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祥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学设计.doc
4页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学设计课题: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的情况)【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117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第1~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借助图形理解“棵数=间隔数+1”“总长=间隔数×间距”等间隔数与棵数、总长、间距的关系,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段上植树(两端要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数+1”的关系2、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3、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2、 对学生加强植树造林、环境保护的教育教学重点】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同化为“植树问题”, 建立物体总个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绘图工具等学情分析】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自主探索求异创新。
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三四年级的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领和方法促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提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多媒体出示雾霾、沙尘等天气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遇到过这样的天气吗?你有什么感受?这从根源上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环境遭到破坏) 师: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植树造林、节约能源、不乱扔垃圾等) 我们要从小就爱护环境,爱护地球,你们看从国家领导人到小朋友们都在做这些事情岀示图片在植树中有很多有趣的问题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学习植树问题大家有兴趣吗? 出示课题(植树中的数学问题)二、新知铺垫1.师:同学们,在学习植树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明白一个名词请看屏幕(出示手掌课件)你看到数学了吗?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随时评价,老师要肯定对学生的任何发现给与肯定师:还看到什么?师:老师还看到一个数字,你们想知道吗?那就是“4”谁知道,这个“4”指的是什么?(4个“空”,这里的空用数学语言说就是手指之间的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板书:间隔数师:手指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谁来说说。
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数少1)师:你能表示出手指数和间隔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吗?(我们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手指数=间隔数+1)板书:手指数 = 间隔数 + 12.师:我们认识了“间隔” ,知道了手指数=间隔数+1,其实像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数学中它还有一个名字,就是——植树问题[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上课伊始,教师用游戏形式导入新课,使学生初步感知植树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植树中还藏着有趣的数学问题,出示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熏陶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1.动手操作、探究问题:(1)师:说到植树,老师还真想请同学们帮个忙我们学校教师的公租房已经开始入住啦,但是周边的绿化还没做好,想种些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怎么栽树好2)出示问题1:在全长15米的小路一边植树,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需要几棵树?(可用线段图表示)[设计意图]生活中出发,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3)理解题意师:(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生:路长15米,每隔5米栽一棵师:谁能理解“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师:(实物演示。
)学生在稿纸上划一划 学生能画出多种方案,有两端都栽、一端栽、两端都不栽的情况让学生理解什么事两端都栽在实际生活中,两端都种、只种一端和两端都不种三种情况都存在,我们必须仔细审题,弄清是哪一种情况今天,我们主要研究的是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4)出示问题2:在长20米花坛的一侧,每隔4米栽一棵树(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独立画图探究,寻找答案 集体反馈5)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2个问题,在两端都植树的情况下,植树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学生汇报、多媒体演示,展示得出的结论植树棵树=间隔数+1间隔数=全长÷间隔长(6)巩固练习多媒体课件出示 (练习间隔数和植树棵数的关系)(7)验证例题师:知道了两端都植树的规律,那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到117页,看一看,图中那个小男孩的说法正确吗?(不正确)20实际上是什么数?正确算式应该怎么写?100÷5=20(棵)20+1=21(棵) 若把题目的数字改下,你们还会算吗?同学们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设计意图]经历探究,发现规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设计丰富的探究活动,采用多样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
教师将所设计的新知识有层次地提供给学生导入新课后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索的意识教师恰当地向学生渗透“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这一数学思想三、方法应用、回归生活1、联系生活其实我们的生活中类似植树问题的现象有很多,你能举例吗?师:杨老师也找到一些,请大家试一试多媒体出示(1)园林工人沿着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栽一棵小树,一共栽了36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2)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敲完 12时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敲完?(a)组内交流b)集体交流3)钱集到下塘的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7千米,若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应设几个站?[设计意图]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师:自己先思考一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再同桌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掌握段上植树(两端要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数+1”的关系五、总结设疑,拓展应用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
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我们还将学习一端栽、和两端都不栽的情况,希望继续努力!! [设计意图]总结设疑,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下一节数学课做好铺垫六、 课堂作业课本P122页练习二十第2、3题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两端都栽:间隔 植树棵树=间隔数+1手指数=间隔数+1 间隔数=全长÷间隔长 钱集中学 李祥 2014-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