距,④正确,可知ACD错误,故B正确10.农村老龄化的加剧使得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显得有些不足,这时农村要进行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以应对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故A正确;生态环境得到修复不是农村进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故B错误;随着我国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用地的增加,农村的人均耕地面积会有所减少,故C错误;大棚农业和园艺农业的生产需要较多的劳动力,无法应对农村老龄化的现象,故D错误9. 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 ) A.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 B. 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 C. 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 D. 大量工厂的废气排放到空中参考答案:A10. 下图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
判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是:A.炼铝、服装、家具制造 B.制糖、炼铝、服装C.汽车、造船、水泥 D.炼铜、奶制品、制鞋参考答案:D11. 雅安市在2017年3月1日有一次冷锋过境,雅安当天的天气特征是( )A. 气温下降、气压也下降 B. 出现大风、降雪天气C. 气温下降、出现阴雨天气 D. 气温上升、气压上升参考答案:C冷锋过境常带来大风、降温、降雨天气,气温降低气压升高12. 对鲁尔区的改造,正确的措施是A.进一步加强煤炭、钢铁两大产业的建设B.进一步完善以航空运输为中心的交通网C.大力发展第一产业D.大力整治环境,积极发展旅游业参考答案:D13. 读“中纬度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各题29. 图中甲、乙、丙自然带分布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规律30. 形成这种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A. 热量 B. 水分C. 海拔 D. 地形参考答案:29.A 30.B14. 世界人口膨胀的时期在:A.1830~1999年 B.1775~1990年 C.1750~1900年 D.1800~1999年参考答案:A15. 下图为我国某地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该地农业结构调整后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劳动力需求减少,就业机会减少 B. 农产品商品率降低C. 粮食作物减少,经济效益下降 D. 市场适应性增强22. 图中反映该地发展花卉种植的最有利区位因素是( )A. 水源丰富 B. 地价便宜 C. 交通便捷 D. 政策支持参考答案:21. D 22. C21. 从图中看调整后为高新有机农业,花卉、大棚蔬菜需要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增多,农产品商品率提高,粮食作物减少,经济作物增加,经济效益上升,农产品类型多样,市场适应性增强,D正确22. 结合图例可看出花卉种植区临近公路,交通便利,C正确16. 台风是影响我国海域和沿海地区的重要灾害天气,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是由强烈发展的冷锋造成的 B.台风可以缓解华北平原的春旱C.影响我国的台风来自印度洋D.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参考答案:D17. 右图是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的气候炎热干燥B.②地气压带夏季南移C.③地盛行西南风D.④地是副极地高气压带参考答案:C18. 民工潮形成的原因是A. 城乡差距缩小 B. 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 C. 农村地区城市化进程快 D. 城市收入低,消费水平高参考答案:B民工潮形成的原因是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B对。
城乡差距扩大,城市经济收入高,A、D错农村地区城市化进程慢,城乡差距扩大,C错19. 假设某地方发生地震,地面剧烈震动此时在湖面上乘船的游客会感到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纵波,上下颠簸 D.横波,左右摇晃参考答案:C20.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4~15题14.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15.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