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九年级.doc

44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379081390
  • 上传时间:2022-12-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7.50KB
  • / 4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九年级〕目 录. z.-1.胜人者先自胜2.王冕传〔节选〕3.赵威后问齐使4.六一居士传〔节选〕5.王翦将兵6.傅显迂缓7.北门之管〔节选〕8.卫灵公天寒凿池9.宋人酤酒10.荀巨伯探病友11.甲与乙相善12.公卢之谏 13.乐不思蜀14.孔文举年十岁15.齐鲁夹谷之会〔节选〕16.狗监17.触龙说赵太后〔节选〕18.师旷论学19.创鹜之报20.吕氏春秋·贵因21.晋献文子成室22.孺子善谏23.庖夫24.孟子见梁惠王25.庄周家贫26.二翁登泰山27.范蠡浮海出齐28.文天祥传〔节选〕29.*板桥开仓济民30.答谢中书书31.食喻32.张元饲弃狗33.太祖弹雀34.武帝游宴见马35.罗企生拒谢桓公36.梅圣俞诗集·序〔节选〕37.束氏狸狌38.子产论政宽猛〔节选〕39.李泰伯改字40.三国志·诸葛亮传〔节选〕41.劝学〔节选〕42.三国志·诸葛亮传〔节选〕43.朱文公受骗44.临江之麋45.亭林先生神道表. z.-胜人者先自胜夏后伯启与有扈①战于甘泽而不胜。

      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②,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④,钟鼓不修⑤,子女不饬⑥,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选自"吕氏春秋"〕【注】①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人名  ②浅:狭,窄小  ③教:这里指教化  ④:乐器上弦  ⑤修:设置  ⑥饬:通"饰〞,修饰  1.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一样"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六卿请复A B薄如钱唇("活板") 更假设役,复假设赋("捕蛇者说")钟鼓不修战而不胜C D乃重修**楼("**楼记") 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答】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译】②期年而有扈氏服译】3.本文与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论及了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且在*些观点上不谋而合请回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与"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一句意思相近的内容,并将有关句子默写出来。

      答】4.为了做到"自胜〞,夏后伯启采取了哪些举措?结合文中有关内容,简要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参考答案】1.DA.薄弱/与"厚〞相对 B.又,再一次/恢复 C.敲、击/修建 D.表转折,但是2. ①〔原因〕是我的德行薄弱,教化不够啊②过了一年有扈氏就臣服了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4.举措:①对自己:生活简朴,摒除杂念,心无旁骛;②对家人:尊重贤长,重视子女教育;③对人才:任人唯贤〔意思对即可〕评价:例:他是一个能够经受挫折,勇于战胜困难的人面对战争失败,他不气馁不急躁,而是精心分析原因,并从中吸取作战失败的教训,然后严于律己,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后取得了胜利王冕传〔节选〕王冕者,**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①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②假设不见韩性③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④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注】①曷:何,怎么。

      ②恬〔tián):心神安逸③韩性:**人,大学者④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1.解释以下句中的加点词①听已,辄默记〔 〕 ②已而复如初〔 〕③依僧寺以居〔 〕 ④学遂为通儒〔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译】②**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译】3.简要分析划线句的作用答】4.根据文意,说说王冕"遂为通儒〞的原因答】【参考答案】1.①就②不久③连词,相当于"而〞,可不译④终于2.①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为何不由着他呢!②**的韩性听说这件事,对此感到很惊讶,将他收作学生3.以父亲的行为侧面衬托王冕对学习的痴迷4.王冕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到达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决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赵威后问齐使①齐王使使者问②赵威后,书未③发,威后问使者曰: "岁亦无恙④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战国策·齐策"【注】①齐王:战国时齐王建,齐襄王之子。

      ②赵威后即赵太后,战国时赵惠文王妻③发:启封④恙:灾害,忧患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①岁亦无恙耶〔 〕②使者不说〔 〕③苟无岁〔 〕④臣奉使使威后〔 〕2.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译】②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译】3.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赵威后的这番言论,表达了哪句俗语?你觉得赵威后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4.你能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来吗?【答】【参考答案】1. 岁,年成说,通"悦〞,快乐苟,假设,如果使,出使〔字词解释与"以虫治虫"、"论语"、"陈涉世家"、"晏子使楚"相关〕2.①难道不是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②因此有所问,能不问根本而问末节的吗?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她是一个爱国爱民,有见地、有远见,懂得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以民为本),只有把老百姓安排好了国家才能太平的明智的统治者4.舍本逐末或者轻重倒置六一居士传〔节选〕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①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子欲逃名②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③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④吾之乐尔〞【注】①颍水:地名②逃名:不求名声,避名而不居③诮〔qiào〕:嘲笑④志:记载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初谪滁山〔 〕②既老而衰且病〔 〕③是为五一尔〔 〕④固知名之不可逃〔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译】②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译】3.根据文意,说说欧阳修更号为"六一居士〞的原因答】4. 选文中欧阳修因何而乐?与课文"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有何不同?【答】【参考答案】1.贬官;已经;这;本来 2.①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②这就是庄子嘲笑的害怕影子而在太阳下跑的人3.聊以志吾之乐尔或自己的话概括4.选文中作者因沉醉于五物〔藏书、金石遗文、琴、旗、酒〕而乐选文中的乐是怡然自乐,而课文中的乐是与民同乐意思对即可王翦将兵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

      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①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②,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目:"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③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果代李信击荆,大破荆军注】①果:果断 ②顿舍:停顿 ③为:惟1.解释以下加点字的含义①尝以兵数千( ) ②于是引兵而西( ) ③秦军走( )④以不用将军计( ) 2.翻译以下句子①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 【译】3.结合语段,简要分析王翦为什么"谢病〞,又为什么重新"将兵〞大破"荆军〞4.选文写王翦将兵,却为什么要写李信?【答】 。

      参考答案】1.①尝:曾经;②引:带着、率领;③走:溃败 ④以:因为2.我想攻取〔攻打〕楚国,在将军看来打算用多少士兵才够(足够)?3.王翦的托病是因为秦王轻信李信的话疏远自己,自己是迫不得已告老还乡当荆兵每天向西进军时,国难当头,王翦义无反顾,重新带着军队攻打荆军,表现了王翦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格4.衬托手法表现王翦的沉稳,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格;也表现了秦始皇狂妄,急躁,也爱惜人才,能屈能伸的君主形象傅显迂缓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赛老儒一日,雅①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②,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夫僮仆读书,可示佳事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聩僻谬,贻害无穷,亦何贵此儒者哉!【注】①雅:美好不粗俗②针黹:针线活1.以下哪两组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一样?〔 〕〔 〕A、稍知医药 B、或指所在稍出近之"黔之驴"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C、比相见 D、喘息良久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E、读书以明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翻译以下句子。

      ① 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译】②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译】3.文中写傅显"雅步行市上〞"雅步以往〞,两次提到"雅步〞对表现人物性格有何作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