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6页刑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30104) 一、培养目标 刑法学是以刑事法律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一门富于学理性和实践性的实用法学本学科培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法律实务能力的刑法学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掌握比较扎实的刑法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我国刑事立法体系;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解释适用法律的方法,具有独立分析、处理刑事案件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刑法理论研究、教学、立法、司法和法律实务工作;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 中国刑法学 了解中国刑事制度的历史,全面系统的掌握中国当代刑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剖析我国刑法立法与司法的现状,探讨我国刑事立法的完善与司法科学化问题 2、 犯罪学 系统了解犯罪学发展的历史,主要学说流派,掌握犯罪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学说,学习和掌握犯罪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能应用相关犯罪学理论分析犯罪现象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四、筛选、分流 研究生实行中期筛选制度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完成后,学科组应当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核。
研究生中期筛选工作在第四学期4月份进行,对不宜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进行妥善的安排和处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 1、学位公共课 5门 9学分 2、学位基础课 2门 6学分 3、学位专业课 2门 6学分 4、实践环节 1学分 (1)教学科研实践研究生除课程学习外,应参加教学、科研活动教学实践主要是为导师从事助教工作,如批改作业、答疑、主持案例讨论、试讲等;科研实践主要是撰写科研论文,须公开发表论文第一作者1篇以上、或第二作者2篇以上,或参加著作编写5万字以上等 (2)社会实践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国情,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生应利用第一、二学年假期参加4周左右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写出调查报告 (3)学术活动研究生在论文答辩之前要结合自己的硕士论文,为本科生开设一次学术讲座,并且至少听五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术报告 5、选修课 12门 需选足14学分 6、跨专业录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生主要必修课二门以上补修课随本科生班参加学习和考试,不计学分 7、其它方面的要求 (1)公益劳动研究生必须参加一周的公益劳动,具体由学校统一安排。
(2)时事政治学习由学校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安排 必修课采取考试的方式,主要选修课采取考试方式,其余选修课采取考查方式学位课程考核成绩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程考核成绩60分为合格课程考核不合格者,应当重修重修的课程应按规定交纳一定的费用 专业课程的考核工作由研究生所在系负责,教学科研实践、学术活动及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由导师负责,导师写出评语并评定成绩 六、学位论文 研究生要利用一年半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写作论文的目的是使研究生在科研方面受到较全面的基本训练,培养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1.选题硕士论文的题目应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适用价值;难易程度适当 2.开题论证报告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最迟在第四学期三月份向学科组提交课题论证报告,并在学科组作开题报告学科组就研究生所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方法、工作进度等进行评议和审核,经批准后正式确定论文题目研究生的论文计划应包括各阶段的工作要求、内容、进行方式和完成期限 3.论文中期检查在论文工作期间,学科组于第五期10月份对研究生的论文进行中期检查,学校、系于第五学期12月份对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研究生按期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4.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应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经过科学研究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内容应侧重于研究生本人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应有一定的新见解、新观点论文的篇幅一般在3—5万左右 5.答辩和学位授予硕士学位完成后,学科组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评阅,并组织答辩论文答辩合格者,且修满规定的学分,按规定授予硕士学位 6.论文发表要求 研究生在校期间撰写科研论文,须公开发表论文第一作者1篇以上、或第二作者2篇以上,或参加著作编写5万字以上等 附:阅读文献及书目 (1)康树华主编:《犯罪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刘广三著:《犯罪现象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版 (3)《比较犯罪学》编写组编:《比较犯罪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4)杨家录著:《犯罪调查统计学》,台湾中华书局印行 (5)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著:《犯罪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6)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著:《国际范围内的犯罪被害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7)郭建安、徐久生选编:《当代国外犯罪学研究》(第一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8)史焕章、武汉主编:《犯罪学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9)邱国梁著:《犯罪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0)曹子丹主编:《中国犯罪原因研究综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1)白建军著:《犯罪学原理》,现代出版社 (12)张甘妹著:《犯罪学原论》,台湾汉林出版社 (13)张智辉著:《犯罪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4)俞雷主编:《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总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5)【意】恩里科·菲利著:《犯罪社会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6)周 路主编:《当代实证犯罪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7)唐广良等:《计算机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8)杨春洗、杨敦先主编:《中国刑法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19)赵秉志主编:《新刑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意大利]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 (21)陈兴良著:《刑法哲学》 (22)陈一云主编:《证据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3)程荣斌主编:《中国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4)汪建成、刘广三著:《新刑事诉讼法论》,红旗出版社 (25)汪建成、刘广三著:《刑事证据学》,群众出版社 (26)刘广三著:《计算机犯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7)汪建成、黄伟明著:《欧盟成员国刑事诉讼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8)李卫红著:《经济犯罪热点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9)马克昌著:《犯罪通论》 (30)康树华著:《犯罪学——历史、现状、未来》,群众出版社 (31)韩忠谟著:《刑法原理》,台湾大学法学院出版社 (32)姜伟著:《犯罪形态通论》,法律出版社 (33)甘雨沛、何鹏著:《外国刑法学》(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34)甘雨沛主编:《刑法学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35)杨春洗主编:《刑事政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36)张 文等著:《刑事责任要义》,北京大学出版社 (37)储怀植著:《刑事一体化与关系刑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38)储怀植著:《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39)高铭暄著:《刑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0)冯 军著:《刑事责任论》,法律出版社 (41)[日]大冢仁著:《犯罪论的基本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42)[台]林山田著:《刑法特论》,三民书局印行 (43)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与评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44)王以真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45)宋英辉著:《刑事诉讼目的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46)李心鉴著:《刑事诉讼构造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47)[美]华尔兹著,何家弘等译:《刑事证据大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48)周密等著:《论证犯罪学》,群众出版社 (49)陈兴良著:《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 (50)樊凤林、曹子丹主编:《犯罪构成论》,法律出版社 (51)[英]克罗斯、琼斯著:《英国刑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刑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总学时数 学分 授课单位 考核方式 必 修 课 学 位 公 共 课 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1 72 2 社科部 考试 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2 36 1 社科部 考试 3 基础英语(含听力与口语) 1.2 180 3 外语学院 考试 4 专业英语 3 36 1 法学院 考试 5 计算机程序设计与应用 1 36 2 计算机学院 考试 学位基础课 1 法理学专题 1 54 3 法学院 考试 2 刑法总论 1 54 3 法学院 考试 学位专业课 1 刑法分论 2 54 3 法学院 考试 2 犯罪学 1 54 3 法学院 考试 实践环节 1 考查 选 修 课 需选足14学分 1 大陆法系刑法理论 2 36 2 法学院 考查 2 英美法系刑法理论 3 36 2 法学院 考查 3 中国刑事诉讼法 2 36 2 法学院 考查 4 外国刑事诉讼法理论 3 36 2 法学院 考查 5 中国刑法史 2 36 2 法学院 考查 6 犯罪心理学 3 36 2 法学院 考查 7 刑事证据学 3 36 2 法学院 考查 8 监狱法学 3 36 3 法学院 考查 9 刑事证据学 3 36 2 法学院 考查 10 刑事政策学 2 36 2 法学院 考查 11 港澳台刑法专题 3 36 3 法学院 考查 12 第二外国语 3 90 3 外语学院 考查 补修 跨专业考生自选法律专业本科必修课2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