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转变发展观念建设生态文明.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88026214
  • 上传时间:2021-07-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8.39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转变发展观念建设生态文明 一 工业文明难以为继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依靠自然生态环境,利用自然资源,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给地球生态环境系统以巨大影响,并由此产生了生态环境问题历史的实践表明,生态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加剧的它的出现越来越严重地阻碍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对此需要认真研究1.人类历史初期的环境问题人类从开始存在的那一天起,就依赖自然生态环境生存和发展人类的初期,依靠采集、渔猎为生,但有时也会发生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人们由于过度的采集、渔猎或者疏忽发生了火灾这时不但大大地减少可采猎的食物量,而且甚至消灭了当地的某些物种,破坏了食物来源人类就不得不迁移到食物资源较好的地方来度过这一生态环境危机但当时,由于人口稀少,人们利用自然的生产力及生活水平也很低,对自然界的破坏不大一些被破坏了的生态平衡通过自然界的自我调节还可以修复因此这一时期的经济与生态的矛盾还不大这时,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人在大自然面前感到渺小无力因此对自然界是依附的,以致认为自然现象是神的安排而盲目崇拜2.第一次经济革命及其环境问题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从原始的采集、渔猎状态中解脱出来饲养牧畜和种植谷物的发明是人类在经济上的第一次革命它使人类开始获得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并解决了生存危机和频繁迁移的问题,由此就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也积累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的许多经验,例如为恢复土壤肥力而采取休耕或“三圃制”,或采用轮作倒茬,特别是中国南方广东顺德一带农村出现的“桑基鱼塘”生产方式,已经开了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先河,具有世界性的意义之后,又逐步扩展出现了“蔗基鱼塘”、“果基鱼塘”等形式但是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土地资源破坏包括土壤遭受风蚀、水蚀,森林面积减少和土地质量下降,以致种植作物无收在中国西北的娄兰,曾经是去中东、欧洲的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有村有水的好地方由于人口增加没有保护好环境,因而成为荒漠2)战争频繁农业文明,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数千年在这期间,曾经发生了多次较大规模的战争,烧毁砍伐森林,破坏了大量自然资源和环境,也损害了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和社会安定3)帝王统治者的奢侈享受如奴隶制时期的法国国王和封建社会的君主为了建造大城市和豪华的宫殿,砍伐了大量森林,也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山石裸露,破坏了当地人民生存的生态环境条件。

      以上所说,生态环境受到的破坏也是不少的但由于传统农业社会的人口较少,生产力水平也还比较低,所以,就整个地球范围来说,这种生态环境的破坏还是局部的思想是实践的反映就是因为农业社会中已经有了这些破坏生态环境等实际问题的存在,中国古代就产生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核心是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的其要点用今天的话来说,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首先承认人是天地所生;二是人为万物之美,即人是可以逐步正确认识自然,认识自然规律的;三是如荀子所说,与其“从天所颂之”,不如“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了自然规律,为人类所利用[1]3.工业革命(即产业革命)后带来的环境问题工业革命发生于1770年代的英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接着扩展到许多国家由此,传统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在工业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出了高质量的丰富多彩的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工业社会及其文明在短短200年间的成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但是也要看到,它无限制地追求利润,也加剧了对自然的索取和掠夺因此在大工业和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中,就造成了严重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从而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1)世界人口的增长敲起了警钟20世纪初,全世界人口只有16亿,1950年有25亿,2000年达到60亿,2006年2月25日已达到65亿据有关机构预测,世界人口2025年将增加到80亿,2050年将达到93亿这就是说,进入21世纪,世界人口依然是快速增长2000~2050年的50年中,平均每年要新增加 6600万人口根据预测,地球最多只能养活100亿~150亿人口[2](2)世界粮食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者从来都是把粮食问题作为世界性问题加以研究的现在世界的粮食问题主要表现在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粮食的供给不足从近年来看,世界谷物种植面积从1982年起就不断减少1950年为5.9亿公顷,1981年达到高峰为7.3亿公顷,随后开始缩减,到2004年减到6.7亿公顷由于人口不断增加,按人平均谷物种植面积的减少更为明显1950年为0.23公顷,到2000年下降到0.11公顷预计到2050年时,人均谷物面积将下降到0.07公顷[3]从发展趋势看,在未来50年中,世界谷物种植面积还将不断减少加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就更加重了粮食供给的不足。

      其主要原因包括:①土地荒漠化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统计,全世界因荒漠化而损失的土地面积已达36亿公顷,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而且每年以500万~700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大②耕地质量下降主要表现在世界范围内,水土流失日益加剧每年大约有600多亿吨肥沃的表土流失,造成土地肥力下降乃至衰退的耕地已达29.9亿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23%[4]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也直接影响到粮食产量③现代化过程中不适当地多占耕地其中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量占用优良的农用土地同时也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大量发展汽车、修建各种公路和停车场例如2004年,美国有2.14亿辆汽车,专用于各种公路和停车场就占用了1600万公顷的优等农地,相当于该国小麦种植面积2100万公顷的76%在另一些人口密集的、以汽车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国家,如德国和日本,平均每辆机动车已占有路面0.02公顷因此,已经失去了最好的农耕地如果中国和印度这些人口大国,有朝一日也像日本那样,每两个人一辆汽车的话,那么它们的汽车总量将达12亿辆,就要占去农用地6000万公顷[5]由此可见,一些大国实现现代化,在防治水土流失、保持和增加土壤肥力、节约和控制非农占地,以及对保证粮食安全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影响。

      它的失误不仅影响本国,而且还会危及全世界的生态环境和粮食供给安全对此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3)森林锐减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陆地以至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都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由于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毁林开荒,砍伐森林,对森林的各种掠夺破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在19世纪中期,世界森林面积尚有56亿公顷到了20世纪末就减少到34.4亿公顷也就是说,在短短的150年间,减少了21亿公顷,相当于几千年农业社会以及更长时期的采伐量联合国发表的《2000年全球生态环境展望》中明确指出,人类对木材和耕地的需求使全球森林减少了50%[6]应当了解,森林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和各种林特产品,而且还为人类提供了清新的空气、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千姿百态、巧夺天工的优美宁静的环境,是人类最好的旅游、休憩之处同时,森林又是动植物、微生物物种的宝库面对严重的森林危机,英国生态学家戈德史密斯把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比喻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此下去,自然界将很快失去供养人类生存的能力[7]现在,在世界森林减少中出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即一些发达国家在重视本国森林保护的同时,却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去砍伐森林。

      例如欧洲一些国家到非洲去砍伐森林,美国到中南美洲一些国家去砍伐热带雨林,日本到东南亚一些国家去砍伐森林,企图把生态危机转嫁给发展中国家日本国内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76%,仍在继续保护日本在热带森林原木贸易量中就占世界总进口量的52%从表面看,这种做法似乎对那些发达国家眼前的经济有利实际上,发展中国家的森林砍伐后所引发的水土流失和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灾难性后果,将使这些国家,以致地球上的所有居民都无法幸免4)全球淡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人均约有6500~7000立方米,但各国分布很不平衡现在有1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淡水资源短缺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江大河的地上水资源,由于使用过度而短缺有一些江河,例如美国西南部的主要河流科岁拉多河有些河段已经断流;有一些大的江河如中国的黄河等,目前不少地方已经是涓涓细流,而且也常因断流而不能入海再一个情况是,有些大江大河要经过两个以上的国家如多瑙河、尼罗河、印度河、恒河、阿姆河等随着各国人口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上下游的国家在用水数量和方法上也都存在着矛盾,需要采取协商办法加以解决另一方面是打井,抽取地下水地下水的蓄水层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可恢复的(即可再生的)蓄水层,二是不可再生的蓄水层(即原生水蓄水层)。

      一些国家的粮食等主要农作物由于远离江河或江河水资源不足,就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由于没有考虑到蓄水层的恢复,过度抽水,井越打越深,从几十米到一百米,再到几百米,及至蓄水层这就出现了“漏斗”,而使水资源枯竭在不可再生的蓄水层(即原生水蓄水层)[8]再过量抽水,问题的后果就更大一旦超采过度,就不能恢复现在,埃及等一些国家,甚至已发展到使用石油钻探技术打井,开采深度已经达到1000米以上不但农地浇水成本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淡水资源越来越少现在,中东一些干旱缺水,同时又拥有石油资源的国家,依靠开发大量石油产品换取粮食等农产品实际上是通过国际贸易解决自己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即解决自己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农业基础问题当前,针对淡水资源日益短缺,许多国家都在节约用水其目标是把用水量减少到地下水层和江河等地上水可以承受的程度,同时也积极开发新的水源其主要措施有:一是节水灌溉;二是改种节水作物;三是城市循环用水;四是推广家庭节水器具和方法;五是推广风能等;六是海水淡化;七是防治江河湖泊和地下水污染5)全球气候变暖据英国水气象学联合会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在过去一个世纪,全球平均气温提高了1℃左右[9]全球气候变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地球上几乎每一个角落,谁也无法置身事外。

      据预测,与1980~1999年度相比,21世纪末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可能会升高1.1~6.4℃未来,人类还将经受更多的暖冬和酷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所主任阿奇姆斯特纳认为:人类活动是否导致气候变化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人们关注的焦点将转向我们为此能够做些什么[10]工业社会以来,化工和石油产品使用量猛增,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等含量逐年增加,导致气温上升,并直接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许多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农作物产量下降据美国等国科学家的试验,1979~2003年,试验田的平均气温大致上升了0.75℃由此,小麦、稻谷和玉米的原产就会下降10%②可使冰山融化,海水平面上升目前,全球气候每上升1℃左右,则海水平面上升3厘米[11]如果海水平面上升30~50厘米时,世界沿海岸线的70%将被海水淹没,一些低地国家的大部将被淹没[12]③导致臭氧层破坏更加严重,使人类生活在高温之中,各种疾病也将随之而增多对此,据美国环保局估计,今后50年,美国至少将有20万人死于癌症④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的报道,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环境中的氮化合物污染(如二氧化氮等)所导致的后果将比二氧化碳的排放更为严重它不仅会使全球变暖,还会直接影响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