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教师职业道德多项选择题考试题及答案.docx
6页2022教师职业道德多项选择题考试题及答案A、训练是训练者依据肯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B、训练就是学校训练 C、训练是一项有目的、有打算、有组织地对受训练者身心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 D、训练是对受训练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育成为肯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训练形式可以包括(ABCD) A、学校训练 B、通过各种学问媒介,使受训练者获得学问和受到训练的活动 C、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来培育人的活动 D、自我训练 3、教师慈爱的特点包括(BCD) A、教师慈爱无处不在 B、教师慈爱的训练性 C、教师慈爱的理性颜色 D、教师慈爱的方法特性 4、教师对学生慈爱的内涵首先表现在对学生心态的正反两个方面,即(AC) A、教师对学生无条件的爱心 B、教师对学生有条件的爱心 C、教师对学生的高度宽容 D、教师对学生的有限的宽容 5、从心理构造上说,良心有三种主要的构成成份,即(BCD) A、鼓励 B、认知 C、情感 D、意向 6、良心的三大主要特质是(ABC) A、内隐性 B、神圣性 C、根本性 D、上层社会性 7、以下哪些是199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义务(BCD) A、按时获得薪水和酬劳 B、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C、贯彻国家的训练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打算,履行教师聘约,完成训练教学工作任务 D、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训练教学业务水平 8、教师良心与其他职业良心相比,两个主要特点是(AB) A、层次性高 B、训练性强 C、层次性不高 D、训练性不强 9、教师的职业良心可以包括(ABCD) A、克尽职守 B、自觉工作 C、爱惜学生 D、团结执教 10、打算义务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AB) A、先验理性 B、道德认知 C、客观世界 D、客观存在 11、教师喜爱学生的内容包括(ABCD) A、要把喜爱事业与喜爱学生结合起来 B、关怀学生、了解学生 C、敬重学生、信任学生 D、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12、训练形式可以包括(ABCD) A、学校训练 B、通过各种学问媒介,使受训练者获得学问和受到训练的活动 C、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来培育人的活动 D、自我训练 13、以下哪些属于违法、犯法的行为(BC) A、教师适当惩处学生 B、教师采纳各种方式体罚学生 C、教师私拆私扣学生的信件 D、教师批判犯错误的学生 14、师表美的几个构成方面应当包括(BCD) A、身材美 B、表美 C、道美 D、风格美 15、教书育人的正确方法包括(ABD) A、转变训练观念,改革育人的模式 B、乐观进展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C、严格照搬教材 D、把教书育人渗透到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去 16、依法执教的重要意义包括(ABC) A、依法执教是依法治国的必定要求 B、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 C、依法执教是人民教师之必需 D、依法执教才能保证人权 17、教师要胜利进展自己的人格修养,必需在两个层面上实行“取法乎上”的策略,即(AB) A、在人生层面努力确立自己的终极价值体系和生活与人格的抱负 B、充分熟悉训练事业的神圣价值,努力确立自己的职业抱负 C、精神高于一切 D、教师职业神圣尊严 18、教师喜爱学生的正确方法有(AB) A、爱而不溺,严而有格 B、敬重信任,循循善诱 C、给好学生更多的时机 D、让差生早日走向社会,不铺张时间和金钱 19、教师的道德人格与一般道德人格两个显着区分是(CD) A、水平较低 B、范围较窄 C、人格与师格的统一 D、较高的格位水平 20、教师的职业良心可以包括(ABCD) A、克尽职守 B、自觉工作 C、爱惜学生 D、团结执教 21、从德育(道德训练)的角度看,师表之美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即(ABC) A、充分发挥训练主体的德育潜能 B、充分促成学生的典范学习 C、改善训练与道德训练的效能 D、使学生的品质得到质的飞跃 22、公正必需具备的特性有三条,即(ACD) A、对等性 B、永恒性 C、可互换性 D、最终价值判定的依靠性 23、公正的内涵丰富,可以有不同的划分。
从公正的性质上看,公正可以分为(CD) A、“我—我”公正 B、“我—你”公正 C、报偿性公正 D、惩处性公正 24、要作到训练公正,教师在实践训练公正目标上应当留意(ABCD) A、自觉进展人生修养 B、提高训练素养 C、正确对待惩处的公正 D、作到公正与慈爱的结合 25、教师幸福的实现需要两个方面前提条件,即(AB) A、狭义幸福力量的培育 B、广义幸福力量的培育 C、自我幸福力量的培育 D、赐予他人幸福力量的培育 26、教师公正对学生的学习乐观性发挥非常重要这一重要性表达在两个方面,即(CD) A、对学生心理 B、对学生生理 C、对学生个体 D、对学生集体 27、为什么需要慈爱原则(CD) A、慈爱是人的本性 B、慈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慈爱是伦理的根本原则 D、慈爱是公正的延长与补充 28、道德义务与非道德义务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特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ABC) A、道德义务的精神性 B、道德义务的自觉性 C、道德义务的意志特征 D、道德义务的阶级性 29、打算义务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AB) A、先验理性 B、道德认知 C、客观世界 D、客观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