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规范关于电气的条款.docx
4页中小学规范关于电气的条款 力学实验室需设置气垫导轨实验桌,在实验桌一端应设置气泵电源插座;另一端与相邻桌椅、墙壁或橱柜的间距不应小于0.90m 电学实验室应在每一个实验桌上设置一组包括不同电压的电源插座,插座上每一电源宜设分开关,电源的总控制开关应设在教师演示桌处 综合实验室内宜沿侧墙及后墙设置固定实验桌,其上装设给水排水、通风、热源、电源插座及网络接口等设施实验室中部宜设100m2开敞空间 史地教室设置简易天象仪时,宜设置课桌局部照明设施 计算机教室宜设通信外网接口,并宜配置空调设施 计算机教室的室内装修应采取防潮、防静电措施,并宜采用防静电架空地板,不得采用无导出静电功能的木地板或塑料地板当采用地板采暖系统时,楼地面需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材料及构造做法 语言教室宜采用架空地板不架空时,应铺设可敷设电缆槽的地面垫层风雨操场内,运动场地的灯具等应设护罩悬吊物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有围护墙时,在窗的室内一侧应设护网 小学的劳动教室和中学的技术教室应根据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并应设置教学内容所需要的辅助用房、工位装备及水、电、气、热等设施4)视听阅览室宜采用防静电架空地板,不得采用无导出静电功能的木地板或塑料地板;当采用地板采暖系统时,楼地面需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构造做法; 学生活动室的水、电、气、冷、热源及设备、设施应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设置 中小学校设计应依据使用和管理的需要设安防监控中心。
安防工程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的有关规定 网络控制室宜设空调 网络控制室内宜采用防静电架空地板,不得采用无导出静电功能的木地板或塑料地板当采用地板采暖时,楼地面需采用相适应的构造1 教室应采用吊式电风扇各类小学中,风扇叶片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2.80m;各类中学中,风扇叶片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3.00m 2 学生宿舍的电风扇应有防护网 计算机教室、视听阅览室及相关辅助用房宜设空调系统10.3 建筑电气 中小学校应设置安全的供电设施和线路 中小学校的供、配电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中小学校内建筑的照明用电和动力用电应设总配电装置和总电能计量装置总配电装置的位置宜深入或接近负荷中心,且便于进出线 2 中小学校内建筑的电梯、水泵、风机、空调等设备应设电能计量装置并采取节电措施 3 各幢建筑的电源引入处应设置电源总切断装置和可靠的接地装置,各楼层应分别设置电源切断装置 4 中小学校的建筑应预留配电系统的竖向贯通井道及配电设备位置 5 室内线路应采用暗线敷设 6 配电系统支路的划分应符合以下原则: 1)教学用房和非教学用房的照明线路应分设不同支路; 2)门厅、走道、楼梯照明线路应设置单独支路; 3)教室内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支路; 4)空调用电应设专用线路。
7 教学用房照明线路支路的控制范围不宜过大,以2个~3个教室为宜 8 门厅、走道、楼梯照明线路宜集中控制 9 采用视听教学器材的教学用房,照明灯具宜分组控制 学校建筑应设置人工照明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疏散走道及楼梯应设置应急照明灯具及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2 教室黑板应设专用黑板照明灯具,其最低维持平均照度应为500lx,黑板面上的照度最低均匀度宜为0.7黑板灯具不得对学生和教师产生直接眩光 3 教室应采用高效率灯具,不得采用裸灯灯具悬挂高度距桌面的距离不应低于1.70m灯管应采用长轴垂直于黑板的方向布置 4 坡地面或阶梯地面的合班教室,前排灯不应遮挡后排学生视线,并不应产生直接眩光 教室照明光源宜采用显色指数Ra大于80的细管径稀土三基色荧光灯对识别颜色有较高要求的教室,宜采用显色指数Ra大于90的高显色性光源;有条件的学校,教室宜选用无眩光灯具 中小学校照明在计算照度时,维护系数宜取0.8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电源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置一组电源插座;每组电源插座均应为220V二孔、三孔安全型插座。
2 教室内设置视听教学器材时,应配置接线电源 3 各实验室内,教学用电应设置专用线路,并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电源侧应设置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措施的配电装置 4 科学教室、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应设置直流电源线路和交流电源线路 5 物理实验室内,教师演示桌处应设置三相380V电源插座 6 电学实验室的实验桌及计算机教室的微机操作台应设置电源插座综合实验室的电源插座宜设在靠墙的固定实验桌上总用电控制开关均应设置在教师演示桌内 7 化学实验室内,当实验桌上设置机械排风设施时,排风机应设专用动力电源,其控制开关宜设置在教师实验桌内 行政和生活服务用房的电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保健室、食堂的餐厅、厨房及配餐空间应设置电源插座及专用杀菌消毒装置 2 教学楼内饮水器处宜设置专用供电电源装置 3 学生宿舍居室用电宜设置电能计量装置电能计量装置宜设置在居室外,并应设置可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电器装置 4 盥洗室、淋浴室应设置局部等电位联结装置 中小学校的电源插座回路、电开水器电源、室外照明电源均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10.4 建筑智能化 中小学校的智能化系统应包括计算机网络控制室、视听教学系统、安全防范监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有线广播及扩声系统等 中小学校智能化系统的机房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智能化系统的机房不应设在卫生间、浴室或其他经常可能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 2 应预留智能化系统的设备用房及线路敷设通道 智能化系统的机房宜铺设架空地板、网络地板,机房净高不宜小于2.50m 中小学校应根据使用需要设置视听教学系统 中小学校视听教学系统应包括控制中心机房设备和各教室内视听教学设备 中小学校视听教学系统组网宜采用专业的线缆 中小学校广播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和操场应根据使用需要,分别设置广播支路和扬声器室内扬声器安装高度不应低于2.40m 2 播音系统中兼作播送作息音响信号的扬声器应设置在走道及其他场所 3 广播线路敷设宜暗敷设 4 广播室内应设置广播线路接线箱,接线箱宜暗装,并预留与广播扩音设备控制盘连接线的穿线暗管 5 广播扩音设备的电源侧,应设置电源切断装置。
学校建筑智能化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的有关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