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黄石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docx
8页加快黄石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黄石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能适应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黄石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黄石市发展旅游业的对策和方向关键词:旅游业发展对策0引言黄石依山傍水,襟江带湖,景色秀丽,既是一座新型的工业城市,更是一座矿冶文化古城和旅游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十分丰富的人文资源从30多万年前的石龙头文化遗址到3000年前的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再到近代工业文明发源地,人类文明之火从未间断;从自然景观的磁湖夕照、山洞飞云、鹿獐朝晖、挹江听涛,到人文旅游资源的西塞怀古、东方揽胜、铜都鎏金、红色遗址,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黄石在旅游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建设了国家矿山公园、东方山、团城山公园、西塞山、仙岛湖、小雷山等一批景区,成功打造了4个3A景区,为我市加快发展旅游业、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奠定了基础1黄石旅游业发展现状和问题近年来,尽管黄石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总体上看,黄石旅游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不快、发展不够仍然是我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根本问题。
1.1旅游发展规模和水平偏低2008年,全市国内旅游接待人数368.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8亿元,占全市GDP的2.8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接待入境游客7028人次,创汇206.08万美元,仅占全省入境旅游收入的0.47%这说明黄石旅游业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大市场、大产业的格局还没有形成1.2旅游资源开发不够黄石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名牌景点和特色旅游产品不多其主要原因:一是景点包装、推介不够,知名度不高黄石拥有被誉为“三楚第一山”的东方山、自然奇丽的仙岛湖等自然景观;有历史悠久、底蕴浓厚的“亚洲第一坑”的国家级矿山公园和博物馆、西塞山等人文景观;还有红三军团旧址、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王平将军纪念馆等一批红色旅游景点但是,对这些旅游景点的定位包装、宣传推介力度还不够大二是旅游产品品种单调,深度开发不够游客到景点来后多是“转一转,看一看,吃顿饭,往回转”,现场参与度不够三是旅游经营意识淡薄,氛围不浓黄石旅游经营的市场化不够,经营模式刻板而被动1.3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也不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从硬件看,我市旅游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旅游景点景区交通不便利、设施不完善、商贸不配套;从软件看,旅游景点景区旅游人才缺、服务水平低、餐饮无特色、接待能力弱。
1.4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合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各部门配合不够,政府主导、市场主体、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2加快黄石旅游业发展的对策2.1加强对黄石旅游的科学规划一是坚持积极开发与合理保护并举,在保护生态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基础,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地编制内容全面、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符合黄石市情,具有较强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旅游发展规划,为黄石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指导二是旅游行政部门要对景点进行动态科学分析,为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三是把旅游工作列入政府重要的经济工作来抓,设置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划拨专项经费、制订专门措施促使旅游发展规划目标更加具体化、实效化2.2加强对旅游景点的宣传推介一是要大力营造旅游氛围,加强旅游环境培育倡导“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意识,全方位地展示我市的对外形象二是要进一步加强黄石旅游业整体形象的宣传要围绕打造“青铜故里,山水黄石”的整体形象,有计划的在周边省市等主要客源地开展宣传营销,做到主题明确、主次分明、层次清晰以政府主导、各方联动、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宣传营销模式来塑造黄石旅游业的整体形象。
三是要加大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旅游宣传加强黄石旅游信息网的建设,利用网络传播范围广、成本低的优势开展网上宣传推介四是要积极开展旅游节庆活动以黄石国际乒乓节、东方山庙会、国际矿冶文化节、大冶金秋旅游节、黄石市导游大赛等节庆活动为平台,邀请各级旅游组织、各界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来我市观光考察,为我市旅游业聚集人气,营造声势,扩大影响五是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招商会、交易会、博览会、洽谈会等各类会展活动,推介黄石旅游产业,提升黄石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2.3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一是要完善的旅游公路交通网的建设,提高游客出行的便捷性,缩短游客在途时间同时还要加强景区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景区引导标识、专用停车场、生态公厕、游客服务中心、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景区的绿化、美化建设二是要提高景区就餐接待能力,大力发展餐饮名店和餐饮品牌建设引导经营者经营黄石特色餐饮,挖掘本地名吃如仙岛湖的山珍野味、东方山的特色斋饭、矿山公园的鹿肉雷竹、西塞山的长江鱼宴、红色景区的红军餐、农家休闲游的农家特色小菜等三是对景区宾馆进行改造升级,建设档次高、接待能力强、有配套的商务接待和大中型会议室的宾馆、饭店,提升服务档次和服务水平。
四是加强旅游商品文化购物街的建设,完善旅游商品销售网络,研发具有景区特色的、展现地方民间文化的、便于携带的、可作高档馈赠的旅游产品和工艺品,吸引游客购买如黄石八珍、仙岛湖的无污染水产品、山野菜和茶叶,国家矿山公园的毛主席像、纪念章和鹿肉制品等五是在景区内深层次开发特色鲜明的娱乐项目,变单向解读式观赏为双向互动式游乐如东方山的庙会、仙岛湖的民俗风情表演、西塞山的古战场演练、铜录山古矿遗址的古法开采和冶练技术演示、国家矿山公园的井下采矿和天坑蹦极、红色景点“穿红军装、吃红军饭、走红军路”的现场体验以及农家休闲式的水果采摘和休闲垂钓等2.4加强对旅游人才的培养引进一是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服务技能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实现旅游服务向专业化、规范化、艺术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二是加强对导游、讲解员的培训,使其对所在的景点的人文历史有全面深入了解,同时规范导游业务,并加强对导游违规行为的监管三是积极引进热爱旅游事业的优秀人才,实现人才和资源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人才的能动效应2.5加强对旅游产业的推进力度一是对黄石旅游产业进行市场化运作,在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鼓励省内外各类经济组织、企业和个人来我市投资开发旅游产业。
二是减轻旅游企业负担,支持旅游企业发展规范整顿旅游市场秩序,遏制违规收费现象,保护旅游投资者、经营者和游客的合法权益,规范各类旅游经营单位和个人经营行为三是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依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多元化的景区开发3黄石旅游业的发展重点3.1打造以国家矿山公园、铜录山古矿遗址、新冶钢、华新水泥等为主线的工矿游一是打造以“青铜故里”为定位,以铜录山古矿遗址为中心,展现黄石3000余年的开采鼓铸、大兴炉冶的青铜文化游二是以国家矿山公园、矿山博物馆、新冶钢为主线,打造近代中国冶金工业游三是以华新水泥厂、美尔雅服饰、万达金卡等企业为主线,打造黄石近现代知名企业游3.2打造以东方山、华藏寺等为主线的宗教文化游一是以东方山弘化禅寺为中心,把东方山主体景区规划建设成为中部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胜地二是以熊家境、东方山水库和园门水库等景观为中心,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游,把东方山西部、南部景区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观光休闲度假区三是以东方山景区为中心,加大植被保护和再造,把东方山景区建设成为黄石原生态森林公园3.3打造以仙岛湖、小雷山、七峰山等为主线的山水游一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各景区景点的开发。
二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充分尊重自然、做好水体和植被保护的基础上,利用自然造福人类三是要加大吃、住、行、购、游、娱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景区的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3.4打造以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王平将军纪念馆、南山头革命旧址等为主线的红色游一是以“建军整训、挥师南进、保卫中央”为主题加强红三军团建军旧址的打造在恢复红三军团建军旧址原貌的基础上,开发红军食堂、红军广场、红军靶场、红三军团将士碑林等景点二是将龙港革命旧址群旅游景区打造成湘鄂赣边区红色旅游中心,重点做好龙港老街明清建筑群的恢复,将16处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的建筑辟为参观点三是分别以“革命英烈、浩气长存”、“将军风范、名扬四方”、“南山革命、武装割据”、“模范兵暴、威震八方”为主题,抓好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王平将军纪念馆、南山头革命旧址、大冶兵暴旧址等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四是打造以“黄石—岳阳—长沙—浏阳—南昌—九江—黄石”为主线的湘鄂赣边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武汉—黄冈—黄石—武汉”为主线的湖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黄石—刘仁八—南山头—龙港—黄石”为主线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3.5打造以为黄金湖、宝塔湖、江北管理区、荆山开发区为主线农家游一是以团城山开发区和西塞山区、下陆区等城市近效区为主线,以苗木花卉为支撑,以美食为依托,打造美食休闲型农家游。
二是以江北管理区和黄金山开发区为主线,以水果采摘、蔬菜种植为重点,把传统的种植业变为体验式的休闲产业,实现城乡互动型农家游三是打造以黄金湖、宝塔湖、江北管理区等为主线,以水产养殖为支撑的垂钓休闲农家游四是打造以保安湖体育休闲旅游区为主线的水上运动休闲农家游参考文献:[1]赵海荣.浅谈西部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J].中国商贸.2009年第07X期.第147页.[2]石志刚.创新理念推进沙湖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J].共产党人.2009年第13期.第40页. -全文完-。
