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必修二专题一复习背诵提纲.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93477135
  • 上传时间:2023-11-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6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编制教师:高婷 审定教师:付道清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1、耕作方式演变: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 → 石器锄耕→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牛耕和铁制农具2)汉代:牛耕普及,出现耦犁、一牛挽犁,出现耧车3)唐代:出现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2、土地制度:(1)、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瓦解的根本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2)、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A、形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B、多种所有制形式(分三种形式)1)国有土地所有制:国家经营,主要用于封赏和授田(如均田制、屯田制),(2)土地私有制:(包括君主土地私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3)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C、土地兼并的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危害:地权和劳动者分离,破坏农耕生产秩序;社会动荡D、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也称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形成:春秋战国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评价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积极: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①、比较稳定;②、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③、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消极:在封建社会后期,即明清时期,小农经济日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①、规模小,阻碍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阴碍近代社会发展;②、非常脆弱,很难保证税收;③、容易引发生态矛盾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E、古代中国主要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1)经济思想:以农为本;(2)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3)认 识: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实质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3、水利事业:(1)战国时期: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2)汉代:关中农民创造“井渠”;王景治黄河3)三国:马钧发明的翻车4)唐朝:筒车5)隋唐五代:长江流域发明了高转筒车6)宋代:出现水转翻车7)明清:出现风力水车4、影响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利因素:耕作方式的转变;农用工具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兴修;自然条件的优越;统治者的重视;劳动者辛勤劳动不利因素:地主土地所有制;赋税徭役的沉重;社会环境的动荡;自然条件的恶劣5、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组织方式: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经营方法:精耕细作,小农户个体经营;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经济类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用途流通方式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生产、大作坊供贵族消费和军队使用不在市场流通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使民间消费在市场流通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2、官营手工业的特点:特殊行业的垄断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计成本的奢侈性;技术工艺的高超性;各种行业的封闭性;劳动者缺少积极性3、主要成就:①、冶金业A、冶铜技术:新石器时代出现铜器: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先进;B、冶铁技术:春秋出现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东汉时期,杜诗发明水力鼓风装置水排汉代开始用煤炭做燃料,北宋普遍使用②、制瓷业A商代到东汉: 陶→釉陶→瓷的过渡B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部门,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体系(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艺术陶制品)风行一时;唐朝晚期首创釉下彩绘C宋代名窑众多,各具风格: 定窑、钧窑、景德镇、龙泉、耀州窑;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D清代:发明粉彩瓷器工艺和珐琅瓷康熙、雍正)③、纺织业A汉代:品种繁多,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地中海地区;丝国 B唐代:私营纺织业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C宋代 :棉花种植及棉纺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有新的提高D元代:黄道婆革新工艺,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E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4、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起源较早,历史悠久2).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3).技术水平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世界中国素有有丝国和瓷国之称);(4).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明清时期工场手工业出现,产生资本主义萌芽5).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呈现不断萎缩状态;民营手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到明朝中后期日益兴盛起来;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比重6).古代中国手工业分布广,规模大,分工细,产品种类多,生产技术先进且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欧亚地区,广受赞誉7).生产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三、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1、商业的兴起 (1)商周:“商人”出现,货币为贝壳;商业由官府控制;(2)春秋战国: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3)秦汉:秦统一货帛、度量衡,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发展;(4)隋唐:水运陆运发达,俞大娘商船;(5)宋元:海外贸易发达;益州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6)明清:出现晋商、徽商等大商帮;会馆。

      2、“市”的发展朝 代市的发展情况秦代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收钱时必须投钱入器汉代专门管理机构,长安九市南北朝草市形成,设“草市尉”管理唐朝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市”有固定的场所;商业繁华地区“夜市”繁荣宋朝突破了时空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直接监管;草市已具较完备饮食服务设施明清都市商业区相当繁华3、古代商业发展特点:(1)、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达2)、商业市场形式多样3)、商业交通发达,水陆商运兴盛,长途贩运发达4)、自汉代以来,各朝代都出现不同数量规模的商业大都市5)、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地下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1)、明朝产生:①、产生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出现部门:私营手工业中的纺织业、陶瓷业等③、出现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即当时“机房”的出现)④、关 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和机工之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⑤、目 的:是为了增殖利润、扩大再生产(2)、缓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 (3)、发展特点: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发展缓慢,甚至中断。

      2、“重农抑商”政策1、产生: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中,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经济政策,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2、原因:①、“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②、巩固封建统治3、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4、主要内容把农业作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倍加重视和保护;对商业活动是进行抑制5、重农抑商政策的特点:①贬低商人地位;②限制经营范围;③重税;④禁止对外贸易6、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①、积极作用:封建社会初期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②、消极作用: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是中国在近代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导致经济结构过于单一3、“海禁”与“闭关锁国”1、原因:①、防范西方殖民入侵和反清斗争 ②、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 ③、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是该政策产生的根源2、内容: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3、危害:妨碍了海外市场的拓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4、作用:有利于防范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