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学案例.doc.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91168463
  • 上传时间:2019-06-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42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学案例  篇一: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案例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案例  姓名:杨俊神池县大严备学校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关系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4页例3  教学目标:1、使用权学生理解、掌握“速度”的含义,并学会用统一符号表示速度  2、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它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  突破方法: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构建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交通工具的时速图片,介绍学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陆、海、空)的运行速度,介绍自然界一些动物(鸟类、爬行类)的运行速度等等  2、你还知道哪些运行速度呢?  二、探究新知  1、建立“速度”概念  ⑴自学课本第53页的内容  ⑵学生试写,初步建立“速度”的概念  像以上“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每分钟行多少米”、“每秒行多少米”??都是速度,人们为了更辊简明、清楚的表示速度,采用统一  的速度表示法,如:  特快列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0千米。

      可以写成160千米/时 小林行走的速度是每分钟60米可以写成60米/分  人们为了用起来方便,把每小、每分钟或每秒行驶的路程(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每小时、每分钟表示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可以是每秒、每分钟、每小时、每日、每月等  ⑶学会速度的写法  你发现速度的表示法都是怎样写的?  师生交流后发现:“/”线左边表示路程,用的是长度单位,“/”右边表示的是时间,用的是时间单位  如“普通列、车的速度是每小明106千米,可以写成106千米/时  ⑷即时练习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物体在运动,师出示:  ①燕子飞行的速度是每小时120千米  ②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40  ③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每秒30万千米  你能分别写出它们的速度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学课文内容,初步理解“速度”的概念,建立“速度”概念,然后结合教师的引导、交流发现,速度的简便写法,并通过练习的形式,进一步巩固速度的写法】  2、教学例5 :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⑴出示例5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70千米/时,4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米? 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学生反馈情况,教师说明要求。

        ⑵列式计算  这两道题都已知速度和时间,求所行的路程  求汽车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也就是求2个80千米是多少;求李老师10分钟可行多少米,也就时求10个性225米是多少?因此都用乘法计算  80×2=160(千米) 225×10=2250(米)  ⑶讨论:你发现速度、时间与路程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以上两个解题算式,想一想算式的每一个数量表示什么?  如:80 ×2 = 160千米  ﹕﹕ ﹕  速度时间路程  225 × 10 = 2250米  ﹕ ﹕ ﹕  速度粉时间路程  现在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吗? 生发现并汇报,师板书:  速度×时间=路程  师:同学真棒!那么,你能根据这一关系式写出两个除法关系式吗?  生思考交流并汇报: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简单的行程问题,探索出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培养学自主探索发现及归纳能力,从而有根据地建立这一数学模型,而不是凭空产生,由具体过渡到抽象的一个过程,同时让学生写出另外两个关系式,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巩固练习  1、你能写出它们的速度吗?  ⑴猎豹奔跑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  ⑵蝴蝶的速度是每分钟500米,写作(  ⑶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写作(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八第6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篇二: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案例  《角的度量》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小学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先引入量角器,指出角的计量单位是“度”,再讲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说明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学设计思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根据课标的以上理念,我设计了本课时的教学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  2、认识角的单位“度”;  3、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  4、理解角的大小决定因素  教学重难点: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  教学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资源:远程教育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多媒体演示:指出下面各个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问:这些角你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它们排一下队吗?  学生排队,集体订正  教师指着∠1和∠2,继续问:你知道它们相差多少吗? 12 3  2、教师:如果我们能够度量出每个角的大小,以上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课题: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思起于疑”,在导入环节,在让学生指出各部分的名称之后,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抛给学生,你知道∠1和∠2相差多少吗?由于无法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个问题,一下激起了学生的疑问,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一) 介绍量角器  1、演示:出示远教资源量角器的图片  教师说明: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o”来表示  (1)1度的角  教师边演示边说明:把半圆形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的角,记作1o  学生看课本第40页图示,观察1o的大小  教师再用量角器标出1度的角,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1度角的实际大小的表象  (2)介绍量角器  教师:请拿出你的量角器,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教师巡视  抽生汇报  2、小结归纳:量角器半圆周上所刻的线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每10格上标一个数圆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外圆刻度(顺时针方向)从0度开始到180度止,内圆刻度(逆时针方向)也是从0度开始到180度止  设计意图:在认识量角器时,利用远教资源,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量角器,知道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在让学生认识1度的角时,主要采用了讲解式教学法;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量角器时,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这样将讲解式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很好地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量角  1、自学课本第41页  2、由学生汇报度量角的方法  3、出示课本第41页的放大图教师一边演示量角,一边让学生对着课本上的∠,跟老师一起用量角器度量  问:∠的度数是多少?怎么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0o  4、继续演示播放视频量角方法  5、尝试测量角的度数,第41页做一做,教师巡视  6、订正第41页做一做,同桌互查  7、教师举出几种学生常见的错误  错误类型一:量角时,量角器中心点和角的顶点没有重合  错误类型二:量角器0o刻度线与边没对齐  错误类型三:看错了刻度,应看里圈,却看外圈刻度了;或者应看外圈却看里圈刻度了  8、讨论:怎样才能避免以上错误,正确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数呢?(0度在哪个圈上,就在哪个圈上找角的另一边所对的刻度)  设计意图:在教学量角时,教师一边演示量角,一边让学生对着课本上的∠,跟着教师一起用量角器度量(模仿),接着继续播放远教资源里的量角方法,然后马上让学生尝试测量角的度数,做第41页做一做(动手实践)。

      这样由模仿到动手实践,巩固了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促进了学生数学技能的掌握  (三)角的大小决定因素  1、多媒体出示:第41页2、的两个角,请学生说一说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估计一下,谁大谁小  2、让学生在书上具体量一量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进行个别  3、问:哪个角大?(一样大)  4、教师拿出活动角,叉开两条边,演示大小不同的角  5、问:看角的大小,根据什么来确定?是根据所画边的长短吗?  6、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设计意图:角的大小决定因素的教学,由猜测到验证,再到结论的得出,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巩固练习  拿两个硬纸条钉在一起,旋转一个硬纸条,使它们组成下面的角  (1) 45o角(2)90o角(3)120o角(4)180o角  设计意图:练习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本课时的练习我遵循了由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最后的操作题,既可以巩固本课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继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反思:本课时,由于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有机结合,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在本课时中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展示。

      如学生经历了猜测、观察、实验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对量角器有了深刻的认识,对1度的角有了很深的印象,对怎样用量角器量角掌握得很清楚可以说,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学难点突破了同时学生在本堂课中也有很好的情感体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教师评价与学生的互评,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篇三:小学数学四年级教育案例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育案例  哲商小学 张婷  案例描述:  我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一课时,2个教学班我都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班上选择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如下:1、324+198 5968-3999 396+498 2、324+20XX968-4000400+500比赛的结果当然是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到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 “气愤”比赛的不公平:两组题中,加减整百、整千当然简单一些?  课的发展如设计一样顺畅,但是 “比赛”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2名“优秀”学生都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独自伤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是脸上没有一丝的笑容,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吗?  当批改学生作业时,我立即叫过“优生”,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课后我向学生道歉(老师没有考虑你的感受),并重点帮助他分析了“哭泣”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难时,变得更坚强和从容。

      对差生我问他为什么胜了不高兴呢?我表扬了他的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