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地域特质的学校特色发展模式探究.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95754934
  • 上传时间:2021-09-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1.1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地域特质的学校特色发展模式探究 摘要:中国的社会发展现状中,地大物博可以说全面概括了当前中国自然地理的主要特征在自然地理的整体影响下,人文地理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变化,主要是围绕自然地理的发展做出的适应性改变,而在整体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下,社会的生产、文化、交通以及群众生活习惯等都有很大的不同而教育作为提升群有众整体文化意识的重要社会活动,也会因地域环境的不同呈现不同的发展模式本文以东莞水乡区域学校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在不同地域特质下学校特色发展的主要内容与意义,为提升不同地域教育的特色水平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关键词:地域特质;学校;特色;发展模式1. 当前地域特质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分析1.教学方式的影响东莞市麻涌镇古梅中心小学地处岭南水乡,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地方经济,对办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产生重要影响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地域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地域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的不同导致学校在教学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别,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影响教学方式,比如水乡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麻涌经济发展较快,雄厚的经济成为决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麻涌教育相较水乡片区而言领先一步,在教学上紧随时代发展,大胆尝试信息化小组合作学习、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与实践性研究等各种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与自身兴趣发展程度也有所提升,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养。

      而在同省的粤北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在教育模式上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有些地区地域特质较为明显,比如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教育中,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度较高,教学方式甚至有些地区的教育语言选择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地域区别总的来说,不同地域特质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较大2.教学案例的影响教师在日常教育的过程中,为便于学生的理解,会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化案例,例如有些教师在举实例的过程中,会结合水乡发展实例进行讲解,这样更能以生活化的方式吸引学生关注家乡,身边的事例利于将问题讲透彻、讲清楚而从整体的学校教育角度来说,地域特质对教学案例的影响也将从个别扩展到全体,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发展产生重要影响3.教学习惯的影响据观察,有些地区教师受地域特质的影响,形成了基于固定地域特质的教学习惯,比如在北方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的学校,教师在冬季教学中的习惯于就是“走教”,在上课的过程中多处走动,通过激情的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心情思想与习惯的转变,不断适应地域特质带来的消极影响水乡地区的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喜欢用方言,虽然当前的普通话全面普及要求教师用普通话讲课,但是从水乡地域文化特质、语言特质的角度来说,区域特有的语言发展更有吸引力、更能在课堂上通过慷慨激昂的讲解与妙趣横生的风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推动地域教育的发展。

      2. 从地域特质的角度出发发展学校教育的意义分析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地域发展观念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地域特质对教育的影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直接的影响是对地区整体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最明显的就是当前很多地区的“教育效应”“高校效应”等,助推区域的经济发展,有些地区甚至将教育资源与教育力量作为一项地区产业来发展,助推了以教育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最典型的有“衡水教育、毛坦厂高考”等,对学生进行基于地域特质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地域发展观念教师地位的特殊性,更能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为学生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让学生认识到地域发展的差距及特长等,从而促进学生端正态度,好学上进2.从地区发展的角度出发弘扬区域文化地域发展特质之所以会对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地域发展之间的文化底蕴不同,塑造了不同的地域人文特色,而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群体,更要从地区文化、地域特色的发展角度出发以教育的形式弘扬地域文化,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总的来说教育是弘扬文化的重要方式,从地域特质角度出发进行教育,弘扬区域文化,更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3.以地域特质为教育基础吸引人才回乡创业发展。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以地域特质为教育发展的个性化发展方向,对文化传播的意义是巨大的反过来,在文化教育过程中,地域文化也是吸引人才回归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地域特质为条件吸引外来人才发展、本土人才回归,是当前地域发展与人才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教育吸引人才,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建设家乡、发展区域的本土意识,是地域特质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3. 从地域特质的角度出发进行学校特色发展创新1.充分运用互联网教育地域特质下,教育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正在逐步提升,而互联网作为影响教育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对教育的发展与传播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从“慧教育”的角度出发,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将教育实践与学生学习结合起来,凸显地域教育的特质比如节假日,教师或学生在麻涌乡村游玩、休闲时,可以通过拍视频、写游记积累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对水乡麻涌的地理、经济、历史、文化等情况进行实地探查,既满足学习需求,又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发掘利用区域教育资源,促进了学生特色发展2.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提升基于地域特质的教学能力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学校特色建设的主力军,教师在特定的地域特质下,就应该有特定的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比如在岭南水乡的教育中,教师既要有专业知识的教育与学习,又要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岭南地区的各项文化、经济、地理环境等进行研究,拓宽自己教育视野的同时拓展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

      因此,要想提升地域特质下学校教育发展的独特性与科学性,教师群体要从学生的学习视野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基于地域特质的特色教育,从而以教育为基础促进地域发展3.扬长避短,将地域特质转化为学校特色发展潜力每一个地域的发展都有其固有的特质,比如西安的古都文化、山西的面食文化、岭南的水乡文化等等,但是各个地域的发展有其优势,也有其劣势,这些优势在教育中主要表现为文化的优势,因此,在教育中,教师可以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地域特质进行转化,比如在对水乡村落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汲取其教育养分为我所用;开展“行走”的教育,从生活事例与实际感受出发,将民风、民俗等融入教学内容之中,潜移默化中在孩子心灵深处印刻上水乡的烙印、凝结成文化的认同,从而推动教育个性化发展,以个性化教育助推水乡区域教育特色发展4.提升学生思想建设,为地域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思想是教育的先导,各个地区的文化发展都是地域特质的体现,在这样的文化发展背后,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不同的要求,充分运用地域特色文化对思想建设的指导作用,比如水乡红色资源、历史民俗、自然风貌等等,通过挖掘水乡一系列具有教育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进行规划,通过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基于区域发展优势的教育,并以此作为当前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帮助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中形成对地域文化传承与对家乡发展的关注度,从而在特色教育和人才建设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地域特质是当前从地理概念角度出发进行的划分,也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影响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地域文化特质、地域历史特质、地域经济特质为主要因素对区域教育特色发展进行分析,针对地域特质的个性化教育发展进行整体化建设,充分发挥教育的引领作用,助推地域内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参考文献[1]徐晓林.在地域文化浸润下实现学校特色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16(04):23-24.-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