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纲目》真的那么可信吗.doc
6页《本草纲目》真的那么可信吗?更新,其实我在评论里面已经说了,本草纲目的最大贡献是为植物学贡献了人为分类法,支持了达尔文进化论的部分学说但对于中医药而言,只是一本继承了前人进行增订的本草类集合李时珍对中医最大的贡献是《濒湖脉诀》和《奇经八脉考》 至于推崇《本草纲目》的某位教授,请看清其推崇的在哪里官修本草和民修本草的区别就是,官修本草是官方动用国力耗费数年经过反复考究、校对及验证后成书的,例如《唐本草》又称《新修本草》我国乃至世界的第一部官修本草,其前前后后换了两位主编,耗费十数年,动用盛唐举国之力以及后期的《嘉佑本草》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都是耗费了十数年完成民修本草的价值低是因为个人财力有限,并且会增加自己的主观意识,所以需要对照官修本草进行甄别 而且明代是有官修本草 《本草品汇精要》 是以主编刘文泰为首的数十位名医耗费数年工程编撰的任何文献都要考虑其年代性,目前中国的官修本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及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的《中药大辞典》其药味涵盖和广泛性远远抄过《本草纲目》 我不明白某些人要黑为什么不去挑现代官修,盯着几百年前 1892 味的过时民修药典有意义吗?目前中医药算上各民族医的民族药官修的两本书想加已经超过两万味以上,欢迎挑错,并及时上报给卫计委, 说不定 2020 版药典和第四版 《中药大辞典》就有你们的名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谢邀,现代中药必言《本草纲目》?请问是谁给你的这种答案?本草纲目是一本民修本草,本身参考价值就是不如官修本草的。
再加上基本就是誊抄《证类本草》的内容,尤其是丢了配图后,在中医界的学术价值文献价值都不高!不知道你这种结论是从哪里得来的如果有文献支持请给出文献名录以下是我曾经的答案作者:中医学徒小白链接:为什么《千金方》不及《本草纲目》知名? - 中医学徒小白的回答 - 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千金方》是对唐之前的中医典籍做出的总结属于综合的医学百科全书,而《本草纲目》更倾向于草药属于专注于中草药,倾向于植物学,老外对于阴阳的概念是很模糊的,应该说基本不懂,对于中医的治法更是迷惑,所以他们不会理睬千金方这样的书,而时间到了达尔文时代,达尔文偶然发现了这本书的译本,并且能够支持其进化论的部分学说在西方进行宣传和加以赞赏我朝历来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老外说好的东西肯定就是好!其次《本草纲目》被编进了教科书,更被周杰伦改编成了歌曲这无疑是对《本草纲目》的进一步宣传而且将李时珍对药物学的贡献基本上算是捧上了天,又是亲自去山里,又是亲自尝药,这显然不符合《本草纲目》内容的存在毕竟连裹尸布渔网这类中医从古到今根本都不用的东西竟然被录入到其中,这显然是根本没有亲自去检验过所以别的地方的老师怎么认为我不管,至少我们这里中药学教研室的几位教授探讨过认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确实是只录不验,原因是以李时珍当时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不足以一一验证,其次即使验药也仅仅是常用药,他们的结论是《本草纲目》实际贡献远远低于地其名声,其学术贡献甚至不如清代的《本草纲目拾遗》 ,原因很简单,本草纲目所在载录的药物,基本上之前的本草书目都可以找到,新药很少,且杂乱不堪。
其次,《本草纲目拾遗》 虽然仅仅只有 921 种药,但是其中 716 种是新药,前代载录较少,或者根本没有载录过,并纠正了李时珍的很多错误的认知,学术价值极高然而尽管这样,毕竟这本本草集合是借用了《本草纲目》的大名,所以被历史雪藏也是无可奈何的可以说《本草纲目》的成名是一次外国人偶然的发现并且为了支持其学术而炒作的结果,而教科书编者为了迎合这场炒作又进行了一场名不属实的包装将李时珍包装成了一个伟大的中药学家,而事实上,李时珍在本草方面贡献, 远远不及其在脉诊的贡献,其《濒湖脉诀》和《奇经八脉考》而李时珍最开始真正成名也是靠其这两本书,并不是本草纲目回归到本题,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其实在中医学术上远远超过《本草纲目》,无论是学术价值,历史价值,文献价值,甚至在本草方面都是完胜于《本草纲目的》的然而事实上这两本书缺少一个平台,缺少一个夸奖者其实又何止千金方呢?《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一本非常干净非常正经而且绝对是经过验方本书是大宋举国之力编纂的书,可是谁知道呢?提到中医中国人肯定想到《本草纲目》因为小学学过,而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难经》又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呢?有些人不止一次的跟我说让我回去好好看看《本草纲目》 ,然而从始至终,我翻过《中药学》载录的中药很可惜的是仅仅有三味药出自《本草纲目》 ,而多数出自《神农本草经》及《名医别录》 (而《名医别录》又是李时珍挖的坑,其内容和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多有重复,而又将《名医别录》中的陶氏称作陶弘景,所以明以后的人基本认为《名医别录》就是陶弘景写的。
但根据名医别录的内容认为绝非单一本草类书籍,可能还会有方药或者治法一类的而陶氏不一定是陶弘景所以这在中医界是有争议的继续下去又是一片文章了所以到此为止 )也就是说中医在常用中药基本上还是再吃神农氏炎帝和陶弘景两个人的老本,毕竟常用中药就只有大概四百味,就算这位中医是全科那么最多也不过八百味撑死了,一个中医甚至一生都用不上四百味药,专科甚至几十味药,跑长趟,见过一个妇科专家,一位慈祥的老太太一生就是用逍遥丸和四物汤,八珍汤进行加减别裁别提这位老太太了你认为她骗人,好吧,我们的医圣张仲景这位够牛了吧, 《伤寒杂病论》 仅用了 206 味药,医圣啊医圣!其中 149 味来自《神农本草经》 其实我之前就说过《本草纲目》的问题,被人骂的狗血喷头,然而看到这个问题我还是觉得我必须回答,至少我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哪怕是一个人也可以, 《本草纲目》在中医学的学术贡献很低,远远没有小学课本和达尔文捧得那么高这里不是说李时珍怎么样,但是一个连刊印书籍财力都没有的穷医生,我不认为他有财力和能力逐一效验 1892 种药物非要说本草纲目的贡献,的话那就是其人为分类法前人虽然药物学贡献卓著,但是毕竟在分类法上很垃圾,很原始,很不科学。
毕竟西方人更喜欢接近于他们思想的分类方法,对于我们的古人的分类法他们是不屑于顾的所以还是那句经久不变的老话,”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本草纲目》好不好,谁学中医谁知道,谁写论文谁知道反正我老师和我用的最多的是《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 《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 ,未来估计我也不会用用《本草纲目》来抹黑中医的人,基本上都是不用脑袋思考的人作者:中医学徒小白链接:在现代医学看来, 《本草纲目》有哪些错误? - 中医学徒小白的回答 - 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不用现代医学,单中医学来说《本草纲目》的参考价值依然是不大的,因为李时珍只录不验,这点很头疼,使用起来特别差劲,引注的时候麻烦,除非联合引用,但一本书已经足够了,我还画蛇添足这没什么意义,其医学价值还不如他写的《濒湖脉学》和《奇经八脉考》 中医目前值得参考的本草类权威书目最有价值的就是《神农本草经》其次《名医别录》 《证类本草》《本草图经》和现代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的《中药大辞典》这些是目前经常被引用的书籍 《本草纲目》只是被老外发现并发扬了,得到了达尔文的认可,在世界有很大的知名度,又被编进教材课文里了。
不是贬低《本草纲目》 ,这本本草大集合参考价值甚至不如清代的《本草纲目拾遗》 其价值就是让世界认识了中医药,但实用性差,准确性差,名不副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