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呼吸内科护理常规.doc
32页第一章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25第一节 肺炎护理 25第二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 28第三节 肺脓肿护理 31第四节 支气管扩张护理 35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护理 39第六节 自发性气胸护理 41第七节 支气管肺癌护理 43第八节 肺结核护理 45第九节 肺间质纤维化护理 47第十节 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 50第十一节 呼吸衰竭护理 52第十二节 睡眠呼吸暂停护理 56第十三节 纤维支气管镜术护理 57第一章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第一节 肺炎护理肺炎是指肺实质(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和肺间质等)的炎症,由病原菌、理化因素、过敏因素等引起,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急性肺炎临床特点为突发的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和铁锈色痰一、护理措施(一)环境要求 环境清洁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室内通风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避免患者直接吹风,以免受凉,室温保持18~20℃,相对湿度以55%~60%为宜,防止空气干燥,气管纤毛运动降低,痰液更不易咳出二)休息与活动 急性期患者卧床休息,以减少组织氧的消耗,促进机体组织恢复,病情缓解后逐渐增加机体活动量,以活动后不感心慌、气急、劳累为原则。
三)饮食护理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每日1000~2000ml,以补充液体,稀释痰液四)心理护理 由于起病急、病情重,患者及家属往往无思想准备,因而表现为焦躁不安,病情危重者甚至表现为恐惧,应多与患者主动沟通,鼓励其说出心理感受,给予关心和尊重,操作沉着冷静,给病人以安全感和信任感,减轻病人的焦虑和烦躁五)高热护理1. 观察病情 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情况,尤其是儿童、老年人、久病体弱者2. 保暖 寒战时可用空调、热水袋、添加被褥于以保暖,若用热水袋时避免烫伤;遵医嘱使用异丙嗪及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的使用3. 降温护理 高热时可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冰袋(冰帽)冰敷,或遵医嘱给小剂量退热药降温,在降温过程中注意观察体温和出汗情况,儿童注意防止惊厥,过度出汗应及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4. 及时补充营养及水分 发热时机体分解代谢增加,糖、脂肪、蛋白质大量消耗,患者消化吸收功能减低,宜于高热量、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失水明显或暂不能进食者遵医嘱静脉补液,不宜过快,尤其老年人和心脏疾病的患者,以防肺水肿5. 口腔清洁 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同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引起口腔干裂,口唇疱疹,口腔溃疡等,应在餐后、睡前进行口腔清洁,保持口腔湿润,舒适。
6. 皮肤清洁 大量出汗者协助患者温水擦浴,及时更换衣服和被褥,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六)促进排痰 采取有效咳嗽、翻身、拍背、雾化吸入,遵医嘱予祛痰剂等方法促进排痰七)改善呼吸 有低氧血症的患者给予氧气吸入,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改善呼吸困难八)胸痛的护理 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等患者胸痛常随呼吸、咳嗽而加重,可采取患侧卧位,或用多头带固定患侧胸廓减轻疼痛,必要时遵医嘱予止疼药九)用药的护理 抗感染治疗是肺炎最主要的治疗环节,遵医嘱早期、足量应用有效抗感染药物,并注意观察疗效及毒副作用十)重症肺炎出现中毒性休克时1. 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休克征象,及时抢救2. 迅速给予高流量吸氧,改善组织缺氧状态,注意保暖和安全3. 尽快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保持通畅,遵医嘱给予扩容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碳酸氢钠溶液,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有效血容量,恢复组织灌注,改善微循环功能,控制感染,注意防止液体溢出血管外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影响疗效4. 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意识、尿量、皮肤、黏膜的变化,判断病情转归十一)健康指导1. 预防指导 向患者宣传肺炎的基本知识,告知其病因及诱因,患者应避免受凉、淋雨、吸烟、酗酒及过度劳累。
2. 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情绪稳定,生活规律,充分休息,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3. 用药指导 告知肺炎治疗药物的疗效、用法、疗程、副作用,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防止自行停药或减量,定期随访二、主要护理问题(一)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呼吸面积减少有关二)体温过高:与细菌引起肺部感染有关三)疼痛:炎症累及胸膜有关四)清理呼吸道低效:与痰液粘稠、咳嗽无力有关五)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六)知识缺乏:与缺乏肺炎的预防保健知识有关第二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支气管-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40岁以上发病多见,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好发于冬春季引起肺心病的因素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见,占80%~90%,其次有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等气管和肺部疾病一、护理措施(一)休息与活动 心肺功能失代偿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可选择舒适的坐位或半坐位,减轻心脏的负荷,有利于心脏功能的恢复、缓解症状卧床期间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缓慢、重复的肌肉松弛活动,如腓肠肌的收缩与放松。
缓解期应鼓励患者进行适当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呼吸功能锻炼对有肺性脑病先兆表现者,予以床档或约束肢体,必要时专人护理二)饮食护理 给予高纤维素、易消化、不产气清淡饮食,若患者有明显水肿、腹水或少尿,应限制钠水摄入,钠盐<3g/d,水<1500ml/d,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控制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60%以下,尽量少食多餐,输液时应根据病情控制输液量和速度三)病情观察 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观察患者有无发绀,是否烦躁、失眠甚至出现定向障碍;监测血气分析,尤其是PaO2和PaCO2;监测血压、心率、尿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电解质检查结果,有心衰者应了解体重、皮肤水肿和盐摄入情况四)吸氧护理 根据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程度不同,合理用氧,一般予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氧浓度一般在25%~35%,流量1~2L/min,监测氧疗效果五)保持呼吸道通畅 神志清楚患者鼓励其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体弱、长期患病者应定时更换体位,拍背排痰,神志不清者予吸痰六)用药护理 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1. 对二氧化碳潴留严重、呼吸道分泌物多的患者慎用镇静药、麻醉药,如必须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是否有抑制呼吸和咳嗽反射的情况。
2. 肺心病患者对洋地黄类药物耐受性低,易出现中毒反应,用药前应注意纠正缺氧,防治低钾血症3. 利尿药应用后可出现低钾、低氯性碱中毒,痰液粘稠不易排出和血液浓缩,应注意预防使用排钾利尿药时应遵医嘱补钾利尿药尽可能安排在白天给药,避免因频繁排尿影响睡眠4. 使用抗生素时,注意观察感染是否控制,有无继发感染5. 对肺性脑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药,应注意保持气道通畅,适当增加吸入氧浓度七)健康指导1. 改善环境卫生,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劝导患者戒烟,必要时辅以有效的戒烟药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的发生2. 加强营养,给高蛋白、富含维生素膳食,并保持口腔卫生3. 缓解期根据肺、心功能状况及体力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气功、太极拳、耐寒锻炼等,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心、肺的储备能力4. 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姿势,以利于气体的交换和节省能量,如站立时,背靠墙,使膈肌和胸廓松弛,全身放松;坐位时凳高适宜,两足平放在地,身体稍向前倾,两手放在双腿上或趴在小桌上,桌上放软枕,使患者胸椎与腰椎尽可能在一条直线上;卧位时抬高床头,稍抬高床尾,使下肢关节轻度屈曲5. 避免劳累,注意休息,定期门诊随访,如患者发现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咳痰增多,呼吸不畅、水肿、尿少或神志淡漠、嗜睡或兴奋躁动、口唇发绀加重等,均提示疾病病情加重或变化,应立即就诊。
二、主要护理问题(一)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组织弹性减低、通气功能障碍有关二)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气道感染、痰液多而粘稠、排痰不畅、无力咳嗽有关三)活动无耐力:与缺氧、疲乏有关四)体液过多:与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导致水潴留有关五)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肺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等六)焦虑:与本病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有关七)知识缺乏:与缺乏肺源性心脏病的预防保健知识有关第三节 肺脓肿护理肺脓肿是各种病原菌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坏死性炎症,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形成脓肿临床上以高热、胸痛、咳嗽、咳大量脓臭痰为特征X线显示肺部空洞伴液平面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一、护理措施(一)环境要求 肺脓肿患者咳痰量大,常有厌氧菌感染,痰有臭味,因此应定时开窗通风,维持室内空气清新,以消除病房内痰液的臭味,并注意保暖二)休息与活动 高热、中毒症状明显者应卧床休息,毒血症状缓解后可以适当活动三)饮食 鼓励患者多饮水,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四)卫生 肺脓肿患者高热时间长,唾液分泌少,口腔黏膜干燥,咳大量脓臭痰,利于细菌繁殖,易引起口腔炎症和黏膜溃疡,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易引起菌群失调诱发真菌感染,宜在晨起、饭后、体位引流后及睡前要漱口、刷牙,防止污染分泌物误吸入下呼吸道,做好口腔护理。
五)病情观察 观察痰的颜色、性状、气味和静置后是否分层准确记录24小时排痰量当大量痰液排出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排痰是否通畅,咳嗽是否有力,避免脓痰窒息:当痰液减少时要观察患者中毒症状是否好转,如中毒症状严重,提示痰液引流不畅,要做好痰液引流,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发现血痰,应及时向医生报告,痰中血量较多时,因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的变化六)寒战、高热护理 1. 观察病情 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情况,尤其是儿童、老年人、久病体弱者2. 保暖 寒战时可用空调、热水袋、添加被褥予以保暖,若用热水袋时避免烫伤;遵医嘱使用异丙嗪及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3. 降温护理 高热时可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冰袋(冰帽)冰敷,或遵医嘱给小剂量退热药降温,在降温过程中注意观察体温和出汗情况,儿童注意防止惊厥,过度出汗应及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4. 及时补充营养及水分 发热时机体分解代谢增加,糖、脂肪、蛋白质大量消耗,患者消化吸收功能减低,宜于高热量、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失水明显或暂不能进食者遵医嘱静脉补液,不宜过快,尤其老年人和心脏疾病的患者,以防肺水肿5. 口腔清洁 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同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引起口腔干裂,口唇疱疹,口腔溃疡等,应在餐后、睡前进行口腔清洁,保持口腔湿润,舒适。
6. 皮肤清洁 大量出汗者协助患者温水擦浴,及时更换衣服和被褥,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七)咳嗽、咳痰的护理 肺脓肿患者通过咳嗽可以排出大量脓痰,因此,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经常活动及变换体位,以利痰液的排出嘱患者多饮水,使痰液稀释而易于排出,要注意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气味和静置后是否分层,准确记录24小时排痰量,如发现血痰,应及时向医生报告,痰中血量较多时,因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准备好抢救药物和用品,嘱患者取患侧卧位,头偏向一侧,警惕大咯血或窒息的发生,必要时备负压吸引于床旁八)体位引流的护理 根据病变部位采取适当体位,原则上病变部位位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有利于潴留的分泌物随重力作用流入大支气管和气管排出,引流时间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