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文档:晋灵公不君、直书.doc
44页第三单元春秋笔法3晋灵公不君阶段1、预习-基础夯实知识械理归纳积系[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M(er) 熊皤(瑜1) 稽首(qi)• • •鲜克有终(xian) 骤谏(zhou) 嗾(s6u)• • •翳桑(yi) 食之(si) 橐(tu6)♦ • •诒(yD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 而观其辟丸也(“辟”同“避”,躲避)(2) 真诸畚(“真”同“置”,放置)(3) 三进及溜(“溜”通“留”,这里指屋檐下)(4) 衮职有阙(“阙”通“缺”,过失)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问其故,而患之(动词,担忧)公患之(动词,厌恶) .(1)患〈此数者用兵之建也(《赤壁之战》)(名词,忌讳)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名词,毛病)「而观其辟丸也(动词,观看)\岳阳楼之大型也(《岳阳楼记》)(名词,景象) Q)观]大王见臣列观(《廉颇蔺相如列传》)I (名词,一般的宫殿)「吾知所过矣(动词,犯过错)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名词,过借) .(3) 过〈使妇人载以可朝(动词,经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动词,责备) .I一日,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动词,探望)「舍于翳桑(动词,住宿)食之,舍其半(动词,留下) .\退避三含(《左传》)(名词,行军三十里为一舍)(4)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动词,筑舍定居)、驾马十驾,功在不舍(《劝学》)(动词,放弃)."而后视之(动词,看见)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fJ (名词,视力、视察))视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动词,观察)、子孙视之不甚惜(《六国论》)(动词,看待)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名词,好处)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动词,友好对待) .因厚赂单于,答其普意(《苏武传》)(6)m I (形容词,善良、好的)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 .I (动词,擅长、善于)「夫如是(动词,好像)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连词,或者)(7)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动词,赶得上、比得上)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动词,至叭往)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 晋灵公不君(名词作动词,行君道).(2)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名词作动词,犯错误).(3) 公嗾夫英焉(名词作动词,发出唤狗的声音)(4) 舍于翳桑(名词作动词,住宿) .(5) 晨往,寝门辟矣(名词作状语,在早晨)(6)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形容词作动词,吃完)(7) 问其故,而患之(意动用法,以……为患,担忧).(8) 晋侯饮赵盾酒(使动用法,使……喝、给……喝).(9) 食之,舍其半(使动用法,使……吃饭)(10) 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使动用法,使 幸免).(11) 提弥明死之(为动用法,为......而死).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 书法不隐♦ ♦古义:记事的原则。
今义:文字的书写技法或书法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2) 古之良大夫也• •古义:古代官职名今义:医生的别称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董狐,古之良史也判断句) 译文: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2)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状语后置句) 译文:赵盾在首阳在打猎,在翳桑住了 •晚3) 有一于此状语后置句)译文:在不忠不信两者之中有一种4) 赵穿攻灵公于桃园状语后置句)译文:赵穿在晋灵公的园囿杀死了晋灵公5)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宾语前置句)译文:您进谏,如果国君不采纳,那么就没有谁能够接有您去劝谏了6) 其我之谓矣宾语前置句)译文:大概是说我吧[常识•速览][识作者]史家的开山鼻祖 左丘明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双目失明曾任鲁太史其知 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曾与孔子一起“乘 如周,观书于周史”,相传他据鲁国以及其他各国的大量史料, 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 史《左传》,又传著有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 家的开山鼻祖[知经典]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巨著——《左传》《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叙事 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左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 传”《左传》所叙述的史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公元前468)《左传》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鲁国一国的史实, 而旦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 其记叙范围包括天文、地理、氏族、制度、人物、军事、外交、礼俗及鬼神、灾 祥等,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改变了《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史实,而且征引了许多古代史实《左传》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史学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叙事文学的代表作《左 传》善于用简练精当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和记述事件,叙事富有故事性、戏剧性, 细节描写尤为出色;长于描写战争,且极富变化;善于记言,无论是大臣的谏说 还是行人辞令(外交辞令)都描摹精当,非常符合人物身份《左传》对后世的史 传文学和戏曲创作有深远的影响[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阶段2探究-精研文化(核心研读吏点突破)[整体•感知]《晋灵公不君》一文通过晋灵公横征暴敛、弹射行人、残杀厨师、不听雅言 等事件,突出晋灵公残暴无道,揭示了不行仁义必将自取灭亡的道理。
文章通过 赵盾的忠心耿耿、一心为国与晋灵公的暴行的正反两方面对比,还说明了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文本•层析]一、阅读课文第一段,回答问题i.文章第一段中从哪儿个方面来写晋灵公不君?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 点?【答案】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写的:奢侈无度“厚敛以雕墙”可以看出晋灵公为满足奢侈生活,横征暴敛贪图玩乐“台上弹人”可以看出晋灵公贪图玩乐,放纵恣睢,扰乱百姓残忍褊狭杀“宰夫” “真诸畚”可以看出晋灵公心胸狭隘,残忍毒辣, 横行无忌刚愎自用士季进谏,假装没看见,后来又说“将改之”,不听贤人之言, 自塞忠良之路,可见其独断专行,不思悔改2.士季进谏有什么巧妙之处?对于我们有何借鉴意义?【答案】 巧妙之处有三:(1)巧用宽慰加以引导士季用“人谁无过”来 宽慰晋灵公,为晋灵公纠错打下基础,引导晋灵公改过自新2) 妙用《诗经》,增强说服力士季引经据典,说理削切,让人信服3) 使用双关,弦外有音,委婉而中肯士季用“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一 语双关,说“衮不废矣”,实际上也是说君位可以保全借鉴意义:我们说话做事要讲究方式方法,硬干蛮干,只会适得其反,欲速 则不达;委婉的劝说能维护别人的尊严,也容易让人接受不同意见。
二、阅读课文第二、三段,回答问题3. 文章第2段中蛆麋死前所说的话,表现了什么?【答案】(1)表现了钮魔的正义感作为古代的刺客,在“忠” “信”不能 两全的情况下选择用死来成全,表现其可歌可泣的正义的一面2) 表现了晋灵公顽固不化:从钮魔悲壮而死的情节中,晋灵公也应该明白自 己的所作所为一位刺客尚且能为忠信而死,一国之君却不明晓,可见,晋灵公 已到了顽固不化的地步3) 同时也表现了赵盾的品格魅力钮魔之所以不杀赵盾,完全是因为被赵盾 敬业尽职的品质感化三、阅读课文第四段,回答问题4. 如何以儒家的观点认识赵盾这个人物?【答案】总结:赵盾为人臣敬忠国君,直言敢谏;对本职工作是宵衣盯•食,连杀手都 佩服他;对百姓尽其分,做到了养民以惠;为了记事的原则而承受恶名从以上 种种行为可以看出,赵盾按儒家臣道做到“敬”,是一位良臣四、阅读课文第五段,回答问题5. 萤狐为什么认为“赵盾弑其君” ?如何评价董狐记载“赵盾弑其君”的 这种记事原则?【答案】 按照《春秋》礼法,赵盾最终背上了“弑君”的罪名:第一,他逃 亡,却没有逃出国境按照当时的礼法,臣下逃离了国境,君臣之义就断绝了, 就可以不承担效忠君主的责任了。
第二,他回来后没有声讨赵穿赵穿是赵盾的 族人,晋灵公的女婿,他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按照礼法,赵穿杀死国君是大逆 不道的行为,赵盾作为正卿,返回国都后应该立刻声讨赵穿,但是他没有由文中可知赵盾脱身以后,只能逃亡但是,还没等他逃出晋国国境,晋灵 公就被赵穿杀死了,于是,赵盾乂返回国都重新执掌朝政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 事但是作为史官的董狐也有自己的标准,那就是当时被普遍认可的礼法在董 狐看来,赵盾作为晋国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应对晋灵公之死承担责任, 所以记为“赵盾弑其君”是合乎礼法的6. 你认为赵宣子应不应该“为法受恶” ?【答案】 赵宣子不应该承担恶名,“法”乃人定,怎么可以拘泥成规,不知 变通,且赵宣子忧国忧民,尽职尽责,无可非议;而晋灵公为非作歹,死有余辜 如果让赵宣子身负恶名,说明规则是不合理的,是有碍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应该 改变规则,顺应时代发展7. 举例说明本文情节曲折、跌宕多姿的艺术特色答案】 紧张动人的情节赋予本文以强烈的故事性和戏剧性比如,士季 与赵盾商议进谏所预示的危险,钮麋行刺一段对钮魇心理矛盾的刻画,提弥明搏 英场面之惊险,赵盾身背弑君之名的无力辩解,等等,这些情节的叙述和描写, 有悬念,有虚实,有动感。
或令人惊悚,动人心魄;或诱人体味,发人深省环 环相接,此起彼伏,耐人寻味确有变幻莫测、情趣横生之妙 文白.对译◊ 晋灵公不 君: 厚敛以雕 墙;晋灵公不行国君之道:(他)加重赋税用来装饰墙壁;从台上弹人, 而观其 辟丸也; 宰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以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有一次夫腼熊皤不熟, 杀之, 真诸畚, 厨师炖熊掌没有炖熟,灵公就杀死了他,把尸体装在畚里,使妇人载 以过朝「晋灵公:晋国国君,名夷皋,文公之命妇女用车蚤着尸体经过朝廷[孙,襄公之子不君:不行君道厚敛:加重征收(赋税)雕墙:装饰墙壁雕,刻画,绘制这里指修筑豪华宫室,过着奢侈的生活辟:同“避”,躲避宰夫:厨师腼:煮, 炖 熊踏:熊掌真:同“置",放置诸:在这里相当于“之于"的意思,兼- 词畚:用蒲草编织的盛物工具载:用车装着朝:这里指朝廷 _赵盾、士季见 其 手,问其 故, 而赵盾和士季看见了厨师的手,追问厨师被杀害的原因,并为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 而 不这件事忧虑,赵盾准备进谏,士季说:“你进谏,如果国君不入,则莫之继 也会请先, 不入,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请让我先去,(如果)不采纳, 则子继之 三 进 您再继续劝说。
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灵公假装没看见 及 溜, 而 后 到了屋檐下,(距离很近了,)晋灵公不能再假装没看见,才不得视之,曰:“吾知所过矣, 将改之不看着士季,说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患: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忧患不入:不采纳,不接受三进:前 .进了三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