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林业会计核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5845355
  • 上传时间:2022-06-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2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林业会计核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    【摘 要】本文首先论述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现状,进而分析传统林业会计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按生态林业理论完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措施,以供参考Keys】林业会计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措施林业区别于农业和其他行业,有着特殊核算内容的会计核算需要在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前提下,针对林业的特殊性制定一个专门的会计核算办法,即林业会计核算办法目前,传统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范围相对较窄,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世界范围的认同,现行林业会计核算体系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如何构建适应我国林业新环境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成为了摆在我国林业会计理论与实践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崭新而又严峻的课题一、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现状1993年,我国森工企业执行了《关于森工企业贯彻执行新的财务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规定森工企业原则上执行农业企业会计制度,也可根据业务需要,参照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增设有关科目和报表《通知》还结合森工企业的特点,对育林费的征收、使用及会计核算做了具体规定,形成了育林基金制度核算体系1994年财政部修订并颁发了《国有林场与苗圃财务会计制度》,自1995年1月1日起,国有场圃贯彻《国有林场与苗圃财务会计制度》,建立了林木资本金制度,并且将林木的培育和木材的采伐生产作为一个连续完整的生产过程进行会计核算,这是林业会计核算制度上的一个突破。

      1998年,为了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国家林业局经协商征得财政部同意,结合林业行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天然林保护经费会计核算暂行办法》,规定从1999年1月1日起在全国天然林保护工程使用单位及其所属单位实施2000年12月,财政部进一步颁布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会计处理规定》并加以补充1999年,国家林业局印发了公益林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所采用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项目会计核算办法》,该办法只适用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项目,商品林和转产项目按其他制度执行公益林会计核算办法规定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项目资金必须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专项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这就造成了公益林项目核算与林业企业整体会计核算体系的割裂,事实上公益林建设项目资金的使用也很难与其他有关资金分离,于是会计核算上的困难与问题也就不可避免二、传统林业会计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1.森林资源消耗的价值没有计入木材成本,被摒弃于循环经济之外,却用循环外的育林基金进行森林资源再生产的残缺的补偿导致森林资源无价使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成本虚低,利润虚增;用于弥补森林资源消耗的客观性成本补偿却要向国家寻求财政扶助得以解决。

      2.会计核算工作量大自新会计制度实施以来,国家对林业企业陆续颁发了相应的会计制度和核算办法,改革了林业企业传统的重采轻育、采育分离的林业会计核算方法,逐步建立符合林业生产经营特点的新的林业会计核算办法但由于林业企业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或办法是分别按照不同的会计核算体制设计,形成了不同的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报表体系,这就造成了一个单位几个会计主体的局面,既增加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工作量,又不利于林业生产项目的统筹计划和管理,不利于林业企业良性资金循环系统的形成3.林业会计核算的对象不全,不能满足林业发展的需要现行林业会计的收益部分只计算在市场上可以进行交换的货币收益,只反映了经济效益,而林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引起的生态、社会效益部分没有相应的核算方法林业生产成本部分仅包含经济成本,未包含林业经济活动对环境资源和环境质量的消耗,这也就造成了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不完善,需进一步研究森林生态效益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4.未充分考虑林业经营单位的资本保全林业经营单位按照企业化进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目标应该是资本保全,但在林业会计制度中未能体现资本保全原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林木资产在计价中仅考虑历史成本,未考虑时间因素影响。

      目前林木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把林木资产的成本分为造林费、中成林抚育费和管理费用等,待到数十年后林木采伐时,按一定办法将造抚成本和管理费用分别计入林木生产成本这一做法只考虑了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而没有考虑长达数十年的时间中货币价值的变化情况,从而导致林业经营单位无法做到资本保全2)在育林基金提取与使用的循环过程中,未能体现资本保全原则一是育林基金提取环节上,育林基金是按照经营者所销售木竹产品的数量或实现的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这不仅不利于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非正常损耗,还有碍于森林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二是采用当年核算当年核销的核算制度,育林基金并没有计入最终产品的成本中,这就阻断了正常的成本补偿回路;三是在资金的管理上,本应作为森林资源再生产资金的育林基金,却在提取后由财政统一安排使用,真正能返回生产单位的资金分额较小,从而导致森林资源再生产资金极度紧缺,无形中就导致林业经营单位无法维护简单再生产,也就无法实现资本保全三、按生态林业理论完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措施1.完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目标生态林业的目标是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高效,要求在三者之间相互促进,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整体。

      因此,在“生态利用”原则指导下,客观上要求林业生产者(单位)对生态环境和社会承担责任,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林业会计作为林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与这一客观要求相适应,不仅要反映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效益,同时把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社会的贡献和损害纳入林业会计核算体系,记录有关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环境资源成本,以完全成本替代传统的成本,以综合收益替代传统的货币收益,真正使林业生产者(单位)的个别成本与社会成本,个别收益与社会收益相一致,有效地协调林业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关系2.完善林木资产会计核算方法,建立林木资本金制度森林资源资产包括森林实物资产(如立木、立竹和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植物和微生物等)、林地资产和森林环境资产目前,我国已制定了林木资产和林木资本金会计核算办法,并在国有林场和苗圃企业试行,取得了一定成果因此,林业生产企业(单位)应总结林木资产会计核算的经验,逐步完善林木资产会计核算方法,建立林木资本金制度,为全面核算森林资源资产奠定基础3.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我国《森林法》规定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企业应对所耗用的森林资源环境付出一定代价,但规定得相当抽象而且富有弹性,具体实施难度较大,在会计实务处理上很难找到一个合理的分配标准。

      因此,要适应现代林业环境的林业会计,必须计算森林资源的环境成本及其产出价值,建立科学的计量方法及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制定全国性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办法4.以森林资源资产核算为基础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是建立现代林业、深化分类经营改革的基本要求,是通过经济手段实现森林资源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强化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建立森林资源资产管理体系和价值核算体系,其中价值核算是基础和龙头森林资源资产的入账价格应采用成本法,以便于核算和操作到森林资源销售或转让时再按价值计算销售收入,同时结转经营成本,计算盈亏,形成有机的森林资源资产的会计核算程序一般,采用成本法核算森林资源资产的入账价格时,即具体为:(1)对于营造未入账的人工林,有历史成本资料的,可逐年计算累计成本入账;(2)对于历史成本资料不全的,可利用近三年平均成本资料估价入账;(3)对于天然林应比照人工林成本资料入账;(4)对于产权变动购入的森林资源资产,应以实[来自wwW.lw5u.coM]际购入价格或评估价格入账5.按商品林和公益林分别构建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用生态林业理论指导我国林业财会体制改革,则应把森林资源从宏观上划分为:商品林和公益林。

      由于商品林经营和公益林经营的目的不同,则对它们应采取相适应的资金来源渠道、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在此基础上,分别设置会计核算方法1)商品林的会计核算商品林主要为社会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其产品可以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其价值,其以获取最大经济产出为主体功能,对其经济管理以市场为导向即商品林生产是以企业方式经营、核算,应真实反映企业的成本、收益及林木资源价值的增减变化等,其会计核算应采取经济组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体制,投入产出方式来管理,计算完整的林木资产生产经营成本,核算盈亏,建立和完善林木资本金制度,以此为基础设计商品林生产的会计科目及其使用方法,设计有关会计报表及其编制方法,以及林木资产的成本核算办法等因此,商品林的会计核算,除了计量其产品货币收益、经济成本外,还应将森林资源消耗的价值计入木材产品成本,同时计量森林资源的生态、社会功能价值,而其生态环境成本集中表现在环境破坏的损失上2)公益林的会计核算公益林是一项非盈利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其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效能为主体功能,具有典型的外部性,其产品属于社会公共商品,并且产品以无形的生态、社会功能服务于社会。

      因此,生态公益林的价值不可能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其应按事业会计进行核算,应采取专款专用原则,按收支平衡的方式来管理,建立严格的预决算制度,完善林业基金制度,以此为基础设计反映公益林经营的会计科目及其使用方法,会计报表及其编制方法,以及林业基金的使用和费用归集核算方法等综上所述,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特定的林业环境,建立与完善应遵循林业内在发展规律,与林业客观环境与林业财会实践相适应因此,要逐步完善我国现有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须从我国的特定的林业现状出发,以生态林业理论为指导进行完善,方能充分“释放”林业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潜能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