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初二上册语文文言文.doc
5页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选自《陶渊明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桃花源 夹(jia)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紧靠着两岸生长有几百步其中没有其他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渔人感到很惊奇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子的尽头是溪流的源头,于是出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一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亮渔人于是离开船,从洞口进去起初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这里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完全都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桃花源里的人见到渔人,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的问题,有人便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桃花源里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村中的人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把渔人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食来款待他。
渔人逗留了几天以后,告辞离开了这里的人对渔人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离开桃花源以后,找到了他的船,顺着从前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拜见了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访求桃花源了 原文: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面上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 香气远播,更显得清香,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呢。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喜爱菊花的人,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喜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 原文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低,有了神仙就可以名声远播水不在于深浅,有了蛟龙就显得有灵气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因为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的痕迹蔓上台阶,苍翠碧绿;绿草的颜色映入竹帘,一片青葱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跟我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闲时)可以用来(可以:可以用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管弦乐演奏的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人劳累我的陋室真比得上)当年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过:“(既有君子住在里头)又有什么简陋呢” 原文: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原文: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大约八点以后),我撑着一只小船,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白了湖心湖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比相公您更痴的人!”原文】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ǎn )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 【翻译】 在三峡的七百里之间,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空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
如果有皇帝的命令急于传达,有时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大约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行得快 到了春、冬两季时,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各种景物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有很多乐趣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寒冷的树林山涧一片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鸣,叫声连续不断,声音非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原文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⑴ 大道⑵之行也,天下为⑶公,选贤与(jǔ)(通“举”)能⑷,讲信修睦⑸故人不独亲⑹其亲,不独子其子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寡、孤、独、废疾者⑻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⑼,女有归⑽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⑾;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wèi)己⑿是故⒀谋闭而不兴(xīng)⒁,盗窃乱贼而不作⒂,故⒃外户⒄而不闭⒅,是谓⒆大同⒇翻译大道在天下实行时,把天下作为大家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人们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赡养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抚育自己的孩子,让老人能够终其天年,成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年幼的人能够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都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是理想社会原文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苏轼与张怀民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门户,便高兴得起来走动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和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