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十三章醛和酮.ppt

77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85485828
  • 上传时间:2024-09-0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88MB
  • / 7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醛和酮醛和酮 (一一) 醛和酮的命名醛和酮的命名 (二二) 醛和酮的结构醛和酮的结构 (三三) 醛和酮的制法醛和酮的制法 (四四) 醛和酮的物理性质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五五)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六六) α,β-不饱和醛、酮的特性不饱和醛、酮的特性 (七七) 乙烯酮乙烯酮 卡宾卡宾 第十三章  醛和酮 分类分类:① 根据烃基的不同,可将醛、酮分为:脂肪族醛、酮,芳香族醛、酮;饱和醛、酮,不饱和醛、酮;② 根据醛、酮分子中羰基的个数,可分为:一元醛、酮,二元醛、酮等;③ 根据酮羰基所连的两个烃基是否相同,分为:      单酮,混酮  (一)  醛和酮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 (2) 系统命名法  (一)  醛和酮的命名 醛、酮的命名与醇相似1) 普通命名法普通命名法    酮的普通命名法是按照羰基所连接的两个烃基命名  (2) 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  (二) 醛和酮的结构  (三) 醛和酮的制法 (1)醇的氧化或脱氢 (2) 羰基合成 (3) 同碳二卤化物水解 (4) 羧酸衍生物的还原 (5) 芳烃的氧化 (6) 芳环上的酰基化  (三) 醛和酮的制法 (1) 醇的氧化或脱氢醇的氧化或脱氢  脱氢: (2) 羰基合成羰基合成 由α-烯烃合成多一个碳的醛! 例1:例2: (3) 同碳二卤化物水解同碳二卤化物水解 该法一般主要用于制备芳香族醛、酮。

      例如:  (4) 羧酸衍生物的还原羧酸衍生物的还原 (Rosenmond还原) 三叔丁基氢化铝锂,空间障碍大,还原性不及LiAlH4↙二丁基氢化铝↙ (5) 芳烃的氧化芳烃的氧化 甲基直接与芳环相连时,可被氧化成醛基例如甲苯用铬酰氯、铬酐等氧化或催化氧化则生成苯甲醛: 乙苯用空气氧化可得苯乙酮:  (6) 芳环上的酰基化芳环上的酰基化 该反应的本质是亲电取代反应,CO与HCl首先生成      [HC+=O]AlCl4-    加入Cu2Cl2的目的是使反应可在常压下进行,否则需要加压才能完成 Gattermann-Koch  反应(由苯或烷基苯制芳醛):  (四) 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物态:CH2O为气体;C2-C12醛、酮为液体;C13以上醛、酮为固体沸点:与分子量相近的醇、醚、烃相比,有b.p::醇>醛、酮>醚>烃醇>醛、酮>醚>烃原因:a.  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醛、酮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b.  醛、酮的偶极矩大于醚、烃的偶极矩: 溶解度:与醇相似低级醛、酮可溶于水;高级醛、酮不溶于水      因为醇、醛、酮都可与水形成氢键:  IR光谱:光谱: νC=O:1680-1850cm-1(很强峰);       注意:丙酮的νC=O为1715 cm-1,乙醛的νC=O为1730 cm-1。

      νC-H(醛):2720cm-1(中等强度尖峰)讨论:①不同羰基的大致吸收位置: ②-I效应、环张力等使νC=O波数升高;共轭效应使νC=O波数波数降低 例1:正辛醛的红外光谱 例2:苯乙酮的红外光谱  NMR谱 例1:丁酮的核磁共振谱 例2:苯甲醛的核磁共振谱  (五)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  羰基的亲核加成 (甲) 与氢氰加成 (乙) 与亚硫酸氢钠加成 (丙) 与醇加成 (丁) 与金属有机试剂加成 (戊) 与氨的衍生物加成缩合 (己) 与Wittig试剂加成 (2)  α-氢原子的反应 (甲) 卤化反应 (乙) 缩合反应 (丙) Mannich反应 (3) 氧化和还原 (甲) 氧化反应 (乙) 还原反应 (丙) Cannizzaro反应(岐化反应)  (五)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羰基的亲核加成羰基的亲核加成 从                的结构考虑:  a.有双键,可以加成;    b.稳定性 所以亲核试剂首先进攻!即发生亲核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其通式为:  (甲甲) 与氢氰酸加成与氢氰酸加成 反应式:  实验证明:①   OH-加速反应,H+减慢反应 ② Why?       以上实验事实说明:HCN与醛、酮的加成是分步进行的,首先由CN-(亲核试剂)首先进攻,也就是说HCN与醛、酮的加成是亲核加成。

      即: ①② 反应活性:反应活性: ① HCHO>CH3CHO>ArCHO>CH3COCH3>CH3COR>RCOR>ArCOAr      醛的活性大于酮;脂肪族醛、酮大于芳香族醛、酮 ② p-NO2-C6H4-CHO>ArCHO>p-CH3-C6H4-CHO  ③ 例外:C6H5COCH3>(CH3)3C-CO-C(CH3)3                      (后者的空间障碍特别大)反应范围:反应范围:     所有的醛、脂肪族甲基酮、八个碳以下的环酮 水解、酯化、脱水同时进行用途、意义用途、意义:制备α-羟基酸、多一个碳的羧酸 (乙乙) 与亚硫酸氢钠加成与亚硫酸氢钠加成 反应范围:反应范围:     所有的醛、脂肪族甲基酮、八个碳以下的环酮反应活性:反应活性: 似与HCN的加成醛>酮、脂肪族>芳香族) 用途:用途:A. 鉴别醛酮鉴别醛酮: 例:B. 分离提纯醛酮分离提纯醛酮:      在酸或碱的浓度较大时,平衡反应朝着加成产物分解为原来的醛、酮的方向进行:  遇酸或碱 分解 C.. 制备制备α-羟基腈羟基腈 此法的优点是可以避免使用有毒的氰化氢,而且产率也较高  (丙丙) 与醇加成与醇加成 醛加醇容易,酮困难。

       反应式: 反应机理:     缩醛具有双醚结构,对碱和氧化剂稳定,但遇酸迅速水解为原来的醛和醇 所以,制备缩醛时必须用干燥的HCl气体,体系中不能含水  醛可与一元醇或二元醇生成缩醛或环状缩醛:      酮只能与二元醇生成环状缩醛(因为五元、六元环有特殊稳定性):  用途:  a. 保护醛基保护醛基: b. 制造制造“维尼纶维尼纶”:  (丁丁) 与金属有机试剂加成与金属有机试剂加成 RMgX与甲醛反应,水解后得到与甲醛反应,水解后得到1°醇;醇;RMgX与其他醛反应,水解后得到与其他醛反应,水解后得到2°醇;醇;RMgX与酮反应,水解后得到与酮反应,水解后得到3°醇 A.加RMgX 用途:制1°、2°、3°醇例:     同一种醇可用不同的格氏试剂与不同的羰基化合物作用生成可根据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选择合适的原料 例:用格氏反应制备3-甲基-2-丁醇 方法a: 方法b: 由于乙醛及2-溴丙烷都很容易得到,故方法a较为合理       有机锂的亲核性和碱性均比格氏试剂强例如下列反应格氏试剂不能发生: B. 加有机锂加有机锂C..加炔钠加炔钠 D..Reformasky反应反应 醛、酮与有机锌试剂进行亲核加成,再水解得到β-羟基酸酯或β-羟基酸的反应称为Reformasky反应。

       有机锌试剂的生成:  例:  (戊戊) 与氨的衍生物加成缩合与氨的衍生物加成缩合 所有的醛、酮都能与NH3及其衍生物反应但醛、酮与NH3反应的产物不稳定,而与NH3的衍生物反应的产物稳定反应实际上为加成-缩合反应: 简单记忆方法  反应实例:反应实例:     甲醛与氨的反应首先生成不稳定的[H2C=NH],然后很快三聚生成六亚甲基四胺:  (己己) 与与Wittig试剂加成试剂加成 醛、酮与磷叶立德反应,制备烯烃的反应:  (2) α-氢原子的反应氢原子的反应                       的作用:a. 亲核加成的场所;                                      b. 使α-H酸性增加:     在碱性条件下,α-H更容易掉下来,所以α-H的反应更容易在碱性介质中进行  (甲甲) 卤化反应卤化反应  醛的活性更高:  酸催化下进行的卤代反应可以停留在一元取代阶段:机理:酸的催化作用是加速形成烯醇 碱催化下进行的卤代反应速度更快,不会停留在一元取代阶段: 卤仿反应卤仿反应——含有CH3CO-的醛、酮在碱性介质中与卤素作用,最后生成卤仿的反应。

        讨论:讨论:① α-C上只有两个H的醛、酮不起卤仿反应,只有乙醛和甲基酮才能起卤仿反应② 乙醇及可被氧化成甲基酮的醇也能起卤仿反应: ③ 卤仿反应的用途:  注:鉴别用NaOI,生成的CHI3为有特殊气味的亮黄↓,现象明显;        合成用NaOCl,氧化性强,且价格低廉 b. 合成:合成:制备不易得到的羧酸类化合物例: a. 鉴别:鉴别:  (乙乙) 缩合反应缩合反应 有α-H的醛在稀碱中进行 高级醛得到β-羟基醛后,更容易失水:  酮的羟醛缩合反应比醛困难: 分子内的羟醛缩合: (解释) 交错羟醛缩合(交叉羟醛缩合):交错羟醛缩合(交叉羟醛缩合): 但若采取下列措施:     a. 反应物之一为无α-H的醛(如甲醛、芳甲醛);     b. 将无α-H的醛先与稀碱混合;      c. 再将有α-H的醛滴入则产物有意义!   例3: (丙丙) Mannich反应反应 含有α-H的醛、酮,与醛和氨(伯胺、仲胺)之间发生的缩合反应,称为Mannich反应该反应可看成是氨甲基化反应:     β-氨基酮容易分解为氨(或胺)和α,β-不饱和酮,所以Mannich反应提供了一个间接合成α,β-不饱和酮的方法。

      例如:  (3) 氧化和还原氧化和还原 (甲甲)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 醛易氧化成酸:  RCHO             RCOOH[O]=KMnO4、K2Cr2O7+H2SO4、……醛还能被一些弱氧化剂氧化:RCHO              RCOOH[O]’==Tollen’s、、 Fehling’s、、……Tollen’s:AgNO3的氨溶液Fehling’s:CuSO4(Fehling I)与NaOH+酒石酸钾钠(Fehling II)的混合液  讨论:    a.    氧化性:Tollen’s > Fehling’s        Tollen’s可氧化所有的醛(包括芳甲醛);        Fehling’s只氧化脂肪醛   b.    用途: ①①鉴别醛酮鉴别醛酮例:  ②②合成合成:      酮类一般不易被氧化在强氧化条件下,被氧化成碎片,无实际意义   但工业上:  (乙乙) 还原反应还原反应 例: 例: (丙丙) Cannizzaro反应反应(岐化反应岐化反应) 浓碱中,无α-H的醛发生岐化反应例:     若反应物之一是甲醛,则一定是甲醛被氧化,另一分子无α-H的醛被还原。

      例:  (六) α,β-不饱和醛、酮的特性 (1)1,4-亲电加成 (2) 1,4-亲核加成  (六) α,β-不饱和醛、酮的特性 (1)1,4-亲电加成亲电加成 α,β-不饱和醛、酮中,羰基降低了C=C的亲电反应活性以丙烯醛与氯化氢的加成为例:     总的结果是1,4-加成的历程,碳-碳双键上1,2-加成的产物例如:  (2) 1,4-亲核加成亲核加成           通常情况下,碳碳双键是不会与亲核试剂加成的但由于在α,β-不饱和醛、酮中,C=C与C=O共轭,亲核试剂不仅能加到羰基上,还能加到碳碳双键上          以3-丁烯-2-酮与氰化氢的加成为例  讨论:讨论: ① 空间障碍:亲核试剂主要进攻空间障碍较小的位置例如: 所以,醛基比酮基更容易被进攻 ② 碱性强的试剂(如RMgX、LiAlH4)在羰基上加成(1,2-加成): 碱性弱的试剂(如CN-或RNH2)在碳碳双键上加成(1,4-加成):  (七) 乙烯酮   卡宾 (1)乙烯酮 (2) 卡宾  (七) 乙烯酮   卡宾 (1) 乙烯酮乙烯酮      乙烯酮是最简单的不饱和酮,也可看作是乙酸分子内脱水所形成的酐。

      制备: 性质性质:乙烯酮常温下为气体(b.p -56℃),有剧毒,性质活泼,易加成、聚合A. 加成加成   以上反应相当于在HA中引入了               ,所以乙烯酮是一个很好的乙酰化剂例如:  B. 聚合聚合  (2) 卡宾卡宾 乙烯酮在紫外光照射下分解生成卡宾(Carbene)——碳烯:     单线态——两未成键电子配对,占据同一轨道,能量高;    三线态——两未成键分占轨道,自旋平行,能量低 卡宾的结构  由于卡宾的碳原子周围只有六个电子,是缺电子的,具有亲电性,可与C=C、C≡C发生亲电加成反应,生成三元小环: 卡宾还可与烷烃反应(插入反应):  本章重点: ①羰基上亲核加成反应(加HCN、NaHSO3、ROH、H2N-Y、RMgX等);②羟醛缩合反应、碘仿反应及Cannizarro反应;③醛与Tollen’s及Fehlling’s的反应;④羰基还原为羟基的反应,羰基还原为亚甲基的反应;⑤波谱数据:  IR:乙醛νC=O:1730cm-1;       乙醛νC-H:~2720cm-1;          丙酮νC=O:1715cm-1;NMR: 正辛醛的正辛醛的IR 苯乙酮的苯乙酮的IR 2-丁酮的NMR 苯甲醛的NMR 水解、酯化、脱水同时进行: 遇酸或碱分解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